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人從麗江古城回來一個月了,但心還留在那里。因為那里是古代建筑藝術(shù)的博物館,是積淀豐厚的文化藝術(shù)高地,是五彩繽紛的城市花園,有領(lǐng)悟不盡的時光奧秘、解鎖不盡的歷史密碼、品味不盡的人文韻致,觀賞不盡的詩畫美景。我雖然在那里漫游暢覽了三天,但仍覺得不趕勁,不過癮,不盡興,欲罷而不能。</p> <p class="ql-block"> 在我認知中,布滿時光印跡和風雨滄桑的古老建筑,是古城的起點,也是古城的筋骨和招牌,更是凝固的藝術(shù)、立體的詩篇。漫步于古城蜿蜒伸展的老街,腳下的石板因歲月磨礪而變得光滑凹凸,我仿佛穿越時空,看到了當年來往的馬幫,聽到了由踢踏蹄聲、叮咚鈴聲、咴恢馬鳴和趕馬者吆喝聲構(gòu)成的“馬幫交響曲”。街道兩旁,魚刺般鋪排的條條古巷,窄窄、長長、幽幽、深深,深入其間,每一次邁步、每一次撫摸、每一次呼吸、每一眼掃瞄,都感受到時光的深?、歷史的厚重。街巷兩側(cè),典雅木屋,精致瓦舍,高低錯落,墻面斑駁,鱗次櫛比,古樸祥和,一間挨著一間,一座連著一座,就像手挽手的老伙伴,共同守護著這方熱土的瑰奇與神秘。體現(xiàn)納西族傳統(tǒng)建筑特色的飛檐翹角,精神抖擻,外向張揚,仿佛向天、向世界宣示著古城過往的輝煌、現(xiàn)今的榮耀。</p> <p class="ql-block"> 說到麗江古城的古建筑,不能不提起木府。作為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其建筑略備于元,鼎盛于明,規(guī)模龐大,布局嚴謹,殿堂巍峨,氣勢恢宏,雕刻精致,構(gòu)件玲瓏,斗拱繁密,繪畫璀璨,既展現(xiàn)了明代中原建筑的獨特氣質(zhì),又承襲了唐宋建筑古樸粗獷的余韻,更融和了納西族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嘆其“宮室之麗,擬于王者”,因此被譽為“麗江的紫禁城”,又引申出“北有故宮,南有木府”之說。徜徉在這輝煌的建筑群中,聆聽著專業(yè)人員將木府風云與建筑藝術(shù)融為一體的詳細解說,我體會到了中央王朝經(jīng)略邊疆的政治謀略,感受到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脈動,更領(lǐng)悟到這里的每一塊磚瓦都訴說著“和而不同”的中華智慧,每一道飛檐都演繹著“美美與共”的文明交響。麗江俗語說: “不到木府,等于沒到麗江?!蔽倚乓詾槿?。</p> <p class="ql-block"> 民居樓閣之外,古橋也是麗江古城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一張名片。麗江古城被稱為“高原水鄉(xiāng)”,玉泉水穿街繞巷,流布全城,引出354座古橋。這些古橋,有長有短,有寬有窄,有石橋木橋,有拱橋平橋,有古樸典雅,有別致精巧,造型各異,姿態(tài)萬千。這些古橋,因水而生,因時光而美。每座橋都記錄著獨特的故事,每座橋都講述著古城的過往煙云,每座橋都展示著古城的溫厚與敦美。我站在橋上,聽著小橋流水的悠美旋律,望著潺潺遠去的清影溪流,觀賞著身旁古色古香的民居,撫摸著撩水多情的細柳,仿佛置身于江南水鄉(xiāng),又感受到不同于江南水鄉(xiāng)的獨特韻味。</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唯一一座同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自然遺產(chǎn)、記憶遺產(chǎn)的古城,麗江古城不僅有獨特的古建筑群落,更有豐厚的文化積淀、多彩的人文風情。這是古城的靈魂、格調(diào)、氣質(zhì)和底蘊。</p> <p class="ql-block"> 麗江古城是納西族聚居區(qū),以東巴文化為核心的納西文化是古城文化的特色和主體,隨處可見,隨時可賞,隨心可學。納西族的民居建設(shè),至今堅守著傳統(tǒng)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布局,照壁上繪制精美圖案,門窗、梁柱上裝飾精湛木雕。圖案和木雕,題材豐富,特色鮮明,構(gòu)圖嚴謹,工藝細膩,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彰顯著納西族人民的歷史積淀、高超技藝、特色文化、民族情感。古城的大街小巷,時??梢娪脰|巴象形文字書寫的招牌、裝飾、對聯(lián),時常可見東巴藝人現(xiàn)場書寫東巴字、繪制東巴畫、跳起東巴舞、彈奏東巴樂曲和歌謠,時??