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走進蒙藏醫(yī)學文化展覽館,仿佛穿越了數(shù)千年的醫(yī)學長河。展板上,“醫(yī)學曙光”四個大字映入眼簾,下方的文字講述著青藏高原醫(yī)學的悠久歷史。我站在展板前,細細讀著那些古老的記載:約4000年前,先民們就已經(jīng)掌握了穿顱術;公元8世紀,穿顱手術和眼科手術已有詳細記錄;公元前1900年,章松·杰普赤西的《解毒雍仲》問世,成為早期醫(yī)學的重要典籍。展板下方的壁畫照片讓我仿佛看到了古代醫(yī)者在傳授知識的場景,而另一張人們專注聽講的照片,也讓我感受到醫(yī)學傳承的莊嚴與神圣。</p> <p class="ql-block">走出展廳,迎面是一排騎馬的銅像,背景是紅色的建筑,上面寫著“藥王泉”三個字。陽光灑在銅像上,反射出溫暖的光芒。我站在“藥王泉”前,想象著古時候人們在這里取水療疾的場景,仿佛能感受到泉水的清涼與治愈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繼續(xù)前行,我看到了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圖,上面標注著“蒙藏醫(yī)學世界分布圖”。地圖背景是深邃的黑色,下方點綴著藍色的裝飾圖案,整個畫面顯得莊重而神秘。我站在地圖前,目光掃過那些標注的地點,仿佛看到了蒙藏醫(yī)學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感受到它跨越地域與文化的影響力。</p> <p class="ql-block">在展館的一角,我看到了一段關于公元6世紀第30代贊普梅隆袞巴扎的介紹。他因先天性白內(nèi)障失明,后來被阿夏曼巴治愈,重見光明,因此得名“達日年思”。背景是藍色的云紋裝飾,下方有藏文和漢文對照,文字簡潔卻充滿力量。我站在展板前,仿佛能感受到那位贊普重見光明時的喜悅與震撼。</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來到了一塊紅色背景的展板前,展板上詳細介紹了青藏高原的蒙藏醫(yī)藥資源。這里提到,青藏高原擁有豐富多樣的動植物和礦物資源,這些資源構成了蒙藏醫(yī)藥的獨特性和多樣性。我細細閱讀,腦海中浮現(xiàn)出高原上那些珍貴的藥材,它們在陽光下閃爍著生命的光輝。</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看到了一張藏藥分類一覽表,分為植物類、礦物類和動物類,詳細列出了各類藏藥的分類和名稱。背景是紅色的,上方有藏文標題,整個展板顯得莊重而有序。我站在展板前,感受到藏醫(yī)藥體系的嚴謹與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在展館的另一側,我看到了關于冬蟲夏草的介紹。背景是紅色的,中央有藏文和漢文說明,下方展示了三種不同形態(tài)的冬蟲夏草:粉末、顆粒和花朵。我駐足觀看,感受到這種珍稀藥材的神奇與珍貴。</p> <p class="ql-block">展館中還有一幅眼科手術場景的描繪。背景是雪山和樹木,畫面中有幾位穿著傳統(tǒng)服飾的人物圍坐在一起,似乎在進行討論或慶祝。我站在畫前,仿佛能聽到他們熱烈的討論聲,感受到醫(yī)學進步帶來的喜悅。</p> <p class="ql-block">一塊紅色背景的展板吸引了我的注意,展板上用中文和藏文書寫了關于藏藥炮制技藝的文字,內(nèi)容涉及藏藥炮制的歷史、工藝流程及功效。展板下方有精美的裝飾圖案,背景墻為紅色,頂部懸掛著黃色的布條。我細細閱讀,感受到藏藥炮制技藝的復雜與精妙。</p> <p class="ql-block">接著,我看到了關于《四部醫(yī)典》的介紹。這部藏醫(yī)藥經(jīng)典著作由宇妥·寧瑪云丹貢布編著,成書于公元8世紀,是一部集醫(yī)療實踐和理論精華于一體的百科全書式藏醫(yī)藥著作。墻上展示了《四部醫(yī)典》的封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標志,以及關于其傳承和發(fā)展的介紹。我站在展板前,感受到這部醫(yī)學巨著的厚重與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看到了關于蟲草的詳細信息,包括其不同類型的外觀特征、微觀結構和活性成分。圖片上方有藏文標題,下方有四張圖分別標注了蟲草的四要點:觀足、看紋、聞味、察色,并詳細描述了蟲草的內(nèi)部結構和外部特征。我駐足觀看,感受到蟲草的神奇與醫(yī)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在展館的另一側,我看到了關于冬蟲夏草的詳細介紹。圖片中包含冬蟲夏草的生長海拔范圍圖,標注了不同地區(qū)冬蟲夏草的海拔高度,如云南蟲草、玉樹蟲草、四川蟲草等。我站在展板前,感受到這種藥材在青藏高原的珍貴與重要。</p> <p class="ql-block">展館中的一面墻上掛滿了裝有植物標本的透明玻璃管,植物標本被精心排列,下方有藍色的裝飾圖案,背景為橙色,墻前有一個人站在旁邊。我站在墻前,感受到這些植物標本的美麗與科學價值。</p> <p class="ql-block">展館中還有一個展覽區(qū)域,背景為紅色,裝飾有金色的花紋和藏文。墻上掛有多個標本展示板,包括動物、礦物標本,旁邊有詳細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我駐足觀看,感受到這些標本的珍貴與醫(yī)學意義。</p> <p class="ql-block">展館的室內(nèi)空間裝飾有鮮艷的紅色地毯,上面印有復雜的花紋圖案,墻壁上懸掛著色彩斑斕的藏式掛毯,天花板上裝有華麗的吊燈,四周擺放著紅色的沙發(fā)和小桌,整體氛圍莊重而典雅。我坐在沙發(fā)上,感受到這個空間的溫暖與寧靜。</p> <p class="ql-block">展館中還有一塊關于《晶珠本草》的展板,展板上用中文和藏文標注了《晶珠本草》的相關信息,包括其收錄的藥物種類和世界記憶名錄的標志,背景為橙色,展板下方有幾塊展示的藥材標本,旁邊有一個人俯身在展臺前觀看。我站在展板前,感受到這部醫(yī)學巨著的厚重與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展館中的一面墻上展示了《晶珠本草》和《本草綱目》的比較,提到《晶珠本草》收錄藥物2294種,比《本草綱目》多402種。墻上有多個信息框,包括《晶珠本草》的封面、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標志,以及關于《四部醫(yī)典》的介紹。我站在墻前,感受到蒙藏醫(yī)學的博大精深與世界影響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