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與文社這段緣</b></p><p class="ql-block"><b><i>文/一米陽光</i></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與加拿大高校文學社之間的不解之緣,可謂是坎坎坷坷,一波三折。</p><p class="ql-block">2020年的12月中旬,是我第一次走進文學社。但那只是驚鴻一瞥,當年被文友湯道夷先生拉入群時,我還懵懵懂懂,便被另一個文學社的社長、副社長輪番上陣,極盡說辭勸我離開,因為我當時在那個文學社擔任編輯,他們不允許我再進入高校文學社。不得已,我在一頭霧水中匆匆離開這里。</p><p class="ql-block">時隔半年之后,我第二次又被湯兄拉進文學社。那是因為一些事情的緣故,讓我毅然決然地選擇退出之前的那個文學社。當然,也因為自己不能再繼續(xù)為他們效力而得罪了某些人,導致我后來再次走進加拿大高校文學社時,竟然被人無端打壓排斥(因為之前的那兩位社長、副社長也都在高校群),我又一次離開這里。同時,我也不想再回來。我只是一個文學愛好者,閑暇之余練練筆,寫點東西而已,沒必要讓自己的無心之舉去招惹一些無聊之輩。</p><p class="ql-block">我的本性喜歡安靜,與人為善,與世無爭,至于業(yè)余愛好,只想怡心怡情。更何況,我所在的文學社群還有很多,從不想和誰死纏爛打,一隅清歡,遠離是是非非。惹不起,我總還能躲得起呀!</p><p class="ql-block">然而,這個世界總是需要正義來維持。因為只有這樣,邪惡才不會肆意橫行,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加安寧,穩(wěn)定。無論在世界的哪個角落,總有一道正義之光永不缺席。</p><p class="ql-block">我一個人悄悄離開文學社,本想不再回來。但高謙博士和湯兄總是時不時會給我發(fā)個信息,探討作品之余,會鼓勵我不放棄努力,給大家一點時間,總會守得云開見月明。我忘不了,忘不了那些日子,遠隔萬水千山的距離,網(wǎng)絡(luò)傳遞著情懷,文字閃耀著光輝,我被溫暖著,被感動著……我何德何能,竟能被大家如此關(guān)愛,實在心存感激,久久難忘!感謝文學社理事會的每一位文友老師們,真真正正的不拋棄不放棄,第三次將我拉回到文社大家庭,同時也把我推選進主持人的群體中,讓我有很多機會向優(yōu)秀的師友們學習。</p><p class="ql-block">尤其令我感動的是去年的此刻,我因生病住院,停止一切工作,也包括文字創(chuàng)作。正當此時,還是文學社的原野社長和幾位理事會師友們第一時間給我暖心關(guān)愛,時時鼓勵,讓我在病情好轉(zhuǎn)的兩個月后,寫出《開啟新的生活,走向美好明天》一文,發(fā)表在無比厚重的全球性文學征文《新家園新人生》一書中,由原野社長于去年春節(jié)前回國時郵寄給我。</p><p class="ql-block">這里不妨插入幾句話,之前我的散文《青春飛揚,跌碎一地陽光》、《邂逅紙上時光 走進文學殿堂》,《光陰輾轉(zhuǎn)又一年》,都分別發(fā)表于由加拿大高校文學社出版的紙刊征文中,并由衛(wèi)平老師的兒子帶回國郵寄給我。我想說的是,每一次的征文創(chuàng)作都是我的真情告白,能夠和眾位高知文友們的作品一起集結(jié)成冊,這將是我一生中最珍貴的禮物。</p><p class="ql-block">正因如此,讓我經(jīng)歷了紛紛擾擾的鬧市繁華,決定退出一些文學社群時,加拿大高校文學社這個群卻讓我刻骨銘心,永遠置頂在我眾多微信各群的上方。</p><p class="ql-block">也就是經(jīng)歷了如許的波折,從那一刻起,我整個人仿佛又重新認知了靈魂的歸宿。古人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在這里,我更深度領(lǐng)悟到什么是做人的氣度與格局。曾經(jīng)總以為文品即是人品,其實人品才是勝過一切,能力再強,也抵不過人心的衡量。一路走來,人品才是最硬核的通行證,比才華更閃耀。做事之前先做人,人品德行乃根基,贏在格局與大氣。</p><p class="ql-block">這里有太多的良師益友,優(yōu)秀作品,見聞閱歷,令我受益匪淺,簡直美不勝收。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我有時間的時候會編輯一下同題作業(yè)的微信公眾號,這樣就使我和月光如雪(曹曉梅)文友有了更多交流的機會(我排版,她校對)。她的文章可謂篇篇都是精品,我每每讀后,都會贊嘆不已。她的博學多識,善良熱情,實在令我敬重有加。還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師,許多時候都讓我心懷敬意,雖然我不在群里有太多的互動,但我一直在默默關(guān)注,努力學習。</p><p class="ql-block">有人云:欣賞一個人,始于顏值,敬于才華,合于性格,久于人品,終于慈悲。做人如此!謀局能察人心,處世可識人性,洞若觀火地看清世事。在這亂花迷人眼的世界,山水險路摧車舟,若比人心是坦途。如此,讓我更愿意留在這個群體,盡可能參加每一次群里的文學征文和同題創(chuàng)作,并想借此吐露我的心聲,抒發(fā)我的情懷。</p><p class="ql-block">回顧我與文學社的點點滴滴,不禁百感交集,只言片語說不清心中的那份萬千感慨。曾經(jīng)有個說話不經(jīng)大腦的文友,說我比較喜歡參與國外的一些文學群,我很不屑。對于這種人的認知,我實在無話可說,解釋多了他(她)也四六不懂。我也是有著三十多年黨齡的老同志了,做人做事有自己的原則,我能分得清東南西北風,在這方面還無需誰對我比比劃劃做指揮。無論人在何處,我們都是炎黃子孫,傳承中華文化,我們都有義不容辭的擔當。而且,幾年來我也深深感受到,文學社的師友們更有情懷,他們的正知正覺正念相對于某些國內(nèi)文學社群不差分毫,甚至說對于有的人可能會有過之而無不及。</p><p class="ql-block">我相信,我與文學社的不解之緣將會一直延續(xù)下去,它將陪伴我走過往后余生的每一重要旅程,成為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回憶。在未來的日子里,我會繼續(xù)在文學社的懷抱中汲取營養(yǎng),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文學傳遞情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文學的魅力。同時,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到文學社的大家庭中,一起書寫屬于我們的文學傳奇,綻放我們的美麗人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 06 . 26 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