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昵稱:曲徑通幽</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美篇號碼:2113677</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題記</span></p> <p class="ql-block">6.16日下午,我們夫妻隨團參加的峨眉山4日游活動結(jié)束后,我倆乘高鐵來到樂山大佛景區(qū)北門附近的民宿酒店住下,這里步行十分鐘即可進入景區(qū)。第二天上午我們游覽了向往已久的大佛景區(qū)。</p><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始建于唐代開元元年(公元713年),大佛的建造初衷是為了鎮(zhèn)壓江水,保佑過往船只平安。如今,大佛不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更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與技藝的結(jié)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景區(qū)位于四川省樂山市凌云路中段,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qū)和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chǎn)。景區(qū)以樂山大佛為核心,融合了豐富的自然景觀與深厚的佛教文化,是游客到樂山必訪的旅游勝地。</p> <p class="ql-block">在樂山大佛景區(qū),除了大佛本身,還有許多值得探尋的古跡。凌云寺作為大佛的主要附屬建筑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走進寺內(nèi),可以看到供奉的各種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畫,還有許多關(guān)于佛教教義的講解,幫助游客深入理解這座大佛背后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踏入樂山大佛景區(qū),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蔥郁的青山和蜿蜒的河流。大佛背靠凌云山,面臨三江匯流之地,其宏偉的身姿令人嘆為觀止。站在山腳下仰望,大佛高達(dá)71米,由一整塊紅砂巖雕刻而成,歷經(jīng)千年風(fēng)雨依然完好無損。大佛頭與山齊,依山鑿成臨江危坐,神勢肅穆,大氣磅礴。</p> <p class="ql-block">為了更好地欣賞大佛的全貌,我沿著九曲古棧道登上山頂。途中,可以近距離觀察到大佛的頭部和肩膀部分,感受它那莊嚴(yán)而又慈祥的神態(tài)。棧道曲折九轉(zhuǎn),奇陡無比,但每一步都充滿了探索的樂趣。站在山頂,視野更加開闊,整個樂山市區(qū)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全稱為“嘉州凌云寺大彌勒石像”,位于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匯流處的凌云山棲霞峰西壁。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頭高14.7米、寬10米,發(fā)髻1051個,耳長7米,依山鑿成,臨江危坐,氣勢恢宏,堪稱世界現(xiàn)存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的震撼,不在于它的高度,而在于它讓所有仰望它的人,都學(xué)會了低頭——低頭看江水,低頭看人心,低頭看自己與天地、與萬物共生的謙卑。</p> <p class="ql-block">樂山大佛不僅是一座宏偉的石刻造像,更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與傳說。相傳在古代,樂山三江匯聚之處水勢兇猛,過往船只經(jīng)常沉沒。海通禪師為減殺水勢、鎮(zhèn)住江水,召集人力物力修鑿樂山大佛。當(dāng)大佛建造完工后,水勢竟真的平緩了許多,過往船只都能安全通過。這一傳說為大佛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也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與改造自然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當(dāng)終于站在大佛腳下,近距離觸摸那些因風(fēng)化而略顯粗糙的石面,方才明白“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深意。抬頭仰望,大佛的面容莊嚴(yán)肅穆,卻又帶著悲憫眾生的柔和,讓人不禁思考,千年前的工匠懷著怎樣的信念,才能在這險峻的崖壁上,將信仰與技藝雕琢成不朽的奇跡。</p> <p class="ql-block">中午離開大佛時回望,江水依舊滔滔,而我的內(nèi)心卻久久不能平靜。樂山大佛不僅是一尊石像,更是穿越千年的精神豐碑,訴說著信仰的力量、藝術(shù)的偉大,以及人與自然共生的永恒命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謝謝閱讀,歡迎指導(dǎo)!</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