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從大阪下飛機(jī),指示牌顯示“關(guān)西空港”。萬能的百度告訴我日本的關(guān)西地區(qū),是指以大阪府、京都府為中心的關(guān)原以西的地區(qū)。它與關(guān)東地區(qū)相對,由大阪,京都,奈良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2府5縣構(gòu)成</span>。京都、奈良與大阪號稱關(guān)西三都,這三都也正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p> 大阪 <p class="ql-block">大阪(Osaka)是關(guān)西地區(qū)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第二大城市。以其現(xiàn)代化的建筑、豐富的夜生活和豐盛的街頭美食而聞名。夜色里的大阪,燈光璀璨,現(xiàn)代化大都市的繁華景象盡現(xià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阪城(Osaka Castle)位于占地約105.6公頃的大阪城公園(Osaka Castle Park)</span>中心,是大阪著名的旅游勝地。大阪城在安土桃山時(shí)代 (1568-1600)由掌政的豐臣秀吉(Toyotomi Hideyoshi)于1583年始建,完成于1585年。其后大阪城曾幾經(jīng)自然災(zāi)害和戰(zhàn)火沖擊,直至1931年獲得大阪市民的捐獻(xiàn)而重建,又經(jīng)1995年~1997年的平成時(shí)代大整修后,現(xiàn)存至今,被指定為日本國家有形文化財(cái)產(chǎn),<span style="font-size:18px;">與名古屋城和姬路城并稱為日本三大名城。</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阪城的天守閣(Osaka Castle Main Tower or Osaka Castle Museum) 高約55米,外觀5層,內(nèi)部8樓。最上層屋頂上的金獸和勾欄下的伏虎等,處處點(diǎn)綴黃金般的裝飾,光彩奪目。這座城堡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大阪的標(biāo)志性建筑之一,</span>也被認(rèn)為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的國寶</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天守閣除了引人矚目的外觀之外,現(xiàn)在也是一座歷史博物館,內(nèi)部也有許多看點(diǎn)。從二樓到七樓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一層樓都展示不同的內(nèi)容,涵蓋了大阪城的興建歷史、歷次戰(zhàn)役、城市的演進(jìn)和當(dāng)?shù)匚幕瘋鞒?。鯱、伏虎等吉祥神獸的原尺寸復(fù)制品栩栩如生,</span>常設(shè)展中的「夏之陣迷你模型」,則生動(dòng)地再現(xiàn)了「大阪夏之陣」屏風(fēng)畫中所描繪的戰(zhàn)爭場面。<span style="font-size:18px;">從8樓(頂樓)的展望臺可以眺望大阪市區(qū)。</span></p> <p class="ql-block">最讓我忍俊不已的是櫥窗里演繹的一段段精彩故事,生動(dòng)有趣。</p> <p class="ql-block">吃瓜群眾看吃瓜群眾“吃瓜”的感覺,看的和被看的都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大阪,走進(jìn)Dotonbori(</span>多頓堀)就像走進(jìn)了一個(gè)完全不同的世界。<span style="font-size:18px;">充滿活力的人群,色彩繽紛的霓虹燈,空氣里各種食品混雜的香味,比肩接踵的各色攤鋪,店鋪招牌上形態(tài)逼真的動(dòng)畫,還有高大明亮的Glico(格力高)跑步者畫像…… ……,整個(gè)Dotonbori 色香味俱濃,眼花繚亂得讓我詞窮。這哪里是我想象中的那個(gè)清雅高貴的大阪,簡直就是煙火氣息十足的巨大市場。</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公元 593 年建立的</span>四天王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Shitennō-ji),是日本最古老的佛教寺廟之一,</span>該寺廟供奉的是被認(rèn)為能保衛(wèi)世界免受邪惡侵害的四天王(Shitennō)。