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大同古韻</b></p><ul><li><b style="font-size:22px;">山西省,大同市,有一座歷史厚重的大同古城墻,為國家四A 級景區(qū)。我路過時,被那高聳寬厚的古城墻震驚,心中的情感難以言表,仿佛穿越了千年時光,與古人進行著跨時空對話。</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大同古城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北魏時期的拓跋氏,他們將這里作為都城,修筑規(guī)模宏大的城池。北魏天興元年,道武帝拓跋珪,遷都平城(今大同),這一決定,開啟了大同作為都城的歷史,為這片土地賦予了無盡的傳奇。</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行走在大同街頭巷尾,仿佛能聽到遠古的馬蹄聲,回響在歷史的深處。北魏時期的平大同,不僅是政治、文化的中心,更是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那時駝鈴聲聲,商賈云集,東西方文明在這里交融,共同譜寫了大同的輝煌篇章。</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歷史的洪流滾滾向前,大同也經歷了多次變遷。遼、金時期,大同成為了重要的陪都,發(fā)揮著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優(yōu)勢。到了明清時期,大同成為軍事重鎮(zhèn),在原基礎上將城墻加寬增高,城墻便更高大雄偉。</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大同古城墻,是大同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周長7.24公里,占地3.28平方公里。城墻高14米,上寬12米,下寬18米,寬厚的城墻上能跑公交,這樣的規(guī)模與氣勢,看上去確實震撼。</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城墻四角的角樓,尤其是西北的乾樓,高大瑰麗,每當夕陽西下,余暉灑在乾樓上,金碧輝煌的場景,讓人仿佛置身于仙境。城墻外側修浚的壕塹,寬約10米,深約5米,作為御敵的第一道屏障</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我漫步在古城墻上,發(fā)現寬厚的城墻上建筑之多,是其它古城墻無法比擬的。每一個城垛、每一座角樓、每一處建筑,都像是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似乎能看到英勇的將士們,身著鎧甲,手持兵器,在城墻上巡視;能聽到商賈們,操著不同口音,在街頭巷尾討價還價,那古風隨處飄逸。</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和陽門 :位于大同古城墻東側,是進出的重要通道之一。城門外有甕城和吊橋,甕城上建有箭樓,防御敵人進攻。</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永泰門 :位于大同古城墻南側,是正南門。其結構復雜,在原有兩層墻外再加一層,加重了防御功能。還建有城樓、箭樓等。</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清遠門 :是大同古城墻的西門,與和陽門相對。同樣設有甕城和箭樓,守護著古城的西部入口。</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武定門 :位于大同古城墻的北側,是古城的北大門。也建有甕城、箭樓等軍事防御建筑,抵御北方的敵人。</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城樓 :四座城門之上均建有城樓,城樓高大雄偉,是城墻的標志性建筑。戰(zhàn)爭時期,城樓用于觀察敵情、指揮作戰(zhàn)和預警;和平年代,成為人們登高賞景的好去處。</b></li><li><b style="font-size:22px;">箭樓 :位于城門處的甕城上,正面和兩側設有眾多箭窗,用于射擊。箭樓、甕城、城樓相互配合,構成了嚴密的防御體系,能有效抵御敵人的進攻。</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望樓 :城墻四周修筑了 54 座望樓,望樓間隔而立,是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瞭望敵情,并做出相應的防御措施。和平年代成為人們欣賞城市景色的絕佳位置。</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角樓 :城墻四角建有角樓,設計獨特,采用八角形或圓形,增強防御能力。作為防御的制高點,觀察和攻擊角落處的敵人,消除防御盲區(qū),與望樓和城樓相互呼應,形成全方位的防御體系。</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文昌閣 :位于南城墻上,原是南城墻東側的第二座望樓,后改建為文昌閣。文昌閣供奉文昌帝君,是古代文人墨客祭祀祈福、求取功名的場所。</b></li><li><b style="font-size:22px;">乾樓 :位于城墻西北角,是一座五檐十字歇山頂式木構建筑,是古城中最高的建筑。因其位于八卦之首乾位,故稱乾樓。</b></li><li><b style="font-size:22px;">雁塔 :又稱文峰塔,位于南城墻東部,是一座磚塔。是所有古城墻上罕見的建筑。</b></li><li><b style="font-size:22px;">控軍臺 :城墻四角的角樓外,各有一座控軍臺,以一座小橋與角樓相連。是城墻防御體系的重要補充部分。城墻上還有十多門仿制古代的炮模型。</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城墻遺址陳列館 :位于大同古城墻的第十號望樓內,展示大同古城墻歷史和文化。陳列著與城墻相關的文物和史料,通過文字、圖片、實物等多種形式,向游客介紹了大同古城墻的修建歷史、軍事防御功能以及與之相關的歷史事件和文化典故等。</b></li></ul> <ul><li><b style="font-size:22px;">城墻下,還有值得一游的華嚴寺,位于古城西南部的遼金寺廟建筑群內,保存完整,主要景點包括上華嚴寺、下華嚴寺和華嚴寶塔。建筑、塑像、壁畫等,堪稱遼金藝術瑰寶。</b></li><li><b style="font-size:22px;">與華嚴寺遙相呼應的,是善化寺,寺外有個九龍壁。九條龍姿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空而起,飛向天際?,F存最完整的遼金寺院之一,也位于古城內。大雄寶殿內保存著金代泥塑,造型生動、線條流暢、色彩豐富,堪稱國之瑰寶。</b></li><li><b style="font-size:22px;">大同,這座古韻十足的古城,在新時代里煥發(fā)出了應有的歷史與文化價值,是人們了解古代風貌的重要文物。</b></li></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