梢娢幕囆g(shù)類的主題活動和多種多樣的民俗表演,在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藝術(shù)的同時,也傳遞出對生活的熱愛,吸引著眾多游客學習和欣賞。</p> <p class="ql-block"> 為提高文化品位,升華文化名片,發(fā)展文化旅游,麗江古城著力打造了30多個歷史底蘊深厚、資源特色鮮明的“文化院落”,集歷史文化與民族技藝展示、藝術(shù)品收藏與展覽、文化藝術(shù)交流與體驗于一體,為游客深度學習、了解和體驗古城文化提供了新場域、新視角。例如,位于古城東大街的“東巴宮”,組織了一批著名的老東巴、民族歌手和民間藝人,以東巴文化藝術(shù)為主,在保留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挖掘整理出一批富有鄉(xiāng)土氣息和民族特色的新鮮神妙、深沉浩遠的精彩節(jié)目,使觀眾能夠集中欣賞舉世無雙的東巴文藝,領(lǐng)略真正的納西古樂及民間歌舞的神韻。再如: 走進“東巴文化博物館”,可深入了解東巴文化的歷史、宗教、藝術(shù)等多方面內(nèi)容,欣賞精美的東巴經(jīng)、東巴繪畫、東巴雕刻等藝術(shù)品,觀看祭天、祭風、祭自然神等民俗、宗教儀式展演。走進“大研納西古樂會”,可欣賞八旬老樂師和青年演員同臺演奏蜚聲中外的納西古樂。這種“音樂活化石”融合了中原雅樂、道教音樂和納西族民間音樂的元素,古樸典雅,曲調(diào)悠揚,使人在聆聽穿越千年的清越旋律中,心靈得到一次深深的洗禮。走進“納西象形文字繪畫體驗館”、“東巴文字工作坊”、“麗江民間手工藝術(shù)館”,可以跟著東巴老師學習至今還活著的被稱為“文字活化石”的東巴象形文字,可以欣賞和學習東巴繪畫、木雕、刺繡、造紙、皮藝等傳統(tǒng)技藝,可以親手制作一張東巴紙書簽,將納西族的智慧帶回家。走進“納西人家”,可以參觀納西族傳統(tǒng)的東巴婚禮展演。還有“麗江古城歷史文化展示館”、“老木藝術(shù)空間”、“納西文化傳習協(xié)會”、“雪山書院”、“茶馬古道博物館”等多個“文化院落”,各具特色,各有魅力,共同把麗江古城打造成“動靜皆宜、晝夜精彩”、妙趣橫生、魅力迷人的文化高地、藝術(shù)大觀園。</p> <p class="ql-block"> 與此同時,麗江古城特別注重“內(nèi)外兼修”,通過多形式、多層次、多色彩、立體化的綠化美化,把自己打扮得“金相玉質(zhì)”,“秀外慧中”,于古老中透著新穎,于斑駁中透著鮮艷,于滄桑中透著朝氣,于質(zhì)樸中透著浪漫。</p> <p class="ql-block"> 大街小巷,常常是地面種植鮮花綠草,或聚簇成團,或成行連片,宛若帶狀花園,色彩紛呈,花香蝶繞,目不給賞,美不勝收。有的地方,渠水在花草間潺潺流淌,歡快輕唱,花草在渠岸邊輕輕曼舞,散發(fā)芳香,渠水借花草添了幾分秀美,花草借渠水增了幾分靈動,那叫一個交相輝映,相得益彰,簡直令人目癡心迷,氣舒神暢。再看兩邊的房子,有的爬滿綠植,或成為生機盎然的綠墻,或宛若飛流傾瀉的翠瀑,或好似郁郁蔥蔥的峰巒;有的被五顏六色的鮮花或祈福牌、許愿牌等手工藝品裝飾成花墻甚至街頭小品,打造成熱門打卡點;更有的三角梅,抓著墻面,攀上屋脊,爬滿房檐,開成花樹花山,遠遠望去,好似艷霞繞屋,頗有幾分仙家氣象。也有的街道兩側(cè),搭起古典彩燈的長廊,太陽投下夢幻般的光影,人行其間,每一眼都看見喜慶與溫馨,每一步都邁出浪漫與祥和,心中的世界充滿色彩與活力。抬頭仰望,街巷上空,有的花木遮掩,蔭涼習習,舒爽身心,有的彩牌彩燈密掛,借風搖擺,醒目迷人,有的油紙傘高懸,一眼望不到盡頭,大有江南煙雨的意境。我站在深幽的窄巷中,仰望越排越遠的油紙傘,忽然想起戴望舒《雨巷》中的詩句: “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p> <p class="ql-block"> 再看納西族的民居,更是方寸小院,大美天地。民居門口,有的用鮮花、綠植裝飾,再取一個詩意的名號,頗富新潮與浪漫氣息;有的用傳統(tǒng)手工藝品裝飾,彰顯古典與神秘情調(diào);有的用東巴文字與繪畫裝飾,突出歷史韻味與民族特色。民居院內(nèi),種滿鮮花,甚至連窗臺和房檐上也都擺滿花。居其屋,推窗賞景,眼中有驚喜;臨其院,腳踏小徑,褲腿沾花香。旭日東升時,花沐朝陽,人披霞光,俱是精神抖擻;斜陽西照下,拌花弈棋,品茗聞香,更加愜意無雙。</p> <p class="ql-block"> 麗江古城,像一首悠揚的古曲,每個音符都是歷史的回響,像一杯沉年的老酒,越品越回味悠長,像一部厚重的古書,每頁都能讀出不同的精彩與意義,像一條五彩的絲帶,把地理與人文、時間與空間、過去與現(xiàn)在溫柔地聯(lián)系在一起。它雖然沒有城墻,卻用迷人的魅力圈住了無數(shù)游客的心。這不,我的心至今還留在那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