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十一年前跟兒子去南京寫下的游記。今兒子重游南京,在美篇重發(fā),對比記憶,對比感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實已經(jīng)記不清去過南京多少次了。選擇春節(jié)期間去南京,只因為為了高考,已經(jīng)五年不曾外出的兒子,希望能夠換一種方式過春節(ji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機票三折,住宿五折。南京的春節(jié)從出游的價格信息來看,似乎并不擁擠。十年前的春節(jié),當我?guī)е仔〉膬鹤拥缴虾:贾菽暇┑鹊芈糜蔚臅r候,節(jié)日旅游還不時興,城市的春節(jié)寂然安寧。兒子喜歡旅游,卻最不耐擁堵。南京,這個外來人口眾多的城市,在這個或許萬家團圓的節(jié)日里,應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運氣很好,飛機準時抵達南京機場。機場高速幾乎沒有車輛行駛。深冬時節(jié),陽光晴好。坐在開往城中心的大巴車上,兒子雖有些暈車,卻不掩興奮。在這個遙遠陌生的城市,我們母子開始了春節(jié)游南京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穿行在歷史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參觀總統(tǒng)府的游人比預想的多。南京城里雖然人稀車少,但熱門景區(qū)仍然擠滿了南腔北調(diào)的外地游客。伴隨著節(jié)日游成為一種時尚,即使在春節(jié)這樣萬家團圓的日子里,旅游仍是人們渡假的重要方式??粗鴵頂D的游客潮,我們決定不拘泥于聽解說、看展覽、觀景致的參觀方式,把參觀的重點放在欣賞那些承載著厚重歷史的建筑物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傳說與歌謠都已沉默的時候,只有建筑還在說話?!苯ㄖ涊d的歷史,比人為記載的歷史,或許更為客觀真實。總統(tǒng)府里的每一件建筑物,都沉淀著大量的歷史信息。從明漢王府的龍墻到清兩江總督府的花廳,從太平天國望亭到孫中山臨時總統(tǒng)辦公樓,從督軍樓到子超樓,每一座建筑都講述著一段故事。那些包含在建筑里的歷史,穿越時空,奔涌而來。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風云變幻,曾經(jīng)的內(nèi)憂外患、滄桑巨變,仿佛歷歷在目,清晰如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總統(tǒng)府的東花園,有行政院辦公樓、陶林二公祠、復園、馬廄等景點。進入總統(tǒng)府,我們就直接穿行到東園。這里游人稀少,庭階寂寂。尤其是進入陶林二公祠,更是肅穆冷清。而我們在這里卻駐足良久。無論是左宗棠、林則徐還是陶澍,都是千古良臣,棟梁之材。他們?nèi)恢校謩t徐從來都是我和兒子了解較多也談論較多的人物。兒子在高考作文里,以“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以”,論述林則徐無論身居高位還是謫居伊犁,都心系江山社稷,掛牽天下蒼生,用一顆偉大的靈魂,詮釋著平凡的不凡意義。而我則從來以林則徐“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增其過”教育鞭策兒子自立奮發(fā),自強不息。面對兩公的塑像,我靜立膜拜。