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山廟,原名關帝廟。位于大良街道縣西路14號,是順德歷史最悠久的廟宇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1541),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成。歷經(jīng)重修,現(xiàn)狀為清光緒年間重修格局。廟宇依山而建,面向東北。廟內廟外遍飾磚雕、灰塑、陶塑、壁畫,具有典型嶺南晚清建筑風格。2002年被評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的主體建筑有山門、前殿、正殿三進,占地面積約4800平方米。山門為五開間,脊頂通飾石灣陶塑雙面組畫,均為《三國演義》故事題材,人物古樸傳神。前殿、正殿為硬山頂。正殿供奉的關羽坐像,為清代早期之物。廟之右側原為三元宮,是 “順德縣農(nóng)民自衛(wèi)軍干部學校”舊址,現(xiàn)為順德大革命時期歷史展覽館。右山坡上還有碑廊一座,內藏反映順德特定歷史時期的珍貴古碑刻十六塊。</p> <p class="ql-block"> 殿內配祀三國時期關羽、周倉、關平諸神像。高達兩米的關羽銅鑄座像威嚴莊重,重達三千斤,據(jù)說是早清時期的文物;右側持刀的周倉立像神情威嚴,左側捧印的關平立像神態(tài)莊重。</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各位看官:這關羽(關二哥)是坐著的雕像,我還是第一次見,以前見的都是站著的!也許我是孤陋寡聞</span>!</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算來已有近500年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重修后的面貌。</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始建于明朝嘉靖二十年(即1541年),零零碎碎的經(jīng)過了二十三年的時間才全是全部完工,這樣算下來也有快500年的歷史了。</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山門與前殿連體,三門并列。闕門兩側為左右衢門,花?脊正中?為?雙龍?戲珠?,龍珠?為紅色?,表示?陽朔氣?凝聚處?,起到?鎮(zhèn)宅?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三英戰(zhàn)呂布”</p> <p class="ql-block">“桃園結義”</p> <p class="ql-block">“單刀赴會”</p> <p class="ql-block">“群仙祝壽”</p> <p class="ql-block"> “老子出關”,老子五十六歲那年,辭官告老還家,他選擇了一頭青牛作為坐騎,前往函谷關。當他抵達時,被關令尹喜攔下,請求其留下著作。于是,老子在函谷關寫下了流傳后世的《道德經(jīng)》,書稿完成后,即辭別令尹喜,騎青牛離開函谷關,繼續(xù)西行。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老子過函谷”。</p> <p class="ql-block">“春回大地”</p> <p class="ql-block"> 八仙過海,“八仙”指的是古代神話里的漢鐘離、張果老、鐵拐李、韓湘子、曹國舅、呂洞賓、藍采和、何仙姑這八位神仙。傳說八位神仙各有道術,法力無邊,在人間懲惡揚善,為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之右側原為“三元宮”,是“順德縣農(nóng)軍干?!迸f址,現(xiàn)為順德博物館的文物陳列室。</p> <p class="ql-block">詹寶華,連州人!黃埔四期的!犀利!</p> <p class="ql-block">結語</p><p class="ql-block"> 大革命是一場以工農(nóng)群眾為主體的、包括民族資產(chǎn)階級和上層小資產(chǎn)階級參加的人民革命運動,使民主革命思想在全國范圍內空前傳播,促進了中國廣大民眾的覺醒,推動了中國社會的進步。在大革命中,中共順德黨的組織得到迅速發(fā)展,共產(chǎn)黨員為人民和民族的最高利益不惜赴湯蹈火,贏得人民的信賴。大革命雖然失敗了,但它的歷史意義是不可磨滅的,正是經(jīng)歷了這場大革命,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有了明顯提高,中國共產(chǎn)黨由此開始在實踐中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途徑。</p><p class="ql-block">信仰信念任何時候都至關重要。今天,我們更應堅定"四個自信",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p> <p class="ql-block">百福圖</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福祿壽全”</p> <p class="ql-block"> 石馬石羊,原是明代順德右灘人萬歷狀元黃士俊的夫人墓前陳列物。馬頭刻有疆索,馬頸上刻有“黃太夫人草馬”六個字。該組石雕反映出明代石雕所具有的博大堅實的特點。</p> <p class="ql-block"> 這個石塊位于西山廟山門前名為團龍石它用浮雕技法以飛揚侈放的線條雕琢出一條騰云飛舞的矯龍給人以向上飛黃騰達的感覺這種團龍石學名稱“陛”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當然是包括了人間的帝王和天上的帝王所以只有供奉北帝、關帝等神仙的廟宇才能使用的。</p> <p class="ql-block"> 西山廟位于順德大良鳳山東麓,本名關帝廟,始建于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歷代均有重修,歷經(jīng)一代又一代的名工巧匠,留下了絢麗多彩的古建裝飾工藝瑰寶,成為集古建景觀靈秀的風景名勝!是順德八景之一,非常值得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