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峨眉山早就以“高出五岳,秀甲九州”聞名于世。它南北綿長105km,由大峨山、二峨山、三峨山和四峨山組成。通常說的峨眉山就是大峨山。1979年夏天我第一次到峨眉山,開會吃飯在伏虎寺,住在雷音寺。當時這兩個寺廟里沒有一尊佛像,伏虎寺正在重建,廟宇四周的楨楠、柏樹、灌叢荒草,依然昂首挺立綠色盎然,不愧峨眉秀色。會后我到了萬年寺、清音閣和一線天。這些地方的自然景色和廟宇比伏虎寺雷音寺更勝一籌。以后雖多次到峨眉山下,但一次都沒再踏上山坡一步,心想這么近的地方,以后有機會再上山也不遲。</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以后”就過了四十多年,去年峨眉山杜鵑開花的季節(jié),終于上了峨眉山巔的金頂,對秀麗的峨眉山有了更深切地感受。峨眉山的壯美秀麗,不僅遠看山形“相對如蛾眉”,而且近看“峨眉邈難匹”;不僅四季風光無限,一天景色也變幻莫測,真是“絕怪安可悉?”而且寺廟建筑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成為我國為數(shù)不多的世界自然、文化雙遺產(chǎn)和世界旅游名山。</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許多年輕人花兩天時間,把全程徒步上下山作為健身重要選項。有的一年就幾上峨眉金頂,峨眉壯麗真是百看不厭,連金頂酒店里的洗漱用品的包裝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金頂美圖。</p> <p class="ql-block">我這次上山雖也用了兩天,但是用現(xiàn)代交通工具(高鐵+公交)半天時間輕輕松松就由海拔約500米的成都平原,到了峨眉山海拔2430m的雷洞坪,進入了金頂景區(qū)。</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是高聳險峻的峨眉山半山連望坡上的一塊面積較大的平地,故稱坪。從地學角度看是峨眉山在新構造運動中,間歇性隆升受外力剝蝕形成的夷平面。其左側邊緣是千丈深淵、壁陡斷崖,為峨眉山大斷層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是峨眉山杜鵑分布的中心,此時花正開得鬧熱。它雖不及貴州百里杜鵑純林的氣勢,但種類繁多,咫尺之間就有幾種杜鵑爭奇斗艷。</p> <p class="ql-block">據(jù)說雷洞坪懸崖下有72個洞穴,住著雷神、龍神等。更神奇的是如果在坪上高聲喧嘩,會驚擾雷神,引起電閃雷嗚風雨交加。所以雷神殿外有“禁聲”的鐵碑。但不知何時鐵碑被時間的長河帶走,喧嘩也沒誰再發(fā)雷霆之怒,卻留下引人遐想的地名“雷洞坪”。所以范成大《雷洞坪》詩云:“行人魄動風森森,兩崖奔黑愁太陰。不知七十二洞處,側足下窺云海深。”</p> <p class="ql-block">雷洞坪建寺廟起于唐代雷洞祠,明代重建稱雷神殿。清康熙41年(1702)御書“靈覺”而更名“靈覺寺”(上圖)?,F(xiàn)在看到的靈覺寺經(jīng)清代幾次重建后,2012年又在1992年重建的地基上,用鋼筋水泥再建的仿古建筑。進山門第一層彌勒殿(上圖),最高第三層是大雄寶殿(下圖)。二層和廂房都是僧房和客房。</p> <p class="ql-block">“靈覺寺住宿素餐”的廣告牌在公路邊十分醒目。雷洞坪是上山公路的終點,與金頂纜車起點接引殿相距不過1.5km(下圖),處在交通樞紐位置。靈覺寺利用區(qū)位優(yōu)勢和綺麗風光,為游客和信眾提供食宿,也是大好事。</p> <p class="ql-block">下圖就是從雷洞坪遠看接引殿到金頂?shù)睦|車索道。我們在雷洞坪吃了午飯慢慢走到接引殿,準備乘纜車上金頂。</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海拔2540m,位于七里坡下,與雷洞坪同屬峨眉山的第二級夷平面。</p> <p class="ql-block">接引殿始建于宋,當時叫新店(殿),坍塌后明初重建更名接引庵,清代兩次重建改為接引殿,成為當時全山最堂皇的殿宇之一??墒敲駠?年(1916)失火,十年后才浴火重生,1953年再遭火災后僅修復羅漢堂。而原址1982年建為上山索道下站。</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接引寺是1997年在原址百米外建成的。由彌勒殿、大雄寶殿和彌陀寶殿組成,三殿逐層升高,上下高差達25m。雖是全新建筑,卻保有昔日古色古香的恢弘壯美。</p> <p class="ql-block">接引寺左右兩側分別是建成于1988年和2007年的金頂索道下站。前者為常見的循環(huán)式,每個轎廂只能坐6人,俗稱小索道;后者為往復式,轎廂能容乘客100人,俗稱大索道。我們乘的是大索道,轎廂與黃山西海大峽谷地軌纜車一樣,只不過是懸在空中,平視或俯瞰峨眉霧氣繚繞,冷杉碧翠,杜鵑星羅,眼前風光,美不勝收。幾分鐘就上升了500多米,到纜車上站金頂太和宮,此地海拔3048m。</p> <p class="ql-block">走出纜車站到酒店放下行李向萬佛頂走去。</p> <p class="ql-block">萬佛頂是峨眉山的最高峰,海拔3099m,但路口的鐵簽子門緊鎖,布告說萬佛頂維修,暫停開放。只好從空隙里拍一張路口介紹萬佛頂?shù)呐谱?,算“到此一游”過。</p> <p class="ql-block">從圖上看,金頂?shù)饺f佛頂?shù)穆酚袃晒锒?。因金頂是佛教普賢菩薩的道場,據(jù)佛經(jīng)說“普賢住處,萬佛圍繞”,所以把比金頂高的峨眉極高處叫萬佛頂。萬佛頂上的萬佛閣高21m,四周自然風景不在金頂之下。但不能一睹為快,是這次游峨眉山的極大憾事。</p> <p class="ql-block">不能去萬佛頂只能在金頂游覽了。下面就說說金頂。敬請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