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7日(農(nóng)歷六月初三),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陳立心,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永久名譽會長、國家一級作家李青葆,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縣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張杏標,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金培松,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顧問陳木云、葉圣來一行,應(yīng)邀參加景寧縣景南鄉(xiāng)忠溪村第十四屆仁孝文化節(jié)活動,并向忠溪村贈送了李青葆先生撰詞,張杏標書寫的書法作品“孝德致遠”,由李青葆撰聯(lián),張杏標刻制的石雕對章“一生福運因書厚,千里春風為孝香”作品,孝文化書籍《百孝故事》《孝惠家國》《中華古代二十四孝新編》等,景南鄉(xiāng)黨委委員、宣傳統(tǒng)戰(zhàn)委員雷小芬,忠溪村黨支部書記徐衛(wèi)平等參加了捐贈儀式。</p> <p class="ql-block">景南鄉(xiāng)黨委委員、宣傳統(tǒng)戰(zhàn)委員雷小芬致詞</p> <p class="ql-block">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執(zhí)行會長陳立心講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捐贈儀式現(xiàn)場</p> <p class="ql-block"> 孝德傳家久,仁和繼世長。在這洋溢著傳統(tǒng)美德馨香的美好時節(jié),我們歡聚在景南鄉(xiāng)忠溪村這個充滿溫情與底蘊的美麗家園,共同迎來忠溪村第十四屆仁孝節(jié)文化活動!</p> <p class="ql-block"> 仁孝節(jié)文化活動主題是迎神祭祖,紀念民間女神“馬仙娘娘”。馬仙娘娘,又稱馬夫人、馬氏真仙、護國夫人馬氏等。因其孝順父母,受到唐朝廷敕封“唐孝婦”。宋太祖趙匡胤將馬仙、媽祖、陳靖姑并稱為三大女神。宋太祖褒封馬仙“懿正真人,命列祀典”,宋太宗加封“護國嘉佑真仙,并立像祀之”,宋真宗敕封“靈澤感應(yīng)馬氏真人”、“懿正廣惠馬氏真人”等。</p> <p class="ql-block"> 馬仙娘娘馬仙信仰流傳于浙江南部和福建大部分地區(qū)。最早記載的是唐代時的縉云縣令李陽冰撰寫的《護國夫人廟碑記》:“護國夫人馬氏,括蒼下邑鸕鶿人也,地之距郡與邑幾三百里,源深水紓,山高路阻,猿猱紛紛,狼虎相尾,居民鮮少。鸕鶿水鳥善捕魚因名其地,即夫人故居也?!彼灾两窀=ù蟛糠值貐^(qū)的馬仙信仰均以浙江鸕鶿(今景寧縣鸕鶿鄉(xiāng))為信仰發(fā)源地。俗傳馬仙生于元宵節(jié),故正月十五到馬氏真仙廟進香禮拜者云集。有些地方,則一直保留著盛大的“七月七馬仙廟會”活動。</p> <p class="ql-block"> 景寧縣景南鄉(xiāng)忠溪村建有“馬氏天仙”廟。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挖掘本土獨特的民俗文化,打造“仁孝文化”教育基地,切實增強和擴大景南的影響力,全方位展現(xiàn)和宣傳景南,促進文旅、農(nóng)旅的深度融合,為鄉(xiāng)村振興增添活力,每年的農(nóng)歷六月初三,“馬仙娘娘”升仙日,忠溪村均舉行仁孝文化節(jié)活動,至今已舉辦十四屆。</p> <p class="ql-block"> 上午7時至9時間、,忠溪村廣場,在一片歡聲笑語中,傳統(tǒng)迎神祭祖儀式拉開了仁孝文化節(jié)的序幕。腰鼓聲熱鬧助陣,龍舞歡騰,吸引了村民與遠道而來的游客紛紛駐足觀看。在這里大家不問來處,只為相聚一堂共享歡樂。以“仁·孝”文化作為切入點,每年舉行的“仁孝文化節(jié)”,在景南鄉(xiāng)掀起了一股弘揚仁孝、崇尚美德的熱潮。</p> <p class="ql-block"> 接著在村文化禮堂開展文藝匯演,中午舉行“仁孝宴”,就是要讓“孝老愛親、敦睦鄰里”的種子在每一位村民心中生根發(fā)芽,讓“仁愛和諧、向上向善”的文明之風,吹遍忠溪的每一個角落。</p> <p class="ql-block"> 青田縣孝文化研究會一行參與景寧縣景南鄉(xiāng)忠溪村“仁孝文化節(jié)”活動,對于加強青田僑鄉(xiāng)與景寧畬鄉(xiāng)的倆地的仁孝文化交流、互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孝道文化,傳承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家庭和社會和諧,有著積極的意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撰寫:陳木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