<p class="ql-block">【阿格里真托】(Agrigento),1927年前稱吉爾真蒂。意大利西西里大區(qū)阿格里真托省的省會,近西西里島南岸,公元前約581年由希臘殖民者建立。公元前480年達到鼎盛。位于南部海岸山坡上的阿格里真托,這里曾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城鎮(zhèn)之一,也曾是西西里最輝煌的地方。希臘詩人盛贊阿格里真托為“人間最美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殿之谷》在阿格里真托市南2公里處的一座山丘,地勢險要,一面可遠眺阿格里真托市區(qū),一面坐擁山谷的綠地,眼界特開闊,可惜只是用手機拍照,把遠景拉近只能適可而止。山頭上排列著赤色的古希臘神殿的遺跡,神殿高大,氣勢恢宏,雖累遭天災(zāi)(大概是地勢較高)、戰(zhàn)火及早期基督教徒的破壞,但保存相當完好。那天到達這里時,眼前的建筑讓我們感到震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爬上山頂,以為來到了希臘的雅典衛(wèi)城。神殿之谷包含了七座寺廟的遺跡,包括康科迪亞神廟、朱諾神廟、赫拉可勒斯神廟、奧林匹亞宙斯神廟、蓖麻神廟和波呂克斯神廟、阿斯克勒庇俄斯神廟和瓦肯神廟。其中六個坐落在山頂之上,而阿斯克勒皮斯神廟則位于阿克拉加斯河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會有這么多的神廟建筑在這里呢?在當時,宗教概念尚未完全形成,人們多膜拜天神,像宙斯便是眾神之首。為了供奉這些天神,就如同我們現(xiàn)在建造觀音廟一樣,一座座神廟拔地而起,這個山谷小鎮(zhèn)也獲得了“神殿之谷”的美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7年,神殿之谷以“阿格里真托考古區(qū)”的名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康科迪亞神廟:在七座神廟中,康科迪亞神廟保存最好,讓人仿佛瞬間穿越到了千年之前的古希臘時代,有人說:“不用去希臘,就能感受到古希臘文化。”康科迪亞神廟建于公元前440年左右,神廟采用古典的六柱式布局,正立面有6根立柱。這種布局體現(xiàn)了古希臘建筑的對稱和和諧,是多立克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年的好朋友,這些年我們一起走過了祖國的山山水水,還一起欣賞了那遙遠的異國風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諾神廟:坐落在考古區(qū)的至高點,殘存25根陶立克石柱,為祭祀天后而建。這座始建于公元前470年的神廟,經(jīng)歷了迦太基人的洗劫與羅馬時代的修復(fù),那殘存的陶立克大石柱,依舊在神谷之顛,靜靜俯瞰世間兩千五百年的風云變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神殿之谷到處散落著大量的石塊,而且特別巨大,因為這里是古希臘境外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多立克柱式神廟群遺址,石塊多為神廟坍塌或人為破壞的殘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山丘地勢險要,視野開闊,赤色神殿遺跡與綠地形成鮮明對比,體現(xiàn)了歷史與自然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聽說到了夜晚,神殿谷的古希臘建筑泛著微微的光芒,莊重而典雅,讓人敬畏。曾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智慧在建造時燃起,文化在毀滅時長存”。仔細想想有道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昨晚的酒店,藍天白云下的建筑透著一股濃濃的中東味兒。</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是西西里島東南沿海的一座古城,人口12.5萬。古希臘科學(xué)家“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的主要拍攝地,也是西西里島東岸的重要城市。錫拉庫薩由希臘移民建立,經(jīng)歷多個文化統(tǒng)治,留下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它不僅是錫拉庫薩省的首府,更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底蘊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曾被《米其林旅游指南》評為“三星級旅游推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05年,古城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潘塔立克石墓群:位于古城的一角,靜靜矗立著的這些歷經(jīng)千年的石柱,它們見證了古城千年的歷史變遷,雖歷經(jīng)風雨,卻依然屹立,向世人講述著古城的滄桑故事??粗@些石柱,心里感慨萬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遺址和石墓群密集的古代墓穴群,現(xiàn)存有阿波羅神廟、雅典娜神廟等遺跡,石墓群則以密集的古代墓穴為特色。這些遺存展現(xiàn)了不同時期的文化交融,成為了地中海歷史演變的實物見證。</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跟著導(dǎo)游匆匆走過老城街巷,感受著歷史與現(xiàn)代居民的生活交織,因此也構(gòu)成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大教堂》位于古城的主廣場上,前身為公元前5世紀建造的雅典娜神廟。