盡管四天王寺歷經(jīng)火災(zāi)、戰(zhàn)爭和自然災(zāi)害的重重挑戰(zhàn),多次重建,但它的原始建筑風(fēng)格和文化意義都得以比較完整地保存。<span style="font-size:18px;">四天王寺的正殿(Honda)雕梁畫棟,裝飾精美。作為該寺核心的五重塔,高 27 米,雄偉壯美。每一層都展示著佛教哲學(xué)的不同元素,寶塔的復(fù)雜細(xì)節(jié)更顯示了日本傳統(tǒng)工藝的藝術(shù)性,可惜內(nèi)部不允許拍照。</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奈良 <p class="ql-block">奈良曾是日本的首都,是個(gè)有著悠久歷史和迷人風(fēng)光的地方。從大阪和京都到奈良都很方便,更加以受它的古老寺廟、可愛的鹿群和令人陶醉的自然風(fēng)景吸引,到此一游勢在必行。</p> <p class="ql-block">從奈良火車站出來,經(jīng)過的第一處古建筑就是興福寺(Kofukuji Temple)。擁有1300多年歷史的興福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是日本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家族藤原氏(</span>Fujiwara)<span style="font-size:18px;">的守護(hù)寺,</span>是日本最古老、最著名的佛教寺廟之一,也是奈良時(shí)代七大名剎古寺之一。在藤原家族權(quán)力的最鼎盛時(shí)期,這座寺廟曾擁有超過150座建筑。</p><p class="ql-block">現(xiàn)今寺內(nèi)仍擁有幾座極具歷史價(jià)值的國寶級建筑,包括一座五重塔和一座三重塔。五重塔高50米,是日本第二高的木塔,僅比京都東寺的五重塔矮7米。興福寺的寶塔既是地標(biāo),也是奈良的象征。而中金堂、東金堂、國寶館內(nèi)更有很多國寶級的佛像,具有極高的藝術(shù)價(jià)值。日本共有的136尊國寶佛像,有18尊珍藏在興福寺,其中最著名當(dāng)屬阿修羅像。</p> <p class="ql-block">奈良公園(Nara Park)被譽(yù)為日本最古老的國立公園之一。這里的特別之處在于成群結(jié)隊(duì)的小鹿,它們可不僅僅是可愛的動(dòng)物,還被當(dāng)?shù)厝艘暈樯竦氖拐摺T谶@片綠草如茵的公園里與它們近距離互動(dòng),被它們追逐,完全毀掉了以往美麗馴良的梅花鹿留在在我心中的溫良恭儉形象。</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日大社(</span>Kasugataisha Shrine)是全日本最神圣的宗教場所之一。不同于其他它神社只供奉一或兩位神明,春日大社供奉四尊主神和眾多福神。 它原屬于藤原家族,建于公元768年,并在幾個(gè)世紀(jì)中重建過多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春日大社的建筑色彩艷麗,朱紅色的立柱和回廊,白色的墻壁,或棕或灰的屋頂與青山綠水的自然野景相映成趣,構(gòu)成一幅巨大的立體畫卷。</span></p><p class="ql-block">神社還以其眾多的青銅燈籠以及通往神社的眾多石燈籠而聞名。通往本殿的道路兩旁石燈林立,主殿內(nèi)的1000多盞銅燈更是耀眼奪目。美麗動(dòng)人的環(huán)境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純潔莊嚴(yán)的氛圍,烘托出神靈廣闊無垠的力量,更增春日大社的魅力。</span>1998年12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春日大社及春日山原始森林在內(nèi)的“古都奈良的文化遺產(chǎn)”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p> <p class="ql-block">在春日大社偶遇日本獨(dú)有的日式“神前式”婚禮,雖只是遙遙一瞥,但絕對是意外之喜!“神前式”顧名思義就是在神靈面前舉行的婚禮,<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是傳統(tǒng)的日式婚禮,</span>聽上去就很莊重不凡。典禮中新郎<span style="font-size:18px;">會穿著這種叫“紋付羽織袴”的服裝,由羽織、紋付、角帶、袴、足袋、履物、白扇組成。