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沁園春 . 詠岳麓書院</p><p class="ql-block"> 作者:天鷹</p><p class="ql-block">千載瀟湘,岳麓衡東,風(fēng)流蘊崇。望三湘才俊,儒風(fēng)蔚起;名山壇席,湘澤潛龍。庭院幽深,丹楓似火,別徑桐蔭意韻濃。弦歌續(xù),溯鹿鳴雅韻,鄒魯遺蹤。</p><p class="ql-block">朱張義理交融,船山論,清音震碧穹。嘆筠仙拓境,新途漸啟。曾胡左李,洋務(wù)圖鴻。匯萃東西,掇菁擷華,承繼前賢興學(xué)宮。期英哲,秉鼎新革故,鵬舉蒼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湖南長沙岳麓書院,在2020年前,我曾前后三次走進它。2021年的五月份,并再次赴長沙參加清華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秦暉老師在此舉辦以“近代史的湖南”為主題的一個星期講學(xué),在此親炙名師的教誨,同時我們跟隨老師再次走進岳麓書院這座“千年庭院”,深入探尋書院里的歷史遺跡;我們攀登書院后面的岳麓山,在黃興、蔡鍔、陳天華等辛亥革命志士的墓園前駐足,感受他們?yōu)槔硐氆I身的熱血與豪情;我們走進長沙時務(wù)學(xué)堂舊址,遙想 1897 年湖南巡撫陳寶箴在此創(chuàng)辦新式學(xué)堂,開啟思想啟蒙的艱難歷程;還探訪了譚嗣同故居、左宗棠故居、郭嵩燾紀念館等處歷史遺址,在斑駁的磚瓦與泛黃的典籍中,觸摸先賢們跳動的脈搏,領(lǐng)略他們引領(lǐng)時代的風(fēng)采及遺韻;</p> <p class="ql-block">在長沙“湘江評論”印刷處舊址前,眾學(xué)子為秦暉老師拍照</p> <p class="ql-block"> 我每一次置身岳麓書院,都仿佛能聽見歷史的回響,都會被它獨有的、讓人們心靈感到寧靜的氛圍所感染;這座始建于北宋開寶九年(公元 976 年)的學(xué)府,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雨,始終弦歌不輟。庭院中,古木參天,丹楓似火,清幽的環(huán)境孕育了無數(shù)求知若渴的年輕士子與學(xué)識淵博的山長。這里不僅是讀書治學(xué)的圣地,更是湖湘文化的搖籃,培育出燦若星河的人才。尤其是晚清時期,從這里走出的精英群體,如耀眼的星辰照亮了中國近代化轉(zhuǎn)型的道路,深刻地改變了三湘大地乃至整個中國,我為之感嘆!只是時過境遷,“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故內(nèi)心仍“期英哲,秉鼎新革故,鵬舉蒼穹?!?lt;/p><p class="ql-block"> 思緒頗多,沉思良久,理清頭緒,信筆揮灑,寫下了以上這首<沁園春 . 詠岳麓書院>一詞,以記此地當年文化學(xué)術(shù)之盛、期如今重振之心境,和各位才俊在此共同探討切磋,悅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