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們青海之行的第三天是德令哈到水上雅丹往返中途觀賞雅丹地貌。從德令哈出發(fā)隨著車子的前行,逐漸遠(yuǎn)離了青藏高原的草原風(fēng)光,地貌開始發(fā)生奇妙的變化,連綿起伏的山脈變得愈發(fā)荒蕪,植被越來越稀疏,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裸露的巖石和戈壁灘,地面上鋪滿了大小不一的礫石,在陽光的炙烤下閃爍著金屬般的光澤,仿佛是歲月遺落的神秘寶藏,狂風(fēng)呼嘯著吹過,卷起陣陣沙塵,天地間一片昏黃,讓人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渾與蒼涼。</p> <p class="ql-block"> 車子緩緩啟動,窗外的景色如幻燈片般不斷切換,起初,映入眼簾的依舊是青藏高原那廣袤無垠的獨(dú)特風(fēng)光,遠(yuǎn)處的山巒在陽光照耀下閃耀著冷峻的光芒,山頂上的皚皚積雪仿佛是山神撒下的銀霜,終年不化,與湛藍(lán)如寶石的天空相互映襯,美得驚心動魄,山間偶有云霧繚繞,像是給雄偉的山峰系上了一條輕柔的哈達(dá),如夢似幻。</p> <p class="ql-block"> 公路兩旁是一望無際的草原,雖沒有“風(fēng)吹草低見牛羊”那般密集的牲畜,但星星點(diǎn)點(diǎn)散布著的牦牛和羊群,就像是綠色絨毯上隨意點(diǎn)綴的黑白珍珠,悠然自得地享受著大自然賦予的豐美水草。它們或低頭吃草,或慵懶地踱步,偶爾傳來的幾聲咩咩、哞哞叫聲,在空曠的草原上回蕩,更襯出這片天地的寧靜與祥和。</p> <p class="ql-block"> 路過G315U型公路時,大巴車停了下來,這是一條網(wǎng)紅公路,在青海省海西州格爾木市,被稱為“中國版的66號公路”,因為坡急彎大,又經(jīng)常有游客肆意在公路中間拍照,曾經(jīng)引發(fā)了不少交通事故,現(xiàn)在時常有交警不定期的巡查,不讓游客在公路上逗留。為了不給司機(jī)師傅帶來麻煩,我們迅速下車,在就近的一個土坡上搶拍了幾張照片。這條如黑腰帶一樣蜿蜒至遠(yuǎn)方的“天路”,路面起伏很大,建設(shè)難度更是可想而知,我想象不出青海的公路人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在這高海拔、荒無人煙的荒漠中艱難修建出如此“暢潔美安”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315U型公路處于柴達(dá)木盆地腹地,是連接青海、新疆的交通要道,車子行駛在 315U 型公路上,兩旁是一望無際的黃土丘陵,高低起伏的地勢地貌形態(tài)各異,在飛馳的汽車?yán)镆宦佣^,來不及想象它的容貌,下一個形態(tài)又撞入眼簾。一邊用手機(jī)記錄下沿途的茫茫戈壁,一邊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幅員遼闊的中華大地,那邊是魚肥水美,綠草成蔭;這邊是黃沙漫漫,寸草不生。土地的貧瘠卻孕育了青海的另一種美,鹽湖、戈壁,沙丘,還有冷硬的,不含一絲溫度的山崗,途徑一段紅崖火星地貌,胭脂紅的顏色在山巒底部如匹練般披在戈壁的腰身上,讓死寂的黃沙變得生動起來。</p> <p class="ql-block"> 汽車在315U 型公路上疾行,有種《逍遙游》的快感?!氨壁び恤~,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鵀轼B,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庇碌南L(fēng),在公路上飛馳,高低起伏間仿若已扶搖于大鵬之背,翱翔九萬里高空。放眼望去,兩側(cè)延綿的黃沙若鵬鳥的羽翼,直伸向天邊的云朵。野馬、塵埃,都不過是天地的過客,無邊的曠野,最能體會“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豪邁氣魄。</p> <p class="ql-block"> 旅游大巴在一處平坦的路段停下來,大家翻上了土丘,在荒漠中歡呼跳躍。雖然我們來自黃土高原,對黃土地并不陌生,但是為了證明我們長途跋涉風(fēng)塵仆仆“到此一游”,大家還是爭先恐后的在蒼茫的黃土層前拍照留念,滄海桑田,也許再過億萬年,我們現(xiàn)在站的荒漠會變成一片汪洋大海也未可知。</p> <p class="ql-block"> 雅丹地貌是柴達(dá)木盆地里一種特殊的地貌。車行在在戈壁中,漸漸的出現(xiàn)了一些比較陡峭的土丘,一個挨著一個,如一座座連著的堡壘,也像是散落在荒漠里的一只只土艦,有序排列,據(jù)說這些地貌都是兩千萬年前的河流、泥沙、砂質(zhì)等在極端寒冷干旱的氣候下長期風(fēng)蝕侵蝕沉積而成。</p> <p class="ql-block"> 踏入青海,風(fēng)沙是最先迎接你的 “使者”。這里的風(fēng),裹挾著歲月的沙礫,從遠(yuǎn)古呼嘯而來,吹過戈壁、沙漠與土塬,雕琢出千奇百怪的地貌。</p> <p class="ql-block"> 雅丹地貌,無疑是風(fēng)沙最得意的杰作。