另外黑色羽織上面會繡有男方家紋。</span>新娘則身穿白無垢<span style="font-size:18px;">(Shiromuku)</span>出場。據(jù)說<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兩款都堪稱是日本傳統(tǒng)禮服中的最高規(guī)格。</span></p> <p class="ql-block">東大寺(Tōdai-ji),一座充滿歷史底蘊(yùn)和宗教文化的寺廟,位于奈良市中心,是奈良最著名的寺廟之一。從雙層門頂構(gòu)造的“南大門”走過,金剛力士像昂然而立。金剛力士像又稱仁王像,左面一尊是阿形,另一尊是吽形。兩尊金剛力士瞪大著雙眼,共同守護(hù)著東大寺。寧靜的池水里倒映著朱漆中門和國寶級的木制大佛殿。<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佛殿寬57.01米,深50.48米,高48.74米,雖已比最初時(shí)縮短,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木制神殿。殿內(nèi)安置有15米高的盧舍那大佛像。佛殿始建于公元752年,是為放置盧舍那大佛像而修建。</span>該寺已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chǎn)公約》指定為古奈良?xì)v史紀(jì)念遺跡之一。</p> <p class="ql-block">下午覓食途中,路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谷堂(</span>Nakatanidou,よもぎ餅)。這是一家著名的網(wǎng)紅店,它只出售一種日文叫よもぎ餅(yomogi-mochi)的艾草麻薯點(diǎn)心。很幸運(yùn),女兒現(xiàn)場拍到了歡樂的搗麻薯過程,為奈良之行畫上了圓滿的句號。</p> 京都 <p class="ql-block">三十三間堂(Sanjusangendo),<span style="font-size:18px;">日本天臺宗寺院,為京都市之重要佛教古跡。</span>三十三間堂建于公元1164年,共建有33間殿堂,<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供奉一千零一尊觀音雕像,</span>并有28尊守護(hù)神像,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聞名日本。堂中</span>巨大的木造11面千手千眼觀音坐像,高約3.3米,其祥和慈悲的面容清晰動(dòng)人,細(xì)節(jié)令人印象深刻。因堂中禁止照相,內(nèi)堂照片翻拍自堂外顯示牌。</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水寺(KIYOMIZU-DERA TEMPLE)自創(chuàng)建以來,已有1250多年的歷史。坐落在京都東山山脈的音羽山半山腰,每年都會吸引眾多游客前來參拜慈悲仁慈的觀世音菩薩。</span> 清水寺為棟梁結(jié)構(gòu)式寺院。正殿寬19公尺,進(jìn)深16公尺,大殿前為懸空的“舞臺”,由139根高數(shù)十公尺的大圓木支撐。寺院建筑氣勢宏偉,結(jié)構(gòu)巧妙,沒有用一根釘子。寺中六層炬木筑成的木臺為日本所罕有。</p> <p class="ql-block">二年坂(Ninenzaka)和三年坂(Sanneizaka )是清水寺下兩條古舊的石板坡路,即清水寺的參道。山坡路旁 ,極具京都風(fēng)情的日式傳統(tǒng)建筑物群林立,大多是紀(jì)念品店、陶器店和餐廳。這些日式傳統(tǒng)建筑群被列為古建筑物群保護(hù)區(qū)。走在這青石板坡路上,暗自期待能邂逅一位身著和服,腳踏木屐,撐著油紙傘的美麗姑娘……</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次來到日本,我才知道了神社(shrine)與寺廟(temple)的區(qū)別。神社源自日本的傳統(tǒng)宗教“神道”,</span>主要祭祀對象一方面為主神即天照大神(也稱太陽女神),另一方面也崇仰自然萬物以及日本皇室的氏族祖先、偉人與義士的靈魂均可以被奉為神而在神社內(nèi)祭祀。<span style="font-size:18px;">神社的入口都有鳥居(torii),是劃分凡人和靈魂世界的分界線。寺廟起源于印度和中國,后傳入日本。主要是信奉佛教,供奉神圣的佛像。寺廟通常寺廟都有山門,兩側(cè)有金剛神像,守護(hù)寺廟避免邪魔侵害。