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我退休后最為充實的一年,六月的忙碌甚至超越了春節(jié)的節(jié)奏。在華山之巔看到黨費繳納提示時,我即刻通過手機APP完成了這項神圣義務(wù)——這不僅是組織紀律的體現(xiàn),更是"退休不褪色,離崗不離黨"的生動實踐。</p><p class="ql-block"> 即將迎來建黨104周年紀念日,也是我的第21個政治生日。作為黨員,我擁有雙重生命坐標。榮譽感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自然生命,是鐫刻在戶口本上的名字與生日,承載著家的溫暖記憶。兒時的那盤油糕與那碗綿長柔軟的長壽面,是物質(zhì)匱乏年代最甜蜜的祝福儀式。</p><p class="ql-block"> 政治生命?,是二十一年前深烙于心的黨徽與誓詞,是深刻于心的紅色印記,構(gòu)筑起精神世界的紅色長城。每一次重溫那十二句八十字的誓言,都是對初心的叩問與信仰的淬煉。</p> <p class="ql-block"> 回望這二十一年政治生命,每一個刻度都蘊藏著深沉的刻痕,銘刻著集體記憶的份量。二十一個政治生日,仿佛二十一道深深年輪。每一圈都無聲記錄著組織的滋養(yǎng)、實踐的錘煉和時代的烙印,將生命融入磅礴偉業(yè)的壯闊圖景。</p><p class="ql-block"> 生長在黃土溝壑的我,曾透過斑駁的電影銀幕認識世界。那些熒幕上沖鋒陷陣的黨員形象,與今日穿梭于玻璃幕墻間的我們,共同編織著時代的經(jīng)緯。</p> <p class="ql-block">? 從煤油燈搖曳的土窯洞,到智能家居環(huán)繞的電梯高樓;從跋涉山路的土布鞋,到飛馳高速公路的新能源汽車。改變的是生活條件,不變的是共產(chǎn)黨人"為有犧牲多壯志"的擔(dān)當??萍几淖兞伺实欠绞剑_拓者的勇氣永遠激蕩在山谷間。</p><p class="ql-block"> 乘坐纜車攀登華山時,二十多分鐘的起伏攀升已令人目眩。而1949年解放軍偵察小分隊8名偵察隊員徒手征服絕壁的身影,1996年建設(shè)者在千仞絕壁架設(shè)索道的壯舉,共同詮釋著"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的真理。</p><p class="ql-block"> 這讓我想起渭華起義紀念館的題詞:"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今天的我們站在先輩肩膀上看盛世,要像華山蒼松般扎根巖縫,守護這用鮮血澆灌的錦繡河山。當以"活到老學(xué)到老"的姿態(tài),將紅色基因注入時代脈搏。當新一天的朝陽再次冉冉升起,我將繼續(xù)帶著這二十一次回響賦予的力量前行。以每一次政治生日為鏡鑒,讓那二十一支精神火炬的光焰,始終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朝向更壯闊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 政治生日不只是紀念,更是不斷擦拭初心鏡臺、檢視自己靈魂是否蒙塵的莊嚴時刻。</p><p class="ql-block"> 值此政治生日來臨之際,謹以三行心語明志:前半生,在黨旗下成長。后半生,做黨旗的經(jīng)緯。入黨一生一次,思想與黨一生一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