是的,我從來不曾祈求神明給予我利益上的助佑,但卻愿意在良臣面前面對忠義和清明的質(zhì)詢,并呈獻我的崇敬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東往北行,我們來到了子超樓。這是國民政府最高權利的象征。林森、蔣介石、李宗仁都曾在此辦公。當年戒備森嚴的禁區(qū),而今游人如織,成為總統(tǒng)府游客密度最高的地方。子超樓屬典型的公共行政建筑。整個建筑色調(diào)和諧,莊重大方。從遠處看,該樓基座大,上面小,呈完全對稱,形似森字。而樓前兩棵印度雪松,恰恰又是一個林字。林森生前自律甚嚴,奉行“不爭權攬利、不作威作福、不結黨營私”的“三不”原則,頗受人尊重。據(jù)說子超樓的構思為設計者所為,林森并不知情。但林森是否知情并不重要。兩棵雪松均已枯死,而林公也早已于50年前仙逝。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林森流芳千古的并不是這兩棵似乎能讓他的名字永恒,卻終究如他一般生命有限的雪松,而在于他為官清正廉潔、不慕名利、重視教育、崇尚民主。是流芳千古還是遺臭萬年,并不在于你以怎樣的形式塑造你的名字。物質(zhì)的東西從來不會長久。能夠永恒的是永遠是精神,是靈魂,是朗朗乾坤中的浩然正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沿著子超樓旁邊的小路繞行,走過一條長方形天橋,我們來到了煦園。煦園建于清代道光年間,距今己有150多年歷史。園內(nèi)花木扶疏,亭臺樓閣錯落有致,湖山疊石點綴其間,小巧玲瓏,充滿詩情畫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園內(nèi)有太平湖、漪瀾閣、仿木船式石舫等景點。石舫為總統(tǒng)府中最古老的建筑,也是煦園中惟一具有北方清代官衙風格的建筑。石舫分前后兩艙,卷棚屋頂,古樸雅致。石舫門上端是形象逼真的兩只木雕獅子,為大平天國時期的作品。湘軍攻破南京,天王府被梵時,石舫僅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石舫門上端的兩只木雕獅子,讓我想起太平天國迅速的興起與迅速的落敗。太平天國,這個被馬克思評為:“除了改朝換代……他們給予民眾的災難,比統(tǒng)治者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用破壞來與腐朽對立。沒有建設的破壞,就只能帶來更多的腐朽”。太平天國失敗最大的原因其實正在于腐朽。腐敗、貪婪和不思進取,是太平天國領袖人物的代名詞。從建都天京之日起,天王洪秀全就喪失了進取心。進入天京到死,11年中,洪秀全從未邁出過天京城門一步,只—次坐64人抬的大轎出宮,去看視生病的東王楊秀清。極度的腐化墮落導致了極速的滅亡。僅僅十三年,太平天國這個短命王朝就被剿滅,而曾經(jīng)光彩奪目,珍寶無數(shù)的天王府,也在戰(zhàn)火中毀于一旦?!耙蛳蛹喢毙。率规i枷扛;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反認他鄉(xiāng)是故鄉(xiāng)甚荒唐, 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悠悠人生路,轉(zhuǎn)眼即長暮。可是能夠真正看得透,想得明的又有幾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走于總統(tǒng)府,仿佛行走于600年的滄桑與頓悟。人生很短,歷史很遠。而在這歷史中穿行的時候,你有沒有清楚地問問自己,什么最重要?又有什么最值得我們寶愛和珍惜?</p> <p>紫金山天文臺——輝煌與悲壯同在</p><p><br></p><p>紫金山天文臺位于紫金山第三峰上,海拔267米,可順山道登臨,也可坐纜車抵達。