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陸,這座被海峽與森林擁抱的北歐之都,在余暉中流淌著靜謐與活力。維格蘭雕塑公園里,青銅與花崗巖凝固了生命的律動,憤怒的男孩與生命之柱訴說著人性的永恒;阿克斯胡斯城堡巍然矗立,石墻浸透七百年海風,斑駁炮臺仍低吟著中世紀傳奇,而遠處的帆影正劃過翡翠色水面。 5月4日中午,我們告別哥德堡前往挪威首都奧斯陸,沿118號公路直奔奧斯陸西北郊的維格蘭雕塑公園,全程300公里。 兩小時后抵達瑞典與挪威邊界,跨過兩國分界的斯維訥松德大橋Svinesund Bridge進入北歐之行的第三國挪威。俄烏沖突開始后,原先不設防的邊界增設了檢查站,對人員和車輛過境實施隨機檢查。 藍色界河風光旖旎,河岸兩邊是高山和森林。在118號公路大橋上西望,可見正在修建的E6高速公路跨河大橋。 下午15:50,我們在維格蘭雕塑公園門前下車。公園的正大門用花崗巖和鑄鐵制成,最初設計于1926年,1930年重新設計上部取代舊貌,1942年由挪威銀行資助建設 維格蘭雕塑公園Vigeland Sculpture Park又被稱為弗羅格納Frognerparken,占地近50公頃,以挪威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Gustav Vigeland的名字命名,園內有192座用銅、鐵及花崗巖精心制成的裸體雕塑,共有650個人物雕像。這是網上尋得的公園平面圖,正大門是850米長的中軸線起點。 剛入園,信道右側一尊黝黑的銅像便映入眼簾,那正是雕塑大師古斯塔夫?維格蘭的自塑像,他生于1869年,是20世紀初挪威雕塑界極具影響力的人物,也是諾貝爾和平獎章的設計者。塑像靜靜佇立,仿佛在向每一位來訪者訴說著這座公園背后的故事。 維格蘭雕塑公園的前身是奧斯陸規(guī)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弗羅格納莊園Frogner Hovedg?rd。中世紀時這片土地大部分為教會財產,1532年被王室沒收,之后數百年幾易其手,直至1896年被奧斯陸市政府買下,將這片莊園規(guī)劃成休閑運動公園。從公園東側的 Kirkeveien 大道步入,一條筆直的林蔭大道將游客引入公園的核心地帶。 走出這片林蔭道,連綿的人體雕塑如畫卷般鋪展開來,一座寬敞的橋梁橫跨在池塘之上,這便是公園的第一個主題區(qū)「生命之橋Broen」。恰逢周日,游客絡繹不絕,其中攜兒帶女的家庭不在少數。 石橋的四個角落矗立著花崗巖柱,其中三根雕刻著男人勇斗巨型蜥蜴的驚險場景,力量感與緊張感撲面而來;而這根則是蜥蜴擁抱婦人的場面,展現出別樣的溫柔與包容。 生命之橋長100米,寬15米,有路燈和花崗巖護欄,最早建于1914年,后1925年至1933年建設新橋。兩側的欄桿上,各有29座彼此對稱的銅雕錯落分布。 由老到少、由男至女,表露著不同的內心世界,人生百態(tài)在此表露無遺,是維格蘭1926年到1933年之間的作品。 近百年前的這組雕像群所穿插的主題思想「父親與孩子們在一起生活」恰恰稱為當今北歐男人比較流行的現狀吧! 最聞名遐邇的是石橋左側這尊嚎啕大哭「憤怒的男孩Sinnataggen」,需要稍微仔細尋找才能發(fā)現。只見他跺著雙腳,揮動著胳膊,表現出與父母親鬧別扭而跺腳哭鬧發(fā)脾氣的場景,表情極其生動傳神。來公園的游客大多對他頗為「同情」,兩只小手已經被摸得锃光瓦亮。 再仔細察看,與他相映成趣的其實還有這「委屈的女孩」和「悠哉的小胖墩」。 這里包括了不同年齡的兒童、婦女和男人等人物和主題,有的單獨一尊,有的成群,每一尊都極其精妙和逼真。孩童們天真無邪,歡快地追逐嬉戲。 綽約多姿的少女。 有的青年男女含情脈脈,享受著愛情的甜蜜; 有的俊男倩女盡情地舞蹈。他們栩栩如生,仿佛從歷史中走來,將不同年齡、性別的人物內心世界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 在這里,人生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都被維格蘭以精湛的技藝定格,每一尊雕像都是一個獨特的人生片段,共同拼湊出一幅波瀾壯闊的人生百態(tài)圖。 穿過生命之橋,一座噴水池出現在眼前,這便是「生命之泉Frognerparken」 群組雕塑。 