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界五大宮殿是指:法國的凡爾賽宮、俄羅斯的克里姆林宮、西班牙的馬德里皇宮、北京故宮和奧地利的美泉宮,多年來已分別走過,回顧一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爾賽宮(Palace and Park of Versaille)及其園林位于法國巴黎西南24公里處,是歐洲最大的王宮,1979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占地2473公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爾賽宮的前身原為國王獵莊,路易十三時建造了一個小城堡,1661年路易十四時動工擴建,路易十五時期完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保留小城堡的前提下建筑了規(guī)模龐大的包括城堡、宮廷、花園在內的王宮。三條放射形大道在觀感上使凡爾賽宮宛如是整個巴黎乃至整個法國的集中點。體現(xiàn)了當時法國的中央集權和絕對君權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爾賽宮是法國封建統(tǒng)治歷史時期的一座華麗的紀念碑。從內容上講不僅是法蘭西宮廷,而且是國家的行政中心,也是當時法國社會政治觀點、生活方式的具體體現(xià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凡爾賽宮所屬的園林風景區(qū)主要由兩部分組成:翠安農宮(Trianon)和專門為王后修建的游樂村。在圍繞著凡爾賽宮而逐步興建起來的城市中,至今還可以看到許多那個時代所留下的歷史遺物。幾個世紀的今天,他們仍在繪聲繪色的向人們敘述著往日的輝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幾百年來歐洲皇家園林幾乎都遵循了它的設計思想。凡爾賽宮的建筑風格引起俄國、奧地利等國君主的羨慕仿效。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郊外修建的夏宮、瑪麗亞·特蕾西亞在維也納修建的美泉宮、腓特烈二世和腓特烈·威廉二世在波茨坦修建的無憂宮,以及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修建的海倫希姆湖宮都仿照了凡爾賽宮的宮殿和花園。</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2000年2月8日,來法國凡爾賽宮,那年月還沒有數碼,用膠卷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的一組建筑群,位于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lián)邦的象征、俄羅斯總統(tǒng)府的所在地,曾是俄羅斯沙皇的居所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位于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北與紅場相連。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死锬妨謱m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莫斯科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征,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跡的寶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0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i)(ii)(iv) (vi),莫斯科克里姆林宮和紅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320年,伊凡一世開始用橡樹圓木和石灰石建造克里姆林宮,裝飾以復雜精美的雕刻,每個屋頂建造成特殊的圓拱形,克里姆林宮成為莫斯科公國的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16世紀中央教堂廣場上建有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教堂、報喜教堂、伊凡大帝鐘樓和多棱宮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無名烈士墓。</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紅場:</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7年6月14日,來克里姆林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班牙馬德里皇宮建在曼薩萊斯河左岸的山崗上,是僅次于法國巴黎凡爾賽宮和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的歐洲第三大皇宮。它是波旁王朝代表性的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卡洛斯三世國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西班牙皇宮的原址是一個摩爾人的防護城堡。1085年,馬德里被天主教收復,這里漸漸荒蕪了,幾乎沒有人使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61年,菲利普二世把首都從托萊多遷到了馬德里,便在這里建造了新居所。但是,1734年的一場大火把老宮殿夷為了平地。當時的國王菲利普五世下令,就在這個地方再造新皇宮,而且全部使用防火石材。就這樣,從1738年開始大興土木,到1764年查理三世正式入住,歷時26年,跨越了兩個波旁王朝的統(tǒng)治時期。</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戈雅大師真跡:卡洛斯四世國王。</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歷代國王都根據自己的喜好對皇宮進行裝飾,使得王宮帶上了濃厚的個人印記和時代色彩。比如,卡洛斯三世布置的寢宮,卡洛斯四世建造的鏡廳,阿方索十二世所鐘愛的豪華餐廳,都表現(xiàn)出了極具個性的裝飾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宮直到1931年阿方索十三世退位前一直為皇室使用。如今的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居住在馬德里郊外更簡樸的薩蘇埃拉宮,只有在舉行國事活動時才使用這里。所以,西班牙皇宮大部分時間是作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皇宮共有280多個房間,但對外開放的只有20個?;蕦m內所有對外開放房間的所有物品,都是按幾百年前的原位擺放的,沒有移動過任何一件。能夠讓前來觀賞的人們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久遠的皇室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宴會廳:</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年11月2日,來西班牙馬德里皇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是中國明、清兩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宮殿,是中國古代漢族宮廷建筑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的古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稱“紫禁城”。這里曾居住過24個皇帝,是明清兩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宮,現(xiàn)辟為“故宮博物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約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相傳故宮一共有9999.5間,實際據1973年專家現(xiàn)場測量故宮有房間8707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內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tǒng)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三大殿左右兩翼輔以文華殿、武英殿兩組建筑。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tǒng)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后為御花園。后三宮兩側排列著東、西六宮,是后妃們居住休息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東六宮東側是天穹寶殿等佛堂建筑,西六宮西側是中正殿等佛堂建筑。