</p><p><br></p><p>因為時間關系,我們選擇了乘坐纜車。坐在纜車上,山與樹,那些記憶中的蒼翠,還有那些縹緲的云霧,全都在腳下了。幾乎沒有游人,來來往往的纜車都空空如也。很遠的地方,有情不自禁的歌聲,并不動聽,卻帶著幾分灑脫與不羈。在這樣如夢境一樣的地方,無論好與壞,美與丑,能夠盡情無拘地呈現(xiàn),也是一種幸福。</p><p><br></p><p>紫金山天文臺在纜車的中途就要下站,然后登一段山路,便能抵達。山路曲折,并因霧氣的潤濕,有些滑溜。兒子緊緊拉著我的手,慢慢地走。一路不停地打滑,卻有踏實的溫暖在心頭。</p><p><br></p><p>在山間行走,能夠真實地感受山的味道。這是紫金山的味道,鐘靈毓秀,神秘莫測。在濃霧掩映的樹叢中,有不知名的鳥兒脆生生地鳴叫著,仿佛要用那一抹清脆撩開層層的薄紗。正是落葉后的季節(jié),光禿禿的枝椏似乎缺少風情,卻在濃霧的映襯下,生出無限的嫵媚。冬天最缺少的是花兒,山間卻依然有不知名的野花盛開。那些在寒冷中綻放的美麗,是季節(jié)最靈動的音符,也是山野最可愛的精靈。她們在濃霧中嬌艷,在寒涼中歡笑,吟唱著季節(jié)最美的歌謠。山霧深濃而清明,帶著山野的氣息,只一陣子,便濡濕了你的發(fā),你的睫。輕輕地眨眨眼睛,便有清涼浸入。這是紫金山的霧,帶著神秘的氣息,彌漫而清透地滲入你的心。</p><p><br></p><p>紫金山天文臺是中國天文學家自己建設的第一座現(xiàn)代意義上的天文臺。雖然紫金山天文臺的歷史不長,但只有它才能真正代表“中國天文學的現(xiàn)代化”。據(jù)說紫金山天文臺現(xiàn)在從事物理、天體力學、射電天文、空間天文和實用天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還進行天文衛(wèi)星探測器的研制工作。但我們卻無緣參觀。</p><p><br></p><p>在天文臺里,除了陳列的文獻資料,我們參觀了一部分古代天文儀器,如天球儀、渾儀、簡儀掛表、地平經(jīng)緯儀等。這些古代的天文儀既記載著古代天文史的輝煌,也述說著近代被侵略被擄掠的滄桑。每次看到這些古老而滄桑的傳奇之作,我的心里都會涌起一種莫明的悲壯。我知道人總是愿意驕傲那些值得驕傲的歷史,卻并不愿意回首那些不堪回首的滄桑。而在歷史的天空里,從來就不只是霞光滿天,也常有烏云密布。也許,只有悉心呵護這些古老的見證物,并銘記那些不能忘卻的歷史,我們才能承載歷史的追問而坦然面對明天。</p><p><br></p><p>紫金山,這個紫氣東來的吉祥之地,即使有云霧遮擋,有崎嶇蜿蜒,你孕育的美麗,你承載的歷史,你守護的輝煌,沒有人可以選擇遺忘。</p> <p>秦淮河——光影里流傳的故事</p><p><br></p><p>第一次游秦淮河,是二十年前的一個冬夜。明月姣好,時光靜謐,兩岸燈火璀璨,河中光影閃爍。游船在河中緩緩行進,仿佛行進在一個流光溢彩的夢幻世界里。那一河的花燈光影,帶給我的感覺是震撼的,以致于很多年后,說起燈會,我始終認為最好的仍然在秦淮河。</p><p><br></p><p>到南京的第一個夜晚,我們便去了秦淮河。正逢過年,觀燈的人絡繹不絕。河岸張燈結彩,街巷人頭攢動。曾經(jīng)靜謐安詳?shù)那鼗春樱駶M是喜洋洋的色彩。六朝金粉、水洗凝脂。又或許,這才是秦淮河的本來面目?</p><p><br></p><p>運氣很好,只等了半個小時,我們就坐上了游船。這是一條搖櫓船,行進得很慢。船上播放著錄制好的導游詞,讓我們在槳聲燈影里,又重新聆聽了一遍那些千古流傳的動人故事。</p><p><br></p><p>喜歡秦淮河,或許更喜歡的是她的故事。這一水的秦淮,承載了千古悠悠太多的悲歡離合,滄桑變故。風流才子流連其中,俊美佳人留芳千古。