池水中央,六個身形健碩的男子齊心協(xié)力,將一個碟形水盆高高舉過頭頂,清澈的泉水從巨盆中源源不斷地漫溢而出,水花四濺,象征著生命的生生不息。 池子周圍的墻體上,矗立著 20 座兩米多高的雕塑,人們或在樹下約會,享受著愛情的美好。 或擁抱親昵,傳遞著溫暖與關懷;或攀樹而望,展現出對未知世界的好奇與探索。 通過這些雕塑,生動地演繹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也讓生命的活力在這片空間中盡情綻放。 而在下方的池壁上,青銅雕塑呈現出生命從襁褓走向墳墓的60 個場景,從嬰兒的呱呱墜地,到少年的茁壯成長,再到老年的垂垂暮年。每一個階段都刻畫得細膩入微,讓人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循環(huán)與流轉。 「生命之泉」各有五幅樹叢雕,四壁為浮雕,中央是托盤群雕。這座噴泉在維格蘭的腦中構思了很久,在1906年制作完成被展出后,更是引起了極大的轟動。 在生命之泉的周圍,維格蘭用黑白花崗巖精心構建了迷宮圖案,這些圖案錯綜復雜,總長3公里,共有16個不同的樣式。若想完整走完迷宮,需拐5000個彎,順利的話也得花費45分鐘。這迷宮并非只是簡單的游樂設施,而是維格蘭對生命之旅的深刻隱喻。 穿過這道鑄鐵鏤空的男子雕塑門,可以看到在公園最高處那一柱擎天,頗有神圣又神秘的氣息。 穿過男子雕塑門,一座7米高的環(huán)形高臺出現在眼前,臺上一根粗大的石雕「生命之柱Monolitten」直插云霄。它是維格蘭花費14年心血雕成的,采自海爾頓市附近的山里,先由駁船運到奧斯陸,再以人力從港口艱難搬運至雕塑公園。 這根高達17.3米的柱體上,121個裸體男女相互簇擁、勉力扶持,奮力向上攀登,他們的表情或堅毅、或痛苦、或充滿希望,目標直指蒼穹。這座生命之柱,無疑是公園的精華所在,它描繪了世人不滿于平凡人間生活,努力向「天堂」攀登時,相互傾軋又相互幫助的復雜情景,展現出人類對生命意義的不懈追尋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臺階上的36座石雕,也是從嬰兒出生開始的。 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 孩子們在捉迷藏,被冷落在一旁的小男孩躲在暗處委屈著。 少年們在扭打玩耍。 青年男子奮力角逐。 情人在竊竊私語。 維格蘭用赤裸的人體來表現一個人的生與死。一絲不掛,則讓人看不出所雕塑人物的貧富貴賤、所處年代,體現了人的純粹本色。 雕塑家用他精湛的雕刻手法,讓這些冰冷的石頭、金屬充滿鮮活的生命以及他們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 我們依次環(huán)行,漸漸看到人生各個時期的形象。 從嬰兒出世開始,經過童年、少年、青年、壯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過程。 這里的裸體雕塑,不會讓你有猥瑣、淫穢、邪惡的想法,只有優(yōu)美、力量、健康的精神和視覺享受! 而這個頑皮的的小男孩全然沉醉在自己的把戲中。 「生命之柱」另一側,與男子雕塑門遙相呼應的女子雕塑門。 公園主軸上的最后一尊雕塑「生命之環(huán)Livshjulet」,為這場生命之旅畫上了一個獨特的句號。4 個成年人和 3 個兒童手牽手、肩并肩,連成一個直徑3米的空心環(huán)。他們的身姿矯健而充滿活力,臉上洋溢著平和與喜悅。 這一雕塑創(chuàng)作于1933至1934年。圓輪代表了奧斯陸的第一個字母「O」,也是永恒的象征,寓意著生命的輪回與延續(xù),一代又一代的人在這個世界上誕生、成長、老去,又有新的生命不斷接續(xù),生生不息,就如同這個緊密相連的圓環(huán),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 站在生命之環(huán)前,游客能深刻感受到生命的傳承與永恒,心中不禁涌起對生命的敬畏與贊嘆。在生命之環(huán)前,有一座1930年代左右鍛造的日晷。 除了震撼人心的雕塑作品,維格蘭雕塑公園的自然景觀也別具魅力。大片的草地宛如綠色的絨毯,柔軟而富有生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迷人的光澤。 