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自古華山不納糧 ",源于趙匡胤與陳摶老祖的一局圍棋對弈。</p><p class="ql-block">后周顯德年間,趙匡胤逃亡途中遇隱居華山的陳摶,二人于草庵之中下棋,相約以華山為注。陳摶棋藝高超,趙匡胤落敗,遂立下契約。后趙匡胤稱帝,如約將華山贈予陳摶,并免除華山境內的賦稅地捐,華山不納糧也流傳了千年。</p> <p class="ql-block">圍棋起源于中國,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棋類之一,距今約有4000多年。有先秦文獻《世本》記載 "堯造圍棋,丹朱善之 ",春秋時期己有關于圍棋的文字記載,后經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再傳至世界各地。</p><p class="ql-block">圍棋也稱為弈、碁等,是起源于中國古代的一種策略型游戲。</p> <p class="ql-block">圍棋棋盤早期形式簡單,可能僅是簡單的劃痕或簡易標記來界定落子區(qū)域,交叉點很少。后慢慢出現(xiàn)9路、11路棋盤。這些早期棋盤在古代的對弈場景中使用,規(guī)則和戰(zhàn)術相對簡單。至南北朝時,17路棋盤開始流行,棋局變得更為復雜,策略性也更加增強。北宋時,19路棋盤定型并沿用至今,成為現(xiàn)代圍棋的標準棋盤,圍棋的變化更加的豐富多彩。</p><p class="ql-block">圍棋棋盤別稱有 " 棋枰 ",以木制為宜,略呈長方形;" 紋枰 " "方圓 " "木野狐 "等。</p><p class="ql-block">" 碁 "是棋的異體字,己很少使用,但在一些古藉或特定語境中仍會出現(xiàn),同樣表示是圍棋棋盤。</p> <p class="ql-block">棋盤最好的材質為榧木,日本宮崎地方出產的尤其更佳。年輪細木紋鮮明,油脂含量豐富,顏色艷麗,有芬芳香味,長期使用不會變色,彈性好,落子穩(wěn)當,是棋盤的頂級材料。棋盤制作及形制上,中、日、韓大體相同,一些細節(jié)設計和雕刻裝飾會有細微區(qū)別。</p> <p class="ql-block">圍棋子也稱為 " 楸玉 " " 烏鷺 "。</p><p class="ql-block">楸玉棋子'常以楸木制枰搭配,質地如玉;烏鷺則取黑子如烏鴉、白子似白鷺之意。</p><p class="ql-block">早期的棋子多為天然石子或貝殼,形狀不甚規(guī)則,兩面微凸。魏晉南北朝時期陶制棋子開始流行,形制逐漸統(tǒng)一為兩面微鼓的扁圓形。唐代以后,瓷質棋子取代了陶子,工藝更加精細,部分還施以彩釉。宋至明清玻璃棋子出現(xiàn),其晶瑩剔透,易于制作而逐漸普及。</p> <p class="ql-block">眾多材質的棋子中,當以 "云子 " 為最佳上品。云子歷史悠久,特點鮮明,價值極高。白子溫潤如玉,柔而不透,有微黃或淡綠之色。黑子漆黑潤澤," 仰視若碧玉,俯看落點漆 "。制作工藝保密且科學,需經多道復雜工序。</p><p class="ql-block">云子文化底蘊深厚。兼具科學和藝術價值,經久耐用,收藏價值高,還曾作國禮贈送外國友人。</p> <p class="ql-block">黑白棋子蘊含著深刻的的哲學寓意。</p><p class="ql-block">黑色沉穩(wěn)內斂,代表陽剛;白色純凈靈動代表陰柔。二者相生相克,如同陰陽太極,體現(xiàn)對立統(tǒng)一之道。黑白交錯演繹攻守進退,暗合天地變化規(guī)律,既是智慧的較量,也是對自然與人生的詮釋。</p><p class="ql-block">圍棋子黑白二色,對弈時黑子181個,白子180個,共361個。棋盤上縱橫各19條線交叉點也是361個,理論棋子數(shù)與交叉點數(shù)相同,實際上一次對局通常不會用完所有棋子。</p> <p class="ql-block">中國文人癡迷喜愛圍棋,因為其中深合傳統(tǒng)文化精神。</p><p class="ql-block">圍棋對弈講究 " 以靜制動 " " 虛實相生 ";棋局如戰(zhàn)場,體現(xiàn)了"運籌帷幄 "的智慧。通過弈棋修身養(yǎng)性,在黑白進退之間參悟天地之道。棋枰方寸之地,可容萬象乾坤,既是一種高雅的社交方式,更是寄托情懷、磨礪心性的精神載體。</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的的著名棋局頗多,除了趙匡胤輸華山棋局外,尚有 "當湖十局 ","耳赤之局 ","吳清源與秀哉授三子局 " 以及圍棋史上最著名的 " 鐮倉十番棋 "。</p><p class="ql-block">1939~1941年間,15歲的中國少年吳清源,挑戰(zhàn)日本棋界霸主木谷實,以 "升降十番棋 " 形式展開對決,吳清源終以6勝四負的戰(zhàn)績將木谷實降級,震驚了棋壇。這十番棋不僅展現(xiàn)了吳清源超凡的圍棋天賦,也奠定了他 "棋圣 "的地位,更是推動了圍棋技藝的發(fā)展革新。</p> <p class="ql-block">圍棋之道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具有多重積極作用。它蘊含 "天圓地方 " 的宇宙觀。,黑白棋子象征陰陽平衡,體現(xiàn) " 和而不同 " 的哲學智慧。文人通過弈棋修身養(yǎng)性,培養(yǎng) " 謀定而后動 " 的處世態(tài)度,既錘煉謀略思維,又涵養(yǎng)從容氣度。</p><p class="ql-block">圍棋對弈強調 " 不得貪勝 "的境界,教導人們克制欲望,尊重規(guī)律。作為 " 君子四藝 " 之一,圍棋既是藝術審美載體,也是道德教化的工具,時至今日,仍發(fā)揮著傳承中華文明中 " 以棋悟道 "的重要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