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又是一年麥香季,在北科嬰幼學(xué)苑的一方小小麥田里,一群可愛的小寶貝們化身小農(nóng)夫,走進田地里,親身體驗收麥子嘍!</p> 金色奇遇記——觀察麥子 <p class="ql-block"> 老師用剪刀剪下幾根麥子,孩子們湊上來驚奇的發(fā)現(xiàn):“你們看,上次老師帶我們來的時候小麥還是綠色的,現(xiàn)在都黃了?!薄斑@個麥穗還有點扎手呢!”“柚柚,你看我的麥稈比你的長!”趁著孩子們好奇心正濃,便給他們講解了麥子的結(jié)構(gòu)和特點:麥子是有根的,葉子是扁平形狀的,麥子的莖又叫麥秸,莖的頭上長著麥穗,麥穗上有麥芒,像一根細細長長的針,會感覺扎扎的。麥子有麥稈、麥穗、麥芒和麥粒。小的時候是綠色的,成熟了變成金黃色好看極了!</p> 收割進行時——收麥子 <p class="ql-block"> 說罷,孩子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有的站在麥田里蹲下來撿,有的站在麥田外,使勁拔,感受著豐收的喜悅,邊拔邊討論著:“小麥能干什么呀?”“小麥可以做成面粉,做好吃的面包,可以包餃子,還可以做面條!”麥田里的歡聲笑語和溫暖瞬間,都是孩子們獨一無二的成長記憶。沒有天花板的戶外活動,是自然同頻,喚醒內(nèi)心原始的光和生命力,看著麥子和小小的他們,真是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p> 粒粒皆辛苦——磨麥子 <p class="ql-block"> 收割完的麥子,需要晾曬脫粒,孩子們把麥子放在手里搓一搓,用小腳踩一踩,用木棒敲一敲,一顆顆飽滿的小麥粒從麥穗上脫落。孩子們通過了解到的“揚場原理”,借助風(fēng)力分離麥粒與麥殼。于是我們找來了簸萁,發(fā)現(xiàn)篩一篩,揚一揚,吹一吹干干凈凈的麥子馬上就出來啦!孩子們說太好玩了,好像下雪一樣。收完麥子后,我們把石墨盤支了起來,孩子們爭先恐后的想體驗一下把麥子磨成粉。在磨的過程中孩子們不禁感嘆:“老師,農(nóng)民伯伯太辛苦了!”“我一會兒要把飯吃光光!不浪費了!”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希望借此活動,孩子們能將光盤行動進行到底!</p> 順時而食——桂麥飯 <p class="ql-block"> 入夏時節(jié),養(yǎng)心氣很重要。吃麥飯,養(yǎng)心氣,止煩熱。將麥飯納入日常飲食,通過合理的飲食來養(yǎng)護心臟,維持身心健康 。孩子們將洗好的米飯,剝好的桂圓肉,還有小麥粒放入鍋中蒸煮,香噴噴的桂麥飯就好了!混合著桂圓的甜、麥粒的香,孩子們吃的津津有味!</p> <p class="ql-block"> 孩子們從觀察麥子——收割麥子——一篩麥去雜——到食育課程,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孩子們在躬身實踐中親歷完整的過程,不僅在實踐中學(xué)習(xí)了農(nóng)作物的生長知識,還體驗了勞動的艱辛與快樂,也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深意。正如教育家陳鶴琴所說:“大自然,大社會是活教材。"這一片金燦燦的麥田,成為了孩子們成長道路上一段難忘而美好的回憶,也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播下了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種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