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知青廣場是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文化記載知青歷史的標志性人文景觀,建于2008年8月。其位于松花江畔沿江景觀帶與和平路交匯處,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旨在紀念20世紀60-70年代知青參與北大荒開發(fā)的歷程。廣場以知青文化為主題,中央雕塑群高15米,包含象征歷史書卷的銅雕、男知青駕牛墾荒群像及象征三江平原的黑大理石雕刻,并刻有毛澤東題詞“廣闊天地,大有作為”。四周環(huán)繞展現(xiàn)“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等主題的浮雕墻,北側(cè)親水平臺設(shè)有九座紀念1968-1976年知青建設(shè)年份的門廊,地面鐫刻各地知青手印與簽名。該廣場通過建筑語言與藝術(shù)裝置系統(tǒng)呈現(xiàn)知青群體的歷史貢獻,現(xiàn)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紅色旅游核心節(jié)點。</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主題</b></p><p class="ql-block">廣場以“知青文化”為主題,當年,祖國四面八方的知青來到北大荒,來到佳木斯,在這里吹響了青春的集結(jié)號,然后再分赴三江平原廣大地區(qū),后來,又是在這里依依惜別,背起青春的行囊。如今建在這里的知青廣場,定會勾起知青朋友無盡的情思和美好回憶。主題雕塑高15米,跨度12米。材質(zhì)為銅、不銹鋼、大理石,藝術(shù)手法為圓雕、透雕、潛伏雕、鐫刻。它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帆狀部分。造型好似一頁掀起的紙張,上面透雕鏤空字顯示出1968年字樣,表面刻有毛澤東同志的題詞:“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边@部分寓意是翻開歷史的這一頁。帆狀雕塑自然飄逸,凌空欲飛,象征著知青在艱苦歲月中思想、意志的升華。當年,知青以獨特的方式為北大荒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直至今天,仍有兩萬多名知青留在了這塊深情的黑土地,繼續(xù)為北大荒的建設(shè)奉獻自己的力量;二是人物事物部分。身體健美的男知青駕駛拓荒牛奮力前行,無論人與牛都充滿了昂揚向上的活力美。不僅體現(xiàn)的是一種生活,更重要的是一種精、氣、神。象征著知青們屯墾戍邊,歷經(jīng)人生坎坷,重重磨難,形成了剛毅頑強、不屈不撓的高尚品格;三是大理石雕刻部分。此部分有黑色大理石三塊,表面影刻水紋,代表黑土地和三江平原。自古以來,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條大江挾風(fēng)東去,沖擊形成廣袤無垠的三江平原,是世界聞名的三大黑土平原之一。佳木斯就座落在三江平原的腹地,這里人杰地靈,魅力無限,知青們一到這里就愛上了這里,與黑土地融為一體,永遠成為黑土地的兒女。</p> <p class="ql-block">浮雕分為“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顧全大局”、“開拓進取”四大主題。</p> <p class="ql-block">浮雕的后面是知青代表的題字、簽名。抒發(fā)了他們對佳木斯的眷戀之情和人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知青廣場的九個門廊,它代表著知青開墾建設(shè)北大荒的9 個年頭,即從1968年到1976年,這期間經(jīng)歷了初到北大荒、墾荒播種、傳播文明、期待與懷念四個階段,漫步在九個門廊,歷史的歲月耐人回味。為了賦予知青廣場更多的內(nèi)涵,永久記載廣大知青為三江大地做出的卓越貢獻,有關(guān)人員奔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哈爾濱等地,采集了部分知青代表的足跡,并將其刻錄在這里,請大家看一下,這其中有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有所成就、有所建樹的知青代表,也有默默無聞把自己全部青春奉獻給這片黑土地的無名英雄。佳木斯的252萬人民永遠不會忘記廣大知青對黑土地做出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漫步江邊…………</p> <p class="ql-block">去春光巷美食街,吃完晚飯回酒店休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