草坪上,高大的樹木郁郁蔥蔥,枝葉相互交織,為游客撐起一片片清涼的綠蔭。微風拂過,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為這些凝固的藝術作品輕聲吟唱。 在這里,雕塑不再是冰冷的藝術品,更是對人類生命從誕生到消逝全過程的生動詮釋。每一尊雕像都承載著藝術家對人生的深刻洞察與感悟,它們穿越時空,與每一位來訪者進行著一場靈魂深處的對話。 告別維格蘭的眾多雕塑人物,我們進入奧斯陸市區(qū),向港區(qū)進發(fā)。奧斯陸峽灣頂端的阿克港Aker Brygge停泊著巨型游輪。 我們的下一目標是位于阿克港東側的阿克什胡斯城堡Akershus slott,在城堡后方一處幽靜的過街石橋下下車。 繞過城堡入口前的廣場,通過這座綠蔭遮蔽的過街石橋就可以進入城堡了。 阿克什胡斯城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99年,是中世紀最具代表性的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筑。是當時的挪威國王哈康五世Hakon V下令興建的防御性建筑。 城堡花了約8年時間建設,于1308年才基本完成。事實證明哈康五世國王頗有遠見,因為城堡剛建好沒多久,就迎來了瑞典埃里克公爵的進攻。在這次防御作戰(zhàn)過程中,城堡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證明了它的價值。此后到1716年間,8次成功抵御來敵的進攻,卻沒有一次淪陷,證明其堅不可摧,充分發(fā)揮了軍事要塞的作用。 城堡起初是一座木結構的要塞,1527年遭遇了一場火災,大部分被焚毀。直到17世紀初,熱衷于戰(zhàn)爭、女人和建筑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下令將荒棄多年的城堡重建,于是這里由御敵的要塞變身為一座文藝復興風格的宮殿,作為他的皇家宮邸。1630年前后,城堡的周邊又筑起了城墻。 一進城堡后院,就看見懸掛挪威皇室徽章的崗亭,卻未見值守的衛(wèi)兵,于是崗亭成了游客拍照的道具。 經過彎曲的石階路繞到城堡的正面。走進斑駁的古城堡拱門洞,大小、顏色不一的石塊壘起的城墻、堡壘、房屋,一一呈現在眼前。 沿海的城墻上,至今仍架設著好幾門面向海面的大炮。不過在我看來,這種大炮的射程充其量只能打到近處的海灘,不過或許正因如此,卻成功地抵御了登陸的來敵。 阿克什胡斯城堡正處于扼守奧斯陸的阿克海角,有多個塔樓和城墻,雄偉的土褐色宮殿群坐落在城堡其中,城堡的名稱 Akers hus取自奧斯陸鄰郡的名字。其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堪稱奧斯陸的海上門戶。 19世紀以后,隨著航運業(yè)的發(fā)展和木料出口的增加,奧斯陸逐步由軍事官僚城市發(fā)展為商業(yè)城市。到了1815年,城堡才淡化了它作為要塞的防御功能,在不斷地毀壞和加建當中,形成了現有的規(guī)模和樣貌。如今,城墻下的海灘上停泊著仿古海盜船,供游客觀光玩耍。 城墻前有一片開闊的小廣場,可以沿著石階路走向城堡的高處。 腳下的奧斯陸峽灣Oslofjorden位于北大西洋東部,挪威東南部的峽灣。奧斯陸峽灣是北海的斯卡格拉克海峽向內陸伸入的水體,長度約130公里,首都奧斯陸即位于峽灣灣頂。峽灣和河流的入??诓煌?,河流入??谶B接內陸河流,流淌的是淡水;而峽灣里面填滿的是海水。 奧斯陸峽灣是奧斯陸的出海口,卻并非一般意義上高山峽谷的峽灣,奧斯陸峽灣部分沿岸,是瑞典經濟文化的中心。站在城墻下探,藍天白云之下,港口、市政廳、博物館參差不齊,游船星星點點,風光旖旎,令人流連忘返! 在17世紀,城堡的建筑風格受到了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的影響,增加了更多的裝飾元素。這主要應歸功于克里斯汀四世時的著名建筑大師漢斯·斯汀文寇,是他在17世紀初時對這座古堡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擴建和裝飾。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風格,便是他的杰作。 