7世紀基督化改造后形成拜占庭式教堂主體,現(xiàn)存建筑融合古希臘多立克柱式、拜占庭拱頂與巴洛克外立面等多元風格。教堂前方廣場就是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女主角經(jīng)典鏡頭的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廣場上舞者的優(yōu)美舞姿吸引了我們,感覺舞蹈完全融入了音樂和眼前的建筑,大家看得不忍離去,那頭傳來了導(dǎo)游的催促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馬尼亞切城堡:這座歷史悠久的城堡,承載著錫拉庫薩的滄桑歲月。拜占庭時期,將軍喬治·馬尼亞克從阿拉伯人手中奪取錫拉庫薩后,在此修建了第一座堡壘,城堡的高度達到了18米,厚度為3.5米,主立面朝奧提迦,兩側(cè)則面臨大海。直到十六世紀,西西里人才對它進行了改造。</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13世紀,古羅馬皇帝腓特烈二世下令重建,便是現(xiàn)在的馬尼亞切城堡。城堡建在海岸線邊,一直延伸入海,只是海邊沒有任何遮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城堡不僅是歷史的見證,也是藝術(shù)與工程的完美結(jié)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奧爾迪迦島,這是一個充滿了歷史與魅力的地方,與大陸有橋梁相連。這個位于錫拉庫薩市的小半島,風光旖旎,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文化遺產(chǎn)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著西班牙時期玄武巖海堤漫步,岸邊無一例外的都是一家家酒店,得天獨厚的地中海海邊風光,令這里生意興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淡水噴泉:淡水噴泉也被稱為“林仙泉”。這里不僅有鴨子和魚兒,還有一叢叢綠色的草。這汪泉水是奧緹迦島地下淡水的一部分,傳說古代,船只在這里補給用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水背后還有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說是在古代希臘神話中,月神阿耳忒彌斯的隨從寧芙阿雷杜薩獨自在河水中沐浴,被河神阿爾菲奧看到并愛上了她。為了擺脫河神的追求,阿雷杜薩在阿耳忒彌斯的幫助下,先是躲在云朵里,最后變成了這汪泉水。而河神并未放棄,最終化為河水與泉水匯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泉水中生長著綠色的紙莎草,這種草可以用來制作紙張,是歷史上最早制成的紙種之一。西西里的東部是目前歐洲唯一自然生長這種草的地方。一墻之隔,一邊是海水,另一邊是泉水,這種鮮明的對比成為詩人與作家的靈感來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海邊的美很難形容,海水如水晶般的清澈,而天空則純凈無暇。國內(nèi)外去過好多海邊,但西西里的靜謐與美好,讓人難以忘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阿基米德的故鄉(xiāng),錫拉庫薩老城廣場上保留著“阿基米德螺旋線”的痕跡。他曾設(shè)計反光鏡等光學(xué)裝置用于守城作戰(zhàn),這種對光線反射的巧妙運用可能間接影響了后世對鏡面效果的探索。我和瞿爺爺?shù)纳碛耙踩腌R啦,趕緊拍一張留個紀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阿瑞圖薩:阿瑞圖薩是希臘神話的泉水女神,是自然神靈的代表,其職能包括通過水體傳遞神諭信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個季節(jié)的游客真多,感覺世界各地的游客都來西西里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錫拉庫薩的城市布局為兩個主要部分:位于奧爾提伽島的老城區(qū)和大陸上的新市區(qū),兩者通過橋梁相連。行走在異常安靜的街道里,這里竟然空無一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看到了我最愛的甜品,這半個月來過足了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行小商品店原本也是大家愛逛的小店鋪,那冰箱貼永遠都買不夠,可是到了西西里終于沒有多余的時間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頭的手藝人在寂寞中打發(fā)時間,不知道今天有沒有做成生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土耳其階梯》是西西里島南部阿格里真托市雷阿爾蒙特海岸的天然景觀,由白色泥灰?guī)r經(jīng)長期海浪和風力侵蝕形成波浪狀臺階形貌,那耀眼的白色巖層與湛藍的海水形成視覺對比?!巴炼潆A梯”的名稱源于歷史上土耳其海盜在此活動棲息的歷史背景。獨特的白堊懸崖與碧海景觀使其成為重要自然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我們一進入景區(qū)就被眼前的壯景所震撼,照片和實景差太多了!此處的景色讓人想起土耳其的棉花堡,都是相似的白色石灰?guī)r形成的地質(zhì)結(jié)構(gòu)。