在柴達(dá)木盆地的西北部,風(fēng)如刻刀,年復(fù)一年地鏤刻著這片土地,那些林立的土丘,似城堡、似戰(zhàn)艦、似怪獸,在落日余暉下,投下詭異而修長的影子,仿佛在訴說著不為人知的神秘故事。風(fēng)穿行其間,發(fā)出如鬼哭狼嚎般的聲音,為這寂靜的 “魔鬼城” 更添幾分陰森與神秘。站在那片雅丹地貌上,腳下是干裂的土地,每一道裂痕都是大地的傷口,記錄著風(fēng)沙侵蝕的痕跡??耧L(fēng)呼嘯而過,沙礫打在臉上生疼,遠(yuǎn)處的土丘在風(fēng)沙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虛幻的蜃景 ,那一瞬間,我真切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與無情,人類在這廣袤的天地間,顯得如此渺小。這片雅丹地貌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歷經(jīng)了數(shù)百萬年的風(fēng)蝕作用,在漫長的地質(zhì)時期,由于地殼運(yùn)動,使得湖底沉積物逐漸露出水面,又在強(qiáng)勁風(fēng)力的持續(xù)打磨下,最終塑造出這般奇特的景觀,成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有力見證。</p> <p class="ql-block"> “雅丹”,系維吾爾語音譯,為“具有陡壁的小丘”之意。強(qiáng)大的風(fēng)力帶走弋壁上疏松的沙土層,留下低洼凹槽,堅硬的泥巖層相對穩(wěn)固,經(jīng)由風(fēng)的揉搓、雕琢,遂形成或大或小、形狀各異的土墩,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容小覷的,現(xiàn)在處于雅丹地貌壯年期的一個個山丘,被老天爺?shù)纳駚碇P變成了雄獅、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天壇......隨隨便便就山寨了一批經(jīng)典形象。</p> <p class="ql-block">唐岑參有詩云,“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風(fēng)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fēng)滿地石亂走”。</p> <p class="ql-block"> 面對此刻這種野性的美,我的心是感動的,也是鮮活的,心封印久了,就得給它放出來透透氣,去荒野走走,喚醒年輕的心,去領(lǐng)略自然的遼闊和廣博,去尋找心中的平靜和自在,因為你下次去荒野,又不知道是猴年馬月,所以我特別珍惜和擁抱荒野的每一次機(jī)會。</p> <p class="ql-block"> 狂野的風(fēng)有了一絲生機(jī),它肆意穿梭,狂放恣肆,把我們的頭發(fā)吹得一片凌亂,衣服隨意地撩動。山巒亙古如斯,它們見證過過多少王朝的興衰,從來不置一詞,那陽光下斑駁的巖層,就是時光留下的墓志銘吧,記錄著這片土地被風(fēng)霜、流水、烈日慢慢蠶食的證據(jù)。</p> <p class="ql-block"> 我走在這粗砂和石粒上,吃力登上一座土山,仿佛走在另一個世界,這是一個孤寂而不屈的空間,這也是這一次青海行最想感受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 這種毫無人工地雕飾的美,是那樣的蒼涼,那樣的渾厚。我坐在戈壁上,就這樣靜靜地看著,遠(yuǎn)處的人變得越來越渺小,而心靈卻變得越來越寬廣。我不想回到那個鋼筋混凝土打造的盒子里,在秩序和制度的籠子里,收起鋒芒,漸漸失去靈性,好像行尸走肉一樣。</p> <p class="ql-block"> 水上雅丹出來,我們往返網(wǎng)紅U型公路,其實(shí)西北有很多這樣的公路,一條路蜿蜒在蒼涼廣袤的戈壁中,消失在世界的盡頭。人們?nèi)ゴ蚩║型公路,也許并不是去打卡某一條路,那是一顆跳動的心,去追尋荒野美,去追求自由和夢想,就讓這荒野之路,帶領(lǐng)我們?nèi)ラ_啟新世界,去尋找生命之旅的新意。</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們住海西州德令哈。德令哈是個有詩意的城市,因為當(dāng)代詩人海子的《日記》“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而聞名。今夜,我也在德令哈,夜色安詳寧靜;今夜,我不是兩手空空,我攜著戈壁的風(fēng),帶著荒漠的沙;今夜,我在小店里吃著肉,喝著茶,聊著天;今夜,我不想誰,只想美美的睡一覺…</p> <p class="ql-block"> 那夜在德令哈的戈壁灘上,我第一次看清了真正的星空,也第一次真正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那些星星,璀璨而遙遠(yuǎn);那些記憶,深刻卻漸行漸遠(yuǎn)。而我,正一步一步向前走,在這短暫的西行路上,找尋著屬于自己的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