無論是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的六朝時期,還是青樓林立,畫舫凌波的明清時代,那一河溫柔的碧波都融化了詩酒的風流,潤澤了佳人的清麗。在明滅的光影里,那些帶著落寞帶著傷感帶著悲壯的故事,穿越時空,清晰呈現(xiàn)。</p><p><br></p><p>關于秦淮河的來歷,相傳是楚威王東巡時,望金陵上空紫氣升騰,以為王氣,于是鑿方山,斷長垅為瀆,入于江,后人誤認為此水是秦時所開,所以稱為“秦淮”。第一次聽到這個傳說時,我心里一震。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可謂王氣厚重。可是南京的王朝除明朝后遷都北京,有二百七十多年歷史外,其余均是短命王朝,又似乎應驗了斷垅為瀆的神奇。從繁榮到荒蕪,從昌盛到衰敗,秦淮河這條為了破紫氣,斷龍脈的河,自流淌以來,就背負了太多的沉重也見證了太多的傳奇。</p><p><br></p><p>秦淮八艷的故事,是最美麗的秦淮傳奇。柳如是、顧橫波、馬湘蘭、陳圓圓、寇白門、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八個如花般的名字,在秦淮河的光影里,熠熠奪目。有文字以來的中國史,對于女人,要么抹黑,要么涂彩,要么視而不見。秦淮八艷便屬于涂彩的一類,但這抹彩卻涂在中國最底層婦女身上,并與家國命運相連,在明麗的同時便格外悲愴。秦淮河最讓人難忘的一首詩杜牧的《泊秦淮》,其中一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寫盡了秦淮河畔的聲色歌舞,紙醉金迷。秦淮八艷都是“商女”,但她們在國家存亡的危難時刻,卻表現(xiàn)出崇高的民族節(jié)氣,著實讓人心生慨嘆。曾經(jīng)有人說,男人的世界是天下,女人的世界只有男人。而我一直認為,只因天下從來就是男人的天下,所以歷史上最優(yōu)秀的女人頂多就是男人的陪襯,而一般的女人,則是男人失敗的原因。但自故以來,從來就不乏剛烈忠誠的女子,也不乏賣國求榮的男人,所以才會有李香君“眼空蓄淚淚空流,苦苦相思卻為誰?自詡豪情今變節(jié),轉(zhuǎn)恨無目更添悲?!?lt;/p><p><br></p><p>冬夜泛舟秦淮河,喧囂卻也清冷,正如河之本身予我的感覺。秦淮河是明艷的,也是沉重的。這條流淌了千年滄桑、包容了無數(shù)失意的河流,希望她靜靜的流淌,能夠流出永遠的安居樂業(yè),永遠的和平安祥。</p> <p>玄武湖——連接古今的美好</p><p><br></p><p>節(jié)日里的玄武湖,游人出奇的少。霧霾沒有散去,景色有些模糊不清。白茫茫一片的湖泊,連著水,連著天,一眼望不到邊。從東門進入景區(qū),順著明城墻沿湖行走,在城墻邊駐足,在古樹下留影,說不出的愜意與輕松。</p><p><br></p><p>玄武湖景色秀麗,景點眾多。因為時間關系,我們只去了古閱武臺和明城墻。</p><p><br></p><p>古閱武臺建于玄武湖南面,位于解放門至太平門之間的環(huán)湖路邊。這一景點是根據(jù)史書記載修建的。“蠻觸相爭六代豪杰成夢化,風云共濟九洲兵甲化鋤草?!睔v史上的玄武湖曾是訓練和檢閱水軍的中心基地。玄武湖作為習武湖,始于東吳,盛于南朝陳。站在閱兵臺上向湖望去,一望無際的湖水遼闊蒼茫。霧霾尚未散去,平靜溫柔的湖水在霧的遮擋下,透出一種神秘。湖水寧靜而溫和,只在微風吹拂時,漾起層層漣漪。湖面有幾葉輕舟悠閑地隨波蕩漾,緩緩行進,使湖水平添了一份和平與溫馨。這樣和樂而溫婉的景致無論如何也與習武練兵無法聯(lián)系在一起。想像湖上曾經(jīng)桅檣林立,旌旗蔽日,是怎樣吶喊震天,戰(zhàn)鼓動地的壯觀場面!可在我心里,卻更祈愿玄武湖永遠如今日這般祥和平靜。</p><p><br></p><p>距離閱武臺不到一公里,順著一截鐵梯,我們登上了明城墻。