全日本有超過80,000座神社,略多于寺廟(約75,000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八坂神社(</span>Yasaka Shrine)和高臺寺(Kodaiji Temple)都在二年坂附近。京都的八坂神社是日本全國約3000多間八坂神社的總本社。因位于祇園,于是又名祇園神社(祇園さん),祇園神社祭祀日本神話中的素戔嗚尊、奇稻田姫命和八柱御子神。神社的例行祭祀活動(dòng)叫祇園祭,與東京的神田祭,大阪的天神祭并稱為日本的三大祭。八坂神社的石質(zhì)鳥居,為日本現(xiàn)存最大的石鳥居,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chǎn)。</p><p class="ql-block">高臺寺是一座位于日本京都市東山區(qū)下河原的佛教寺廟,屬于日本禪宗臨濟(jì)宗建仁寺派,主佛為釋迦如來像。下圖中的三張照片,哪個(gè)是Temple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yàn)樽e(cuò)了bus的方向,誤打正著來到了元離宮二條城(</span>Nijō Castle)。<span style="font-size:18px;">1600年關(guān)原之戰(zhàn)后,德川家族統(tǒng)一了日本。1603年,江戶幕府(1603年-1867年)的創(chuàng)始 人、初代將軍德川家康下命令修建了這座城堡。在這里,德川宣布成為天皇身邊的征夷大將軍(通常簡稱為 將軍),建立江戶幕府,由此引領(lǐng)日本邁入 了長達(dá)260年的和平與繁榮時(shí)代。</span>也就是說,日本歷史上最重要的 江戶幕府時(shí)代在二條城開啟。到1867年,也是在二條城,當(dāng)時(shí)的幕府將軍宣布將政權(quán)移交給天皇,江戶幕府時(shí)代宣告結(jié)束,日本開始步入近代社會??梢哉f<span style="font-size:18px;">元離宮二條城見證了德川家族的榮枯盛衰,以及日本歷史變遷的重要過程。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條城庭園植被高低錯(cuò)落,組合有致。</span>水面曲回、泉流清澈,湖石疊嶂,尤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之丸庭園為最。城內(nèi)建筑外表豪華氣派,金箔裝飾極盡奢華,內(nèi)部裝潢細(xì)膩精致,殿內(nèi)墻壁和隔門上的雕刻以及壁畫,風(fēng)格各異,卻無不精美異常。不同的殿堂,裝潢設(shè)計(jì)也各具特色:</span>二之間屏風(fēng)上的猛虎和兇豹,<span style="font-size:18px;">彰顯將軍的威武;</span>白書院的水墨山水,則展示將軍的溫雅; 室內(nèi)人物塑像因場景不同而不同,但都是栩栩如生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伏見稲荷大社(</span>Fushimi Inari Taisha)建于8世紀(jì),主要是祀奉以宇迦之御魂神為首的諸位稻荷神。稻荷神是農(nóng)業(yè)與商業(yè)的神明,香客前來祭拜求取農(nóng)作豐收、生意興隆、交通安全。它是京都地區(qū)香火最盛的神社之一。</p><p class="ql-block">伏見稻荷大社的入口,矗立著由豐臣秀吉于1589年捐贈(zèng)的大鳥居,后面便是神社的主殿及其他建筑物。神社主殿后面密集的朱紅色“千本鳥居”,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觀之一,成百上千座的朱紅色鳥居構(gòu)成了一條通往稻荷山山頂?shù)耐ǖ?,更?lt;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視為神明稻荷使者的</span>幾十尊狐貍石像間立其中。</p> <p class="ql-block">京都有兩座同被<span style="font-size:18px;">指定為世界遺產(chǎn)、國家特別史跡、國家特別景觀且名字有些關(guān)聯(lián)</span>的寺廟,一為金閣寺,另外一個(gè)是銀閣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金閣寺(Kinkaku-ji),正式名稱為鹿苑寺( Rokuon-ji),是一座禪宗佛教寺廟。因其舍利殿最上兩層覆蓋著金箔,“金閣寺”之名由此而來。金閣寺是遵照室町幕府的三代將軍足利義滿遺愿而修建,故以其法號命名為“鹿苑寺”。金閣寺是足利義滿想象中的極樂凈土世界的體現(xiàn),</span>以金閣為中心的庭園、建筑被稱作是現(xiàn)世中的極樂凈土。