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頤和園益壽堂作為紅色文化的重要載體,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2021年益壽堂被授于北京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p> <p class="ql-block">1949年1月20日,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頤和園。</p><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毛主席率黨中央從西柏坡進駐北平時,益壽堂成為黨中央北平的首個落腳點,標(biāo)志著“進京趕考”偉大征程的起點。</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的垂花門和景窗</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建于光緒年間,面積201.3平方米。位于頤和園花承閣以東,中御路南面的山腰間,是一處幽靜的院落,由正殿松春齋和東、西配殿及垂花門、游廊等精致建筑組成,在清末時期是慈禧太后游覽景福閣時用膳、更衣和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幽邃的四合院建筑,是毛主席宴請民主人士的革命紀(jì)念地,在此,與柳亞子結(jié)下深厚的友誼,見證歷了史風(fēng)云。</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的紫藤樹下是毛主席和民主人士辦公和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前鮮花盛開, 春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頤和園益壽堂第一展廳主題為“古園新生”,主要展示了頤和園從1750年建園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的歷史。展現(xiàn)了頤和園從始建、焚毀、重建、和平接管到迎來新生的全過程。</p> <p class="ql-block">“和平之桌”見證了北平的和平接管。</p> <p class="ql-block">在第一展廳中,一張柚木花卉紋束腰五腿拼桌格外引人注目,這張拼桌長195.9厘米,寬153厘米,高79厘米。是頤和園的珍貴藏品。三彎腿則雕刻著花卉紋樣,底足外翻呈卷云狀,拼桌的中心部分還巧妙的以花卉紋桌腿支撐,別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1949年3月25日晚,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dǎo)同志在頤和園益壽堂,晏請趕赴北平的各民主黨派負責(zé)人和無黨派民主人士代表,誠心相待,共商國是。</p> <p class="ql-block">頤和園益壽堂第二展廳主要內(nèi)容是復(fù)原了1949年3月25日,毛澤東等中央領(lǐng)導(dǎo)在益壽堂宴請各民主黨派負責(zé)的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廳展示了1949年1月20日,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指揮部,北平市長、市軍管會主任葉劍英曾在松春齋辦公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據(jù)《許德珩回憶錄》和《沈鈞儒年譜》中記載,晏會共兩席,共二十人。中共方面三人,毛主席、周恩來、李維漢。民主黨派有李濟深、沈鈞儒、張伯鈞、黃炎培、郭沫若等二十人。餐畢,談和戰(zhàn)問題,談至午夜一點半。</p> <p class="ql-block">晏會餐桌、圓橙, “晏集群賢”</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廳內(nèi)陳列了毛澤東主席在益壽堂時曾使用過的一對銅火爐,銅火爐長47厘米,寬46厘米,高58厘米,原存放于永壽齋東跨院,后移至益壽堂。</p> <p class="ql-block">頤和園益壽堂第三展廳主要展示中國共產(chǎn)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jié)合作,共同籌備新政協(xié)、建設(shè)新中國的歷史畫面。</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周恩來、李維漢和民主人士共商國是。</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廳</p> <p class="ql-block">益壽堂的抄手廊和景窗</p> <p class="ql-block">松春齋清朝時為藥房。檐下的“松春齋”匾額為慈禧手跡。</p> <p class="ql-block">松春齋是益壽堂第二進院的正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中間開門兒,次間和少稍間檻墻檻窗,上面是抬梁灰瓦單檐卷棚歇山頂,后出三抱廈。紅柱綠枋,蘇式彩繪。</p> <p class="ql-block">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p> <p class="ql-block"> 圖文/閑庭信步</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39430962</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