</p><p><br></p><p>明城墻是玄武湖景區(qū)一道獨特的景觀。朱元璋定都南京后,先后征調(diào)全國百萬余眾,歷時28年大規(guī)模修建而成。600年來,這座曠世城垣仍以21公里的遺存,雄冠世界城垣之首。城墻是城市的文化脈博。在城墻上行走,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風云變幻仿佛如親歷一般,似乎在腦海里浮現(xiàn),卻又無法清晰。我一直認為城墻是古今之間的通道,因為有它們,我們才能觸摸古代文明的基石;因為有它們,我們才能循著祖先的足跡前行。站在城墻上撫摸那些經(jīng)歷了600年歲月的古老磚石,我有一種莫明的感動。這座集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之大成的作品,飽含了多少人的智慧,又凝結了多少人的付出、奉獻甚至犧牲?</p><p><br></p><p>在太平門,我們下了城墻,上了玄武湖的自駕游船。</p><p><br></p><p>泛舟玄武湖,有一種暢快的感覺。湖面寬闊無際,行舟隨意無羈。據(jù)說古代的玄武湖是今天的三倍,那是怎樣的寬廣遼闊,一望無邊。玄武湖是天然形成的湖泊,古名桑泊、后湖,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六朝時期為皇家園林,明朝時為黃冊庫,為皇家禁地,清朝時期辟為公園。這座古老的湖泊數(shù)度磨難,歷經(jīng)滄桑。玄武湖曾兩度遭到浩劫。隋文帝滅南陳之后,曾下令將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這個政策下首度消失了兩百多年;宋神宗時,王安石調(diào)任江寧府尹,提出了“廢湖還田”的主張,玄武湖因此再次消失了兩百多年,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也從此揮之不去,一直到元朝疏浚措施完工之后,玄武湖才重新在南京版圖上出現(xiàn)。自然界從來是容不得隨意破壞任意踐踏的。玄武湖滄海桑田的巨變,證明了這個簡單而樸素的真理。</p><p><br></p><p>泛舟玄武湖,滿目是美麗的風景。下午的陽光沖破霧霾,照耀在湖面上,閃爍出無數(shù)快樂跳躍的小星星。湖水不算清澈,卻在冬日的風兒吹拂下,蕩漾出一波波粼粼躍動的漣漪,讓湖面生動起來。魚兒不甘寂寞,一陣陣從湖里飛躍出來,仿佛也向往著比湖面更為遼闊的藍天。一列鳥兒在湖面上排成隊,劃出無數(shù)優(yōu)美的弧形,舞出自由灑脫的不羈與美好。有一兩只水鳥在湖面上悠閑地游蕩,見有游船來,便一個猛子扎入水底,然后在不遠處得意地冒出,帶著勝利的感覺。湖中有許多小洲,洲上綠樹豐茂,青草葳蕤,有著亞熱帶冬天特有的蓬勃。形態(tài)各異的拱形橋?qū)⒅夼c洲連接起來,把寬闊的玄武湖妝點得多彩而生動。</p><p><br></p><p>泛舟玄武湖,兩個小時的光陰飛駛?cè)珉?,卻只游了不到一半。寬闊美麗的玄武湖,這片連接著古今的美好之地,有朝一日,我會將你的風姿一覽無余。</p> <p>在南京旅游的時間很短,游覽的景點也不多,可是一路走來,我和兒子都充滿了幸福和喜悅。旅游的意義或許并不在于我們到了多少地方,看了多少風景,而在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休閑了、放松了、欣賞了、快樂了。在山水中沉醉,在草木中領悟,在古跡中深思,在光陰中快樂,這便是旅游的意義。而人生的意義,也不過如此。</p><p><br></p><p>本美篇圖片主要為南京王強大哥作品,特致謝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