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11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盼望已久的樂退族廬山之行開始了,昨天此次同行的8位團(tuán)友分別從上海、北京、秦皇島、滄州趕到廬山市溫泉度假區(qū)的陶淵明文化主題醉石溫泉酒店,九江是陶淵明的故里,他曾在我們下榻的酒店一帶耕田勞作,也曾醉酒臥石,酒店的后山上就有一塊他醉臥過的巨石,酒店因此而得名。酒店有溫泉,整個面積很大,雖然現(xiàn)在有些冷清,但能從酒店的主題和陳舊的設(shè)施中看得出這里曾經(jīng)的紅火。期待著這次廬山之行能帶給我一些不一樣的體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果然,今天早上一上車,導(dǎo)游告訴我們他剛接到一個電話,讓我們猜是誰打來的,我脫口說出:李白!(因為孤陋寡聞的我,只知道李白來過廬山)同行中有說是公司總部打來的,還有有說陶淵明的,導(dǎo)游說:你們猜的都不對。是習(xí)總書記打來的,他表揚你們響應(yīng)國家拉動內(nèi)需的號召,主動為革命老區(qū)發(fā)展做貢獻(xiàn),特命名咱們這支隊伍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九軍,任命你們都是軍長,我任副長。”沒等他說完,大家就哈哈大笑了起來,雖然是玩笑,但這個玩笑不俗,還突出了政治。這還是我這么多次旅游第一次遇到如此有水平的導(dǎo)游開場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牯嶺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廬山行程的第一天,因為下著雨,導(dǎo)游安排我們主要走室內(nèi)景點。第一個景點是參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區(qū)牯嶺東谷的蘆林1號-廬山博物館,這里原為毛澤東舊居,1985年起為廬山博物館,廬山建筑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該院由武漢中南設(shè)計院設(shè)計,建于1960年,主體為"四合院"式。海拔約997米,別墅主體的建筑面積約2700平方米。庭院面積約一萬平方米。植有多種珍貴的喬木、灌木、花卉。從蘆林橋、或者蘆林湖南岸往這里眺望,高大如塔的密林,隱約顯露的別墅輪廓,倒映在碧清平靜的湖水之中,是一幅妙不可言,色彩異常動人的油畫。</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廬山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到達(dá)的時候,雨繼續(xù)下著,起霧了,乳白色的霧,輕盈漫舞,貼著蘆林湖面,使蘆林一號的叢林和背后的山嶺,都變成夢一般的意境。蘆林一號別墅,選址在蘆林湖畔,含蓄在環(huán)山之中,是一種相當(dāng)開闊,遠(yuǎn)視的藝術(shù)目光,它和高山平湖、如虹的蘆林橋、橫亙雄偉的九奇峰等組合成為一個令人暢懷的審美大環(huán)境。設(shè)計者頗有大氣蕩懷、揮灑自如的豪放詩魂。廬山,多少人夢寐以求在這晨一展雄才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的生命的本質(zhì)是創(chuàng)造,我們今日徘徊于蘆林湖畔,漫步于蘆林別墅之中,不禁對當(dāng)年的建筑設(shè)計師肅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館內(nèi)藏品豐厚,反映了廬山歷史文化的輝煌,有當(dāng)?shù)爻鐾梁图皬耐獾厮鸭墓糯嚆~器和歷代陶瓷,有唐宋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quán)、米芾、黃庭堅等在廬山的手書碑拓,有明清著名書畫家唐寅、鄭板橋、朱耷的字畫卷軸,最珍貴的則是《五百羅漢羅圖》,血書《華嚴(yán)經(jīng)》和水晶佛珠,皆屬國家一級文物珍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特別吸引我的是歷代名人和廬山的展室,通過墻上一幅幅圖片和文字,我才知道白居易筆下的大林寺、陶淵明生生念念的桃花源、朱熹發(fā)跡的白鹿洞書院都在廬山上或不遠(yuǎn)處,王羲之、顏真卿等等都在廬山腳下的九江任過職。我以前只知道李白和蘇軾到過廬山,哪里知道廬山曾經(jīng)有如此多的名人來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蘆林一號出來,我們在雨霧中沿著蘆林湖畔踏上蘆林橋,上橋的時候還是雨霧彌漫,湖中的亭子如在仙境,等我們下橋時,大霧忽然散開,蘆林湖好像是為了酬勞我們這些在雨霧中流連徘徊的人,為我們一展真容。大家紛紛拍照,等我們告別這里趕往下一個景點的時候,大霧又一次彌漫過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蘆林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阮郎歸·蘆林湖霧影 </p><p class="ql-block">煙湖靄靄鎖清嘉,孤亭立水涯。遠(yuǎn)山如墨隱輕紗,空蒙淡若畫。</p><p class="ql-block">人入景,夢生花。橋欄玉影斜。愿隨云氣共仙槎,心舟泛月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又參觀了碑刻博物館。趁吃午飯的空,我自己去參加了詩詞博物館。見識了最強大的詩詞名家陣容。</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廬山詩詞博物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說不清有多少吟誦廬山的詩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1949年之前,吟誦廬山的詩詞有16000多首,作者超過3000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后,又參觀了美廬、周恩來紀(jì)念室和廬山會議舊址。這次終于弄明白廬山的早期開發(fā)與一位名叫李德立的英國傳教士密切相關(guān)。1886 年,李德立首次登上廬山,租下了一片土地,即后來的牯嶺鎮(zhèn)。他進(jìn)行了中國最早的房地產(chǎn)開發(fā),將土地劃分成小塊轉(zhuǎn)租給西方人,建造了 600 多座各具風(fēng)格的別墅。解放后,政府逐步把這些別墅收回開發(fā)利用,建了各種博物館。這些別墅至今仍是廬山歷史文化的重要見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實,我這已經(jīng)是第二次來廬山了,第一次是2000年5月份參加市委黨校中青班到革命圣地井岡山朝圣??赡且淮未_實沒什么印象,只記得也是下著雨,大霧,廬山上又潮又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美廬</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周恩來紀(jì)念室</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廬山會議舊址</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