順著這條碎石鋪成的小道一直向上就進入了阿克胡斯城堡內部。 城堡除了平時供世界各國的游客參觀游覽外,還有一項任務就是為外國元首或政府要人舉行儀仗歡迎儀式,成為舉行國事活動的場所。 二戰(zhàn)時期,納粹還把這里作為他們的監(jiān)獄和行刑場。如今兩座和軍事有關的博物館都坐落在此,分別是挪威武裝力量博物館和挪威防御博物館。 但愿和平的陽光如同這天真無邪的孩童臉上的笑顏永駐。 沿著石階甬道一路上坡走過三道石門,終于進到內院。 道路右側,參天古樹掩映著一個綠地圍繞的小紀念廣場。從一座紅色小橋可以進入城堡內部參觀,據說阿克什胡斯城堡擁有豐富的收藏品和展覽,其中包括國王的珍貴文物、古代武器和裝甲、藝術品和手工藝品等??上Ы袢找训搅碎]館時間,游客只出不進。 右方一米高臺階旁的圍墻外是內院的城墻,站上去可以俯瞰奧斯陸市政廳、遙望奧斯陸峽灣。 雖說現在這里的軍事色彩漸漸淡去,但城堡仍作為軍事區(qū)域,為奧斯陸衛(wèi)戍司令部的所在地。游玩時不經意間抬頭瞥見高處的樹叢中,一名荷槍實彈的挪威女兵正在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呢。 回到城堡前院,夏天用于音樂會、戲劇和歌舞的小廣場上,滿目鮮艷的郁金香。 驅車20分鐘去往奧斯陸市區(qū)西郊的福尼布Fornebu,沿途幾乎貼著奧斯陸峽灣行進,一路帆影憧憧,賞心悅目的海灣美景。 斯堪迪克福尼布酒店Scandic Fornebu,這是本次北歐之行第4晚的下榻酒店,也是第二次入住斯堪迪克連鎖酒店。 酒店保持了之前在哥德堡住過的默恩達爾斯堪迪克酒店Scandic M?lndal一致的湖藍主題色,不同的是大堂更加寬敞,充滿設計感的斯堪的納維亞風。 舒適的沙發(fā)休息區(qū)。 我們的客房在二樓,打開房門,依舊是不算很大的空間,卻即刻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北歐風情。 床后墻面,如此張揚激越的畫面與房內的簡約簡潔形成強烈的對比。 窗外是酒店大堂內景,透過大幅玻璃墻面發(fā)現近處有座奇特的螺旋柱,而遠處的海景也吸引我們前去探個究竟。 這便是黃昏時分酒店內庭的景觀,方方正正的酒店建筑內豎起一根金黃褐紅相間的大煙囪。 走到跟前仔細探究地面兩個大圓盤,其中黃褐色圓盤上儼然是一枚2003年發(fā)行的20挪威克朗大錢幣模型。 一旁是那枚銀色大圓盤是2018年發(fā)行的5克朗錢幣,原來如煙囪般高高聳立的是錢幣壘成的紀念柱! 趁著夜色尚未降臨在酒店附近逛逛,福尼布Fornebu地處奧斯陸市中心西端近郊,目之所及均為極具北歐設計感的現代建筑。由于是周日周邊的超市便利店甚至餐廳大多不營業(yè)。 走出10分鐘,才發(fā)現有這么一處孤零零的餐廳還在營業(yè),不過食客寥寥,或許當地的挪威人周末更愿意宅在家里? 上網查詢有福尼布Fornebu在碼頭建設水下畫廊探索海洋生物的報道,雖然那個項目不在近處,不過奧斯陸峽灣的風光絕佳。 遠遠看到峽灣邊小路盡頭有幢亭舍,一旁的挪威國旗迎風招展。 這是一幢古舊的建筑,門戶緊閉,透過玻璃窗瞥見屋內有一些舊的旗幟燈盞,聯系一旁懸掛的政府機構專用燕尾式國旗,大略估計是一處峽灣導航的小屋。 次日清晨,早早來到昨晚到過的海灣,迎接旭日東升。 晨光初綻,福尼布的海面浮起一層碎金,薄霧如紗,輕籠著微藍的潮汐。幾艘小船靜靜泊在灣畔,隨波輕晃,纜繩上垂落的露珠折射出晨曦的微光。 浪花輕吻礁石,銜來昨夜星辰的殘夢,幾只野鴨撥開粼粼水紋,在淺灣處游弋,留下一串細碎的漣漪。 朝陽升起,普照大地,鷗鳥掠過旗桿,翅尖染上薔薇色的光暈,而遠處的圓亭,正緩緩吸納春日的陽光。朝霞潑灑處,整座奧斯陸峽灣在海水的呼吸中蘇醒,靜謐而溫柔。 回首望去,我們的斯堪迪克福尼布酒店瞬間披上一層流動的金箔。玻璃幕墻折射出粼粼波光,白色外墻被鍍上溫暖的蜜色,就連露臺的欄桿也閃爍著細碎的光點。遠處的海灣波光瀲滟,與酒店的金色輪廓交相輝映,宛如一幅被陽光點亮的油畫。 欣賞了峽灣美景,來到酒店1樓的餐廳滿足一下轆轆的饑腸。 餐廳窗明幾凈,料理臺上方懸掛著魚狀吊燈,因此除了常見的炒蛋、焗豆、熱狗、培根、蛋、各式火腿、沙拉及各式面包、堅果、穀片以外,還可品嘗一下煙燻鮭魚和魚類料理。 感覺自己非常適應這種歐陸式早餐,唯有一點擔憂是這趟行程下來,是否需要來一陣素食減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