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鵯,別名白頭翁,為小型鳴禽,體長17~22cm,體重26~43g。雌雄羽色相似,白色枕環(huán)從眼睛后部延伸到頸背,是該物種的顯著特征。 白頭鵯頭頂、喙黑色, 頦、喉部白色,頰、耳羽、顴紋黑褐色,耳羽后有白色斑塊, 上體灰褐色,下體灰白色,翅緣為黃綠色, 胸部灰色,臀部白色, 跗蹠、爪深褐色,翅尾深褐色。幼鳥頭部為橄欖色,胸部有灰色斑紋。 白頭鵯的繁殖期為4~8月。雛鳥在1~2日內(nèi)完全出殼,出殼當(dāng)日,親鳥會將殼叼出。雌雄鳥共同育雛,但雄鳥的喂食次數(shù)幾乎是雌鳥的兩倍。 主要為留鳥,一般不遷徙。性格活潑,喜歡在樹枝間跳躍,或在相鄰樹木間飛行,較少做長距離的飛行。在空中捕捉飛蟲后,會回到棲息的樹枝上鳴唱,其鳴唱聲豐富多樣。 <p class="ql-block">白頭鵯會啄食水果,危害果園,但其又可捕食害蟲、促進(jìn)植物生長,是農(nóng)林重要的益鳥。(杏林中人攝于武漢YH,20250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