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1日,在巴黎停留兩天以后,今天正式開始為期兩周的環(huán)法國旅行。今天去的是吉維尼,印象派畫家莫奈的故居和花園,以及法國西北部的歷史名城魯昂</p> <p class="ql-block">吉維尼 (Giverny) 是距巴黎僅一個半小時車程的寧靜小鎮(zhèn),位于法國西海岸的諾曼底地區(qū)。這里風(fēng)光旖旎,仿佛一幅幅流動的油畫,每一處轉(zhuǎn)角都充滿了詩意。然而,這個小鎮(zhèn)之所以聞名于世,是因為一位偉大的畫家——克勞德·莫奈,印象派的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1883年4月的一天,莫奈從鄰近的維爾儂乘坐小火車來到吉維尼。初見之下,他便被這里的田園風(fēng)光深深吸引,決定舉家遷居于此,并在這里度過了余生。這次搬遷不僅改變了他的生活軌跡,也成為他藝術(shù)生涯的重要轉(zhuǎn)折點。</p><p class="ql-block">從此,莫奈的作品愈發(fā)深邃、充滿詩意。他在吉維尼修建了花園與水園,投入全部熱情于園藝與繪畫之間的交融之中。他對自然光影和花草水景的敏銳捕捉,在這一時期達到了巔峰。他最重要的晚期作品《睡蓮》系列,正是在此創(chuàng)作完成。</p><p class="ql-block">此時正值初夏,莫奈花園內(nèi)薔薇、鳶尾、罌粟競相綻放,池塘中則布滿睡蓮與各類水生植物。眼前的這片世外桃源,正是滋養(yǎng)莫奈靈感的源泉。</p> <p class="ql-block">畫室:陳列著莫奈部分作品的復(fù)制品及當(dāng)年的畫具,</p> <p class="ql-block">臥室與客廳:風(fēng)格典雅簡潔,展現(xiàn)了19世紀末法國中產(chǎn)藝術(shù)家的生活美學(xué)</p> <p class="ql-block"> 黃色餐廳:是莫奈每日用餐之地,墻上掛著他珍愛的日本浮世繪。</p> <p class="ql-block">藍色廚房:以藍白瓷磚裝飾</p> <p class="ql-block">莫奈花園(Le Jardin de Monet)。莫奈不僅是杰出的畫家,也是一位天賦異稟的園藝師。他親手設(shè)計并細心照料花園,將其視為一塊“活的畫布”。</p> <p class="ql-block">花園分為兩部分:上花園(Clos Normand)。位于住宅正前方,是規(guī)則排列的花壇花園。四季更替,繁花盛開:玫瑰、郁金香、鳶尾、罌粟……五彩斑斕。通向住宅的一條綠色鐵制拱廊上纏繞著紫藤與藤蔓玫瑰,仿佛走入畫境。</p> <p class="ql-block">水花園(Jardin d’Eau)。這是莫奈最鐘愛的部分。小河被改造成池塘,池中睡蓮鋪滿水面。池塘中央,是著名的“日本橋”(Pont Japonais),橋上纏繞著紫藤,四周環(huán)繞著垂柳、竹林和各類水生植物。這里的風(fēng)光直接啟發(fā)了莫奈的巨作《睡蓮》系列。</p> <p class="ql-block">兩年前,我曾在巴黎橘園美術(shù)館欣賞到那八幅巨幅的《睡蓮》原作。如今站在吉維尼池塘邊,凝視水中倒映的光影、花草與睡蓮,仿佛穿越時空,走進了莫奈筆下的畫中世界。</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吉維尼里小鎮(zhèn)上,流連忘返</p> <p class="ql-block">模仿莫奈的畫風(fēng),制作的幾幅攝影作品</p> <p class="ql-block">從莫奈花園出來后,我們驅(qū)車前往法國西北部的魯昂。</p><p class="ql-block">魯昂(Rouen)是諾曼底大區(qū)的首府,也是法國最富歷史魅力的城市之一。它位于巴黎西北約130公里的塞納河畔,是一座融合中世紀風(fēng)情、宗教文化與藝術(shù)氣息的古城。</p><p class="ql-block">魯昂古稱“Rotomagus”,在高盧-羅馬時期就是重要城市,后成為諾曼底公國首府。中世紀時,這里是法國主要的商業(yè)和宗教中心之一,也曾是法國國王的加冕地。1431年,圣女貞德在此被英軍審判并處以火刑,這一歷史事件至今令人動容。魯昂也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重要靈感來源,他曾多次描繪魯昂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魯昂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Rouen)。這座哥特式教堂是法國最壯麗的宗教建筑之一,鐘樓高達151米,曾是世界最高建筑。莫奈以它為主題創(chuàng)作了三十多幅畫作,捕捉光線變幻下的教堂面貌。</p> <p class="ql-block">魯昂大教堂內(nèi)觀</p> <p class="ql-block">老市場廣場(Place du Vieux-Marché)。圣女貞德在這里被處以火刑。廣場中央是造型現(xiàn)代的圣女貞德教堂,周圍環(huán)繞著熱鬧的咖啡館和中世紀木筋房,歷史與現(xiàn)代在此交融。</p> <p class="ql-block">大時鐘街(Rue du Gros-Horloge)。這是魯昂最有代表性的步行街,兩旁林立著16世紀的木筋房。街中央懸掛著14世紀的大天文鐘,至今仍在運轉(zhuǎn),是魯昂的地標(biāo)之一。</p> <p class="ql-block">魯昂的木筋房(maison à colombages)是中世紀建筑風(fēng)格的典范。堅固的木梁構(gòu)成外露的框架結(jié)構(gòu),間隙填以磚石或石灰泥,并常裝飾成幾何圖案,如“X”形或菱形,既實用又美觀。深色木梁與淺色墻體形成強烈對比,讓整座城市充滿古樸而生動的歷史氣息。</p> <p class="ql-block">今天正值法國音樂節(jié),給這個僅有10幾萬人口的小城市增添了一些熱鬧的氣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