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汨羅,這座位于湖南東北部的小城,是端午源頭、龍舟故里、詩歌原鄉(xiāng) ,處處洋溢著獨特的文化魅力和自然風光。</p><p class="ql-block">“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汨羅江因屈原投江殉國而成為中華詩歌文化的源頭象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月20日:早上7點從長沙住處出發(fā),王會和老鄧、胡老師先行。我騎得比較慢,輪子和楊隊陪我。時間還早路上車不多,出城區(qū)拍了幾張?zhí)镆暗恼掌?。騎行40公里找了個農(nóng)家門前的陰涼處休息,王會他們剛好也從后來過來,用不同的導航軟件結(jié)果就有些不同。</p><p class="ql-block">早上還有些微風,10點后天氣很悶熱,路面全暴露在炎陽之下,酷熱難耐。沿途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小賣部,買了瓶礦泉水喝了幾口,頓覺涼爽許多。</p><p class="ql-block">進入汩羅城區(qū),王會他們已找好旅社,距離1公里多。趕到慶蕓酒店辦好入住,不到十分鐘外面雷電交加、大雨傾盒,老天爺太眷顧我們!</p><p class="ql-block">晚飯后雨過天晴、水光滟瀲,騎車到屈子濕地公園看晚霞的余輝,瞻仰廣場上屈原的塑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公園里有座楚國的塔樓,很多市民在納涼游玩。</p> <p class="ql-block">剛?cè)胱【频?,突然發(fā)現(xiàn)窗外大雨瓢潑。</p> <p class="ql-block">在屈子濕地公園,觀賞晚霞的余輝。</p> <p class="ql-block">高達14米的屈原雕像引人注目,曹衣出水、吳帶當風,屈子立于湖畔沉思,“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5月21日:早上七點出發(fā)前往汩羅江國際龍舟競渡中心。汨羅市是中國龍舟競渡的發(fā)源地。隨后騎車到屈子文化園拜謁屈子祠,參觀游覽屈子碑林、屈子書院、屈子故居。前往岳陽,天氣奇熱,就像騎行在戈壁灘上的公路一樣,幾十公里的國道沒有一點樹蔭,喝了好多水還是感到喝。十年前在滇藏路上相遇,一起騎行西藏的小李(李程輝)是岳陽人,過來找我們,晚上請我們吃飯,飯后帶我們到巴陵廣場看夜景,原是打的去的,因廣場開展活動,堵車半路下車步行,逛了一圈步行返回賓館,太累了,走在路上風都是熱的,嘴巴又干,半路還買了礦泉水喝。</p> <p class="ql-block">這個像“漁簍子”的建筑,龍舟賽時供裁判在上面觀賽計時。</p> <p class="ql-block">汨羅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我們到汨羅就為了拜謁屈子祠,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p> <p class="ql-block">屈原頌</p><p class="ql-block">一個讓江河動容的名字! 一個讓天地悲泣的節(jié)日! 就在這個日子,我們踏著菖蒲和艾葉,走進一個詩人偉大的心靈...兩千三百年前,在秭歸樂平里,一聲嬰兒的啼哭,震動了荊楚大地 他,就是屈原!</p><p class="ql-block">光爭日月, 神州共祭!</p><p class="ql-block">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真正具有紀念價值的愛國精神締造者,第一位敢于以身殉國、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愛國主義戰(zhàn)士。在他“忠、節(jié)、潔、清、烈”的精神和人格背后,又以《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文學作品為代表,樹立起了中國文學風光雄奇的巔峰。水柱擎天,英氣斷流,屈原用生命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數(shù)千年的豐碑,德范千秋,光爭日月。</p><p class="ql-block">于是,五月初五,這個悲壯的日子,便成了我們民族永恒的祭日,成了我們精神洗禮的盛典。 這一天,江河奔涌,龍舟競渡; 這一天,葦葉飄香,艾符高懸。 我們以詩歌的名義祭奠,以民族的名義緬懷。 祭奠一個偉大的靈魂,緬懷一種不朽的精神!這精神,就是心憂家國、情牽百姓;這精神,就是勇于探索、清正高潔;這精神,就是寧死不屈、九死不悔!這精神之光,穿越時空,照耀千古!</p><p class="ql-block">屈原走了,留下了他的精神,也留下了他的詩篇。屈原沒有走,他的精神融入了我們的血脈,他的詩篇化作了民族的基因。今天,我們吟誦著《離騷》《九歌》《天問》《橘頌》... 就是在觸摸一個偉大靈魂的脈搏,就是在傳承一種光爭日月的民族精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這求索的號角,依然在歷史的天空回蕩,激勵著我們中華民族,向著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汨羅江蜿蜒如一條青色絲帶,兩岸蘆葦隨風搖曳,不時有白鷺掠過波光粼粼的江面。