但棉花堡的白色,來自于地下泉水的鈣質(zhì)的積累,這里的白色卻是天然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把鏡頭拉近了仔細看,乳白色巖崖延伸入翡翠色海水形成獨特視覺景觀。那一層一層的似人工階梯,游客可攀爬巖層體驗地質(zhì)紋理并在沙質(zhì)表層進行刻畫。我們站在遠處眺望,雖未能身臨其境地近距離感受,但那份震撼與美好依然留存心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入口處有可供游客休息的躺椅</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叔小攤上頭巾好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一個海水浴場,來海邊玩耍的人都不愿離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小鎮(zhèn)》坐落于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島錫拉庫薩省,人口2.4萬,面積555.86平方公里。小鎮(zhèn)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游客。東南西西里諾托谷地的晚期巴洛克風格城鎮(zhèn)是位于西西里島東南部的八座城鎮(zhèn),分布于拉古薩省、錫拉庫札省及卡塔尼亞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建筑群于200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以1693年大地震后重建形成的晚期巴洛克城市規(guī)劃及建筑為特征,融合了石雕、曲線立面和穹頂?shù)仍兀宫F(xiàn)了災(zāi)后重建中的建筑創(chuàng)新與地域風格的結(jié)合。小鎮(zhèn)的觀光從城門—小凱旋門開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晨的諾托小鎮(zhèn)似乎剛剛蘇醒過來,我們走過集市中心,一個個攤位正在逐漸擺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小鎮(zhèn)也被稱為“蜜糖小鎮(zhèn)”,是因為這里的建筑表面呈現(xiàn)出蜜糖色的顏色。諾托小鎮(zhèn)的建筑主要采用當?shù)靥赜械慕鹕鹕绞規(guī)r作為石料,這種石料在陽光照射下會發(fā)出金色光芒,使得整個城市的建筑在陽光下呈現(xiàn)出蜜糖色的外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大教堂》始建于18世紀初期,諾托舊城被地震完全摧毀后,當?shù)鼐用裨诔鞘幸?guī)劃師和建筑師的巧妙設(shè)計下,在這里重建了8座巴洛克風格的新集鎮(zhèn)。電影《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虛擬小鎮(zhèn)就以此地為主要外景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西班牙巴洛克式的建筑風格影響了這里的教堂、宮殿、修道院和廣場。教堂旁高大的塔樓是圣薩爾瓦多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進入諾托教堂,大理石雕刻的祭壇屏風與宗教人物雕塑分布其中。雕塑風格兼具巴洛克的動態(tài)感與古典莊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廳長31米,穹頂高32米,以白色為基調(diào)配金色勾邊,穹頂繪有基督教人物造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市政廳:就在諾托大教堂對面,市政廳建筑融合了古典與現(xiàn)代美學(xué)元素,被譽為“最美市政廳”,它建于1746年,原叫杜徹齊奧宮。</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大教堂左前方的小廣場上有一座雕像,為二戰(zhàn)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鎮(zhèn)唯一的主干道—維托里奧·艾瑪努埃大街。據(jù)說街道全長僅一公里,小鎮(zhèn)的主要教堂、修道院、宮殿和公共建筑多建在大街的兩旁。諾托的白天特別寧靜,從頭走到尾也花不了幾分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別喜歡逛逛這里的小巷,慢慢的靜靜的欣賞這座小鎮(zhèn)的美景,仿佛置身于一部浪漫的電影中,感受著異國情調(diào),尤其是一些細節(jié),那真是一種享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693年大地震后,諾托人選擇在8公里外重建新城,而非原址復(fù)原。建筑師、石匠和藝術(shù)家們利用當?shù)鬲毺氐慕鹕規(guī)r,融合巴洛克風格與西西里本土原素,打造了這座“露天巴洛克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諾托,一個充滿歷史和藝術(shù)氣息的小鎮(zhèn),無論是漫步在主街,還是閑逛在小巷里,都能讓你感受到西西里島的獨特魅力。如果你是年青人,最好是自由行,在寬松的游覽時間里,會有更好的收獲。</p> <p class="ql-block">圖/文: 荷芳</p><p class="ql-block">部分資料摘自網(wǎng)絡(luò)(鳴謝)</p><p class="ql-block">謝謝您的來訪和瀏覽????????????</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9日于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