外朝、內廷之外還有外東路、外西路兩部分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故宮是世界上現(xiàn)存規(guī)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木質結構古建筑群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1年,北京故宮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難之役以后,永樂元年(1403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同時開始遷發(fā)人民以充實北京;被強令遷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樂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詔以南京皇宮(南京故宮)為藍本,興建北京皇宮和城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棣先派出人員,奔赴全國各地去開采名貴的木材和石料,然后運送到北京。光是準備工作,就持續(xù)了1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樂七年(1409年),明成祖以北京為基地進行北征,同時開始在北京附近的昌平修建長陵。將自己的陵墓修在北京而不是南京,證明明成祖已經下定決心要遷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樂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議遷都北京的事宜。對于提出反對意見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職或嚴懲,從此無人再敢反對遷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為模板的北京紫禁城正式動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紫禁城建成后,明清宮廷五百多年的歷史,包含了帝后活動,等級制度、權力斗爭、宗教祭祀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宮殿竣工。次年發(fā)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統(tǒng)五年(1440年),重建前三殿及乾清宮。天順三年(1459年),營建西苑。經歷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四代,整2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紫禁城大火,前三殿、奉天門、文武樓、午門全部被焚毀。至嘉靖四十年(1561年)才全部重建完工。嘉靖時期,故宮三大殿名稱改為皇極殿、中極殿、建極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紫禁城大火,焚毀前三殿、后三宮。復建工程直至天啟七年(1627年)方完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李自成軍攻陷北京,明朝滅亡,但李自成很快被清軍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向陜西撤退前焚毀紫禁城,僅武英殿、建極殿、英華殿、南薰殿、四周角樓和皇極門未焚,其余建筑全部被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朝定鼎北京后,即逐漸展開修復工作。順治元年(1644年),為迎接即將從關外前來的清世祖福臨,開始整修乾清宮等建筑。順治二年(1645年),又復建由明代皇極、中極、建極三殿改稱的太和、中和、保和(后因世祖養(yǎng)育其中,稱位育宮)三大殿,三年底竣工,基本恢復了明代的外朝規(guī)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乾隆帝繼位后,財力充裕,紫禁城內再次大興土木。不但康熙時期的原有建筑得到維修,新建筑也不斷增多,重要者如壽康宮、重華宮、建福宮及花園、雨花閣、中正殿、壽安宮、慈寧宮及花園、寧壽宮及花園、文淵閣、毓慶宮、乾清宮等等,一舉奠定了清代紫禁城的全盛風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對故宮建筑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修繕,同時整理出大量的文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5年10月11日,故宮正式對民眾開放慈寧宮區(qū)域、午門雁翅樓區(qū)域、東華門等新的區(qū)域,使故宮的開放面積由52%增加至65%。</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北京故宮分別于1979年、1980年、1981年、1987年和2017年來過多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泉宮是坐落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Vienna)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建筑,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傳說1612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蒂亞斯狩獵于此,飲用此處泉水,清爽甘洌,遂命此泉為“美泉”,此后“美泉”成為這一地區(qū)的名稱。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泉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紀,14世紀初開始這個地區(qū)稱為卡特爾堡(Katterburg),是克勞斯特諾伊堡(Klosterneuburg)的屬地,經營一座磨坊和一家葡萄釀酒廠,在農場雇工的努力下,幾個世紀來呈現(xiàn)出繁榮的景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48年起成為維也納市長的辦公地,直到1569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二世(1564年至1576年在位)買下了這塊地,包括一座房子、一座磨坊、一間畜舍和一座休閑果園,從此成為哈布斯堡王朝的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馬克西米連二世除了喜好收藏外,還繼承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熱衷打獵的傳統(tǒng),他準備建造一座休閑的動物園,以滿足他的愛好。馬克西米連二世建造的花園不僅養(yǎng)著本地的野生動物和禽類,還有來自外國的鳥類,像孔雀和火雞等,他認為這些異國動物也是不可或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卡特爾堡的花園在1605年被匈牙利軍隊毀壞,其后被簡單修復,成為馬蒂亞斯(1612年至1619年在位)狩獵時的寢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683年土耳其人進攻維也納,將夏季寢宮毀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696年,神圣羅馬帝國御用建筑師約翰·伯恩哈德·菲舍爾·馮·埃拉赫奉命在毀壞的夏季寢宮之上建造皇宮,建成后來美泉宮的主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743年,奧地利女皇瑪麗亞·特蕾西亞下令在此營建氣勢磅礴的美泉宮和巴洛克式花園,總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美泉宮設計時的規(guī)模和豪華程度與凡爾賽宮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但由于財力有限,原設計并未能如愿。美泉宮共有1441間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供游客參觀。整個宮殿是巴洛克風格的,但是其中有44個房間是洛可可風格的。美泉宮雖不能和凡爾賽宮相比,但依舊顯示出了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氣派。宮殿長廊墻壁上是哈布斯堡皇族歷代皇帝的肖像畫以及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16個兒女的肖像。后來隨法國國王路易十六同上斷頭臺的法國皇后瑪麗·安托瓦奈特少女時代的畫像也在其中。</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20px;">2019年9月9日,來美泉宮參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行走世界五大宮殿,都有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也是世界建筑史的藝術寶庫,值得行走和學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巖 2025年6月26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