公元前278年,屈原在此投江,英魂融入江水,兩千三百年來,滋養(yǎng)著湖湘大地,孕育出獨特的文化底蘊,汨羅江也因此被譽為“流淌著藍墨水的河流”,成為端午習俗的源頭。江畔的屈子祠,在綠樹繁花的掩映下莊嚴肅穆。它承載著后人對屈原的深切緬懷與敬仰。</p> <p class="ql-block">入正門,大廳墻壁嵌著司馬遷撰的史記《屈原列傳》的雕屏,兩側(cè)是清代文人李元度撰寫的楹聯(lián):“上官吏,彼何人,三戶僅存,忍使忠良殄瘁;太史公,真知己,千秋定論,能教日月爭光”。</p> <p class="ql-block">“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三戶地指楚國,九歌是屈原動代表作。</p> <p class="ql-block">堅貞不渝的愛國詩人屈原,用生命在華夏大地上,矗立起一座永恒的豐碑,其崇高品德可與日月爭輝,激勵著中華兒女奮勇前行。</p><p class="ql-block">汨羅在中國歷史上最先為屈原立祠祭祀,作為中國唯一可確證的、延續(xù)了二千多年的屈原祭祀文化物質(zhì)遺存,汨羅屈子祠千百年來香火不絕,成為緬懷與拜謁屈原、關注與憂思國家民族命運的精神圣地。</p> <p class="ql-block">祭祀廳的廳柱上掛有清代文人、外交官郭嵩燾撰寫的楹聯(lián):“哀郢矢孤忠,三百篇中,獨宗變雅開新格;懷沙沉此地,兩千年后,惟有灘聲似舊時”。</p> <p class="ql-block">耳殿的抱柱楹聯(lián):勝地重游,屈子有知應識我; 長天一覽,汨羅江上最宜秋?,F(xiàn)代曹瑛題。</p> <p class="ql-block">上聯(lián):江上峰青,九歌遙和湘靈曲。下聯(lián):湖南草綠,三疊重招宋玉魂。此聯(lián)為清代李元度題。</p> <p class="ql-block">“集芙蓉以為裳,又樹蕙之百畝”,“率云霓而來御,將往觀乎四荒”。這副聯(lián)語出自郭沫若之手,聯(lián)語從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中汲取靈感,精心挑選并編排而成。</p> <p class="ql-block">宋玉、賈誼、司馬遷、漁父,和屈原有關聯(lián)的四位名家。</p> <p class="ql-block">踏入“屈原碑林”,碑石林立,仿若置身墨香四溢的長河。屈原碑林是一項規(guī)模浩大、氣勢雄偉、結(jié)構(gòu)恢宏的園林式工程。碑林內(nèi)綠草如茵,四季花香。碑林分牌坊門樓、離騷閣、天問壇、九歌臺、九章館、招魂堂、獨醒亭、垂花門、思賢樓九大主體建筑及勾連其間的徊廊組成,渾然一體。黃瓦紅柱,金碧輝煌。園內(nèi)面積16,200平方米,其中集全國三百多位書法家之大作,嵌碑356塊,書寫了屈原的二十五篇作品。</p> <p class="ql-block">“獨醒亭”名字取自屈原的詩句: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p> <p class="ql-block">天問壇</p> <p class="ql-block">離騷閣</p> <p class="ql-block">屈原故居和飲馬塘</p><p class="ql-block">玉筍山東側(cè),有一面積不足兩畝的水塘長滿了屈原喜的芰荷(即水芙蓉和菱角、芡實),常年不清不濁,不竭不溢。四周竹林環(huán)繞,村舍錯落。舊鄰為屈原在池塘邊上搭建了數(shù)間茅草房,安頓屈原父女和一匹白馬。屈原休憩之余,在池塘為白馬沖刷身體,就有了屈原舊居和飲馬塘之稱。屈原在房前栽了蘭、惠、芷、菊等許多喜愛的花草,在女婆、白馬和大黃狗陪伴下,完成了《離騷》、《九歌》、《天間》和《九章》中部分篇章。</p> <p class="ql-block">屈子書院是汨羅江畔為紀念戰(zhàn)國時期偉大愛國詩人屈原而建的書院,書院始建于北宋,旨在通過祭祀、講學與人才培養(yǎng)傳承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歷代多次重建與更名(如元代稱“清烈書院”),直至1754年隨屈子祠遷至汨羅市玉笥山,并在此復建。??</p> <p class="ql-block">萬古楚騷</p> <p class="ql-block">前往岳陽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巴陵廣場夜景</p> <p class="ql-block">街河口自古以來就是岳陽的重要港口和商貿(mào)集散地。歷史上,街河口是湘鄂贛三省的重要商貿(mào)樞紐,舟楫穿梭,漁船成列,市場繁榮,形成了獨特的市井風情?。</p> <p class="ql-block">慈氏塔,又名慈氏寺塔,位于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qū)洞庭南路西側(cè)寶塔巷。現(xiàn)存塔為宋淳祐年間(1241~1252年)重修。慈氏塔建筑精美,高拔挺秀,是湖南現(xiàn)存最早的磚塔之一,2013年3月5日,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