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偶而看到易中天對儒家的四句評價,覺得有必要,與易教授就此進行一下深入探討---</p><p class="ql-block"> 一是易中天認為:<i>儒家沒有胸懷容納批判,所以,與真理無</i>緣。</p><p class="ql-block"> 而孔子曾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朝聞道,夕死可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則匆憚改,等等。</p><p class="ql-block"> 以上,摘錄的孔子說法,估計七歲學童也能看出,儒家求真務實、恭敬謙遜的博大胸懷。也不知易教授的第一個結論,從何而得,可否拿出依據來說說。</p><p class="ql-block"> 二是易認為:<i>儒家沒有邏輯,所以,與哲學無緣。</i></p><p class="ql-block"><i> </i>估計易中天,沒有讀過四書五經之一的《周易》吧。為避王婆賣瓜之嫌,筆者摘錄了西方學者對《周易》的評價,估計喜歡崇洋媚外的易教授,要被啪啪打臉了---</p><p class="ql-block"> 英國著名科學家李約瑟(J·Needdam)博士在他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盛贊古代中國是“世界文明的搖籃”,并將《周易》稱為“萬有概念寶庫”。他曾經總結出中國有26種重大發(fā)明,傳入歐洲以后,推動了西方的產業(yè)革命。他指出:“中國的這些發(fā)明和發(fā)現往往超過了同時代的歐洲,特別是15世紀以前更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布萊尼茨是德國啟蒙運動中偉大的哲學家、數學家、邏輯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被稱為德國以及歐洲歷史上最后一個各學科的通才。他的邏輯推理不可謂不精妙,可是他卻說:“因為問題在于證實古代中國人的學說的價值以及古代中國人遠遠勝于近代人”。</p><p class="ql-block"> 克里斯多朵夫·巴特克曾經說:“易經令人驚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驚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經的結構密吻……</p><p class="ql-block"> 三是,易中天講:<i>儒家沒有實證分析,所以,與科學無緣。</i></p><p class="ql-block"> 還是看看,易教授崇拜的洋大人們怎么說吧---</p><p class="ql-block"> 美國CARY FBAYE于一九四五年在瑞士為《周易》作序:“談到人類唯一的智慧寶典是中國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的定律,都是很短命的被推倒;而中國的易經,自古以來,相沿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lt;/p><p class="ql-block"> 諾貝爾獎獲得者——查理·威爾海姆(經濟學家)評價中國的《周易》:“知識經濟正在改變我們的時代,但是許多人并不知道:帶給我們巨大沖擊的這次革命,實在受惠于中國古代的偉大經典《易經》,《易經》中包含的信息論思想,不僅啟發(fā)我們的科學家創(chuàng)造了計算機,而且正在成為越來越多普遍西方人日常生活的決策指南。”</p><p class="ql-block"> 物理學家、耗散結論的理論創(chuàng)始人普利高津(科學界公認的現代科學方法與傳統的創(chuàng)建人,對牛頓的機械綱領進行批判的第三階段主要代表人物)認為:“中國的思想對于那些想擴大西方科學的范圍和意義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來說,始終是啟迪的源泉?!?lt;/p><p class="ql-block"> 四是易中天說:<i>儒家沒有膽量超越權勢,所以,與正義無緣。</i></p><p class="ql-block"><i> </i>現拿出四書五經之一的《孟子》中幾段話,供易教授參考---</p><p class="ql-block"><i> </i>“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p><p class="ql-block"> 《孟子·滕文公下》,又講“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p class="ql-block"> 《孟子·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p><p class="ql-block"> 易教授看到上面句子后,是不是感覺臉紅。</p><p class="ql-block"> 其實,對易中天等文化半桶水之流,本不必值得與之計較,且把他的荒誕論調,當做茶余飯后的笑料即可。但看到那么多民眾,特別是那些涉世未深的年輕人被易中天帶偏了節(jié)奏,覺得還是有必要撥亂返正、正本清源,以免易的荒誕說詞誤人子弟、斷人慧命。</p><p class="ql-block"> 說白了,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叢林中繁衍生息幾千年,逢兇化吉、遇難呈祥,且越來越壯大,正是因有儒釋道醫(yī)武等傳承千年的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加持和庇佑,也才能在人類社會發(fā)展史上,于大部分時期處于十方來賀的領先位置。</p><p class="ql-block"> 只是在近百年,因閉關鎖團,而落后挨打了近一個世紀。但僅僅過了半個多世紀,今天的華夏不又實現了彎道超車,處于世界領先行列嗎?這不又一次展示了我們民族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優(yōu)秀基因嗎?文化決定民族前途和個人命運。</p><p class="ql-block"> 可易教授之流的一些所謂公知,受文革遺害影響,盲目崇洋媚外,對民族傳統文化幾乎全盤否定,只是對帶有烏托邦思想的墨家,還手下留了一點情,而在那不切實際地唱高調,貶此褒彼。其實質,是誤導民眾、混亂思想,其惡劣后果,已有不少有識之士認識到。</p><p class="ql-block"> 在網絡發(fā)達的信息時代,更要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希望易教授,以后能夠以嚴肅認真的態(tài)度,來扎實地研究東西方文化,而不要主觀臆斷、望文生意,更別隨便給傳統文化,亂扣帽子。毫無根據地褒此貶彼,只會徒增文化笑料,誤導民眾,禍亂人心,罪莫大焉。</p><p class="ql-block"> 傳統文化是民族之魂,立國之基。一個對傳統文化淺嘗輒止、一知半解、主觀臆斷、妄解曲解,甚至全盤予以否定的人,說其數典忘祖、賣祖求榮,毫不為過。象易中天之流這樣的文化油子、投機文人,被人捧為所謂的文化名人,其對民眾的誤導和對社會的危害,絕對不可小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