</p><p class="ql-block">銀閣寺(Ginkaku-ji)正式名稱慈照寺 (Jishō-ji),同樣是一座屬于臨濟(jì)宗相國派的寺廟。此寺為足利義正將軍在1489年按照金閣寺的式樣修建,并以他的法號“慈照”命名。因經(jīng)常<span style="font-size:18px;">被用于和祖父,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建造的金閣相對比,因此得名“銀閣寺”。不同于金光閃閃的金閣寺,這座坐落在京都東部群山腳下美麗庭院中的觀音殿樸實(shí)無華,其庭院是典型的日本園林建筑。沿山而行,拾階而上,從不同的角度瞥見銀閣寺,都能感受到 其平靜、簡潔,優(yōu)雅的清幽之美,是室町時(shí)代東山文化的代表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由于「銀閣寺」和「金閣寺」的建造年代不同,因此兩座寺院受到了不同文化的影響。與影響金閣寺風(fēng)格的「北山文化」相比,影響銀閣寺的「東山文化」更加凸現(xiàn)了禪宗美學(xué)意境的寂靜和幽玄特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北野天滿宮(<span style="font-size:18px;">Kitano Tenmangu Shrine)是座</span>擁有1000年以上歷史的神社,供奉著平安時(shí)代(西歷794-1185年)中期的杰出學(xué)者與政治家菅原道真的神靈。</p><p class="ql-block">供奉實(shí)際存在的人物,在日本歷史上,北野天滿宮是第一個(gè)。據(jù)傳,菅原道真是位神童,5歲時(shí)就會詠唱和歌,11歲時(shí)會做漢詩。菅原道真是一位<span style="font-size:18px;">才華橫溢</span>的學(xué)者,也涉足政界頗深。他曾一度執(zhí)掌朝政,后來遭到誹謗,被流放到九州島,抑郁而終。他去世后不久,災(zāi)難頻發(fā),政敵猝死。這些事件被解讀為他的怨靈作祟。為了安撫他的靈魂,天皇追謚他為“火雷天神”,并<span style="font-size:18px;">于公元947年</span>建造了這座神社。隨著時(shí)間推移,菅原道真的才情學(xué)問備受后人推崇,更被譽(yù)為“學(xué)問之神”。因此,來此參拜,祈禱學(xué)業(yè)有成、一躍龍門的學(xué)生,時(shí)至今日依然絡(luò)繹不絕。</p><p class="ql-block">1607年重建的御本殿,三光門<span style="font-size:18px;">全都擁有閃耀著金光的裝飾、精致的雕刻和鮮艷的色彩。桃山時(shí)代(1573—1603年)愛好燦爛奪目、金碧輝煌的特有設(shè)計(jì)風(fēng)格清晰可見。天滿宮內(nèi),還隨處可見被認(rèn)為是天滿宮神使的牛的雕像。據(jù)說撫摸牛像,會帶來好運(yùn)哦。</span></p> <p class="ql-block">Arashiyama Bamboo Forest又稱嵐山竹林或嵯峨野竹林,是京都市嵐山的一片天然竹林。沿著指定的修整過的竹間小路在竹林中漫步,少了些野趣,但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生長在北方,從沒見過這么多竹子的我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yàn)。竹子高且直,“</span>千磨萬擊還堅(jiān)勁,任爾東西南北風(fēng)”就是指這個(gè)吧?<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過我想如果清晨的時(shí)候來感覺會更好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疫情結(jié)束后的這幾年,陸續(xù)走過路過了一些國家,日本是唯一一個(gè)讓我還想再來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或許是想再上高樓之巔看萬家燈火,休憩冥想?</span>或許是想再來這沒有逛夠的幽靜小巷溜達(dá),或<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沒有發(fā)夠呆的Kamo River河邊傻樂?</span>或許是想來繼續(xù)這次沒有盡興的shopping,再在小吃一條街做大胃王?也或許是想在不同的季節(jié),來看這次沒見過的櫻花?或是來賞雪?或是來看看紅葉?誰又知道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