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9月本應(yīng)是開學(xué)或者就業(yè)的時間,由于時局混亂,白冰和他的同學(xué)仍滯留在學(xué)校,等待安排。</p><p class="ql-block"> 9月2日,白冰在日記上又寫了許多感悟:</p><p class="ql-block"> “<b><i>'誤會'可能比'殘酷'制造出更多的禍害來!</i></b></p><p class="ql-block"><b><i> 不回憶過去,不幻想將來,緊緊把握住現(xiàn)實,是一個快樂之道!</i></b></p><p class="ql-block"><b><i> 處處無家處處家,人生何處不青山,是鼓勵和安慰浪子的唯一寶訓(xùn)。</i></b></p><p class="ql-block"><b><i> 沒有費力而得到的成果,是不值得驕傲的;沒有波折而獲的成功,是不會</i></b></p><p class="ql-block"><b><i>久遠(yuǎn)的。我想:'愛'也不會是例外的東西!</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i> 今接光瀛來函,知miss周八月下旬尚未返漢(武漢)。僅僅這一點消息,使我因收不到她的復(fù)信而發(fā)生的恨怨已減少了十之八九。</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3日,<b><i>“鮮艷的花,結(jié)果是很少的,結(jié)了果成熟的是很少的!錄于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lt;/i></b></p><p class="ql-block"> 這段時間,白冰的日記寫的比較勤,應(yīng)該是不太忙了。</p><p class="ql-block"> 9月6日,<b><i>“本來因為不來信,我已放棄了我曾有過的希望!但光贏來信云:她相當(dāng)美麗,大的眼睛,黑的皮膚。她富有活力,她身體健康……</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i> 一個個都是喜氣洋溢,他們都是訂了婚從家里來。我,我本來是漂零慣的。一切我都交付給機會和命運,不悲傷,亦不樂觀,過著一種傻頭呆腦的生活而已?。?lt;/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i> </i></b>看到同學(xué)們都有了歸宿,白冰的內(nèi)心還是有些心酸。</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b><i> </i></b></p> <p class="ql-block"> 9月8日,白冰在日記上抄錄了左翼作家蕭軍的一首詩,《期待著》:</p><p class="ql-block"> <b><i>“歸來了</i></b></p><p class="ql-block"><b><i> 你是我的祖國,我的母親!</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 這首詩是白冰從蕭軍的小說《八月的鄉(xiāng)村》中摘錄的,說明白冰是讀過這本小說的。</p> <p class="ql-block"> 《八月的鄉(xiāng)村》是現(xiàn)代作家蕭軍創(chuàng)作的長篇小說,首次出版于1935年。 </p><p class="ql-block"> 作品圍繞描寫“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愛國軍民在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奮戰(zhàn)的感人場景,展現(xiàn)了東北人民不甘當(dāng)亡國奴,誓死保衛(wèi)家鄉(xiāng),爭取民族解放自由的決心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小說題材和主題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是五四運動以來的中國新文學(xué)中最早地、直接地正面描寫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下武裝反帝題材的小說之一;也是最早地、直接地反映“九一八”事變這個重大歷史事件的文學(xué)作品之一;更是最早地、直接地記錄了抗日英雄楊靖宇將軍領(lǐng)導(dǎo)下東北抗聯(lián)的前身——初創(chuàng)時期的磐石游擊隊成長、壯大的史詩。</p><p class="ql-block"> 這本小說在上世紀(jì)40年代很知名,蕭軍到延安后,毛主席還專門來看望過蕭軍。蕭軍后來定居在北京,淡出了主流文學(xué)圈子,1988年去世。</p> <p class="ql-block"> 在同一天的日記中,白冰同學(xué)對于渠生女士沒有及時給他回信,依然是糾結(jié)……</p> <p class="ql-block"> 9月21日,“<b><i>整整待了兩個月,終于在九月九日收到了她的一封信,自然她有一番解釋,同時請我還關(guān)心著她姊姊的問題……</i></b></p><p class="ql-block"><b><i> 這當(dāng)然表示她很信任我。而我呢,所有在兩個月內(nèi)積累的怨恨似乎因這一封信而煙消雲(yún)散!心里一個一個的'結(jié)'也漸漸醫(yī)釋,我希望著:今后她返校后,自然可以多給我寫回信,而補賞往昔之憾!</i></b></p><p class="ql-block"><b><i> 誰知我上上禮拜寫的信,迄今整十一天。而未獲復(fù)!一次一次的待信,找信都失望了!一次一次的失望讓我內(nèi)心之'結(jié)'又多起來!這是于健康有害的。</i></b></p><p class="ql-block"><b><i> 故我決定:我與她的事將暫當(dāng)兒戲……</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 在談戀愛的問題上,白冰同學(xué)總是心急,按自己的想法期望對方的響應(yīng),總是很受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9月26日,<b><i>“24日收到她的No.5信,知她因我的No.12信而再不愿寫信給我——但因為中秋節(jié)的快愉,卻還是寄來一封信。我是有些不太快活!</i></b></p><p class="ql-block"><b><i> 我發(fā)現(xiàn)她是一個缺乏體貼,而不知'愛之過甚卻會生恨的本性'……”</i></b></p><p class="ql-block"> 白冰也反省自己,<b><i>“我恨自己太性急、太熱情。時時想給她寫多——明知道寫的多不如少寫兩封信來的有效些。</i></b></p><p class="ql-block"><b><i> ……”</i></b></p><p class="ql-block"> 又是一次無言的結(jié)局。</p> <p class="ql-block"> 1948年9月12日,林彪、羅榮桓率東北解放軍發(fā)動攻擊,連克昌黎、灤縣、興城、綏中、義縣,國民黨軍被分割在錦州、錦西、山海關(guān)地區(qū)。遼沈戰(zhàn)役正式打響。</p><p class="ql-block"> 遼沈戰(zhàn)役歷時52天,東北人民解放軍殲滅國民黨軍正規(guī)軍1個“剿總”總部、1個指揮所、4個兵團(tuán)部、11個軍部、36個整師(旅),非正規(guī)軍9個師(總隊),共45個師,總計47.2萬人。其中斃傷5.68萬人,俘虜32.43萬人,起義、投誠9.09萬人。</p><p class="ql-block"> 此戰(zhàn)役之后,解放軍的總兵力超過了國民黨軍,吹響了解放全中國的號角。</p><p class="ql-block">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白冰這批畢業(yè)生的去留,國防部的老爺們恐怕還無暇顧及。</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