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記原鐵道兵二十團孫效祖團長</p> <p class="ql-block"> 作者 戴紹勛 熊德成</p> <p class="ql-block">孫效祖從常州市人大法工委主任退休時個人肖像。</p> <p class="ql-block">孫效祖黨齡五十八年,對黨無限忠誠,初心本色不改,一生清廉。在他生命最后終極時,沒有一分存款,沒有一處房產(chǎn),給子孫們留下的,僅那一枚“在黨五十年”紅章。</p><p class="ql-block"> 孫效祖是在1963年12月入的黨。入黨時,向黨表示,自己今后一生,全屬于黨,一定廉潔自律,一生清白,為黨的事業(yè)鞠躬盡瘁,奮斗終身。</p><p class="ql-block">孫團長說到做到。1962年年底,他在北京軍務處任參謀時與周桂珍認識結婚。周桂珍當時在通縣,是北一企員工。結婚后,他們約定每周在北京見一次面。來回車票、生活費用,都是自理,他從不假公濟私,向組織報銷一張憑證;兩人有了孩子,組織在前門艷家胡同給他安排了住宅,房費、水電費,都由他工資支付;1965年,他去云南文山參加“四清”運動,一年多時間里,他工作從不坐車而是走路,千方百計為組織減少各種費用開支?;貋碛秩ゴ笸鞅叩侥?,軍用背包背到哪,從不住賓館,而是租最便宜房子居住。愛人有機會去大同與他相會,生活、住宿、行車,也都是他自己開支。</p><p class="ql-block">1970年3月,他去十九團十四連任副連長,1972年7月任十九團政治處宣傳股股長,無論走到哪,任什么職,都把廉潔作風帶到哪。任副連長時,他分管后勤生活,從不個人特殊,戰(zhàn)士吃啥他吃啥。任宣傳股長時,他管的攤子多,除股里內(nèi)務,還管報道組、電影組、宣傳隊,幾十號人。對人才的選拔、入黨、提干,從不動歪念,秉公辦事、任人唯賢。</p><p class="ql-block">1976年5月,孫效祖出任二十團團長,手握一個團的行政大權。對干部任命、提拔,他的意見舉足輕重;對全團軍費開支,他的話一言九鼎,有簽字權。特別部隊擔負的鐵路施工,預算投資兩千多萬元。施工中隨時會出現(xiàn)不可預測因素,如隧道塌方,僅追加一處投資,可能就是幾十,甚至上百萬元。另外,工程建設需要大量鋼材、木材、水泥、機車、油燃料及生產(chǎn)器具等采購,他只要有絲毫私心,都將是一筆大數(shù)額錢財可以聚斂。但是,他公在心,不插手,全部物資采購都按正常程序,由后勤處統(tǒng)一去采購。對采購回來的各種材料,都嚴加管理,精打細算,節(jié)約使用。</p><p class="ql-block">孫效祖作為一團之長,個人要開支什么,可由他說了算??伤裁炊紙猿衷瓌t。按規(guī)定,為工作方便,團首長可以開小灶,他不肯,每天帶頭拿碗與機關干部一起排隊吃飯;外出開會、出差、探親,與其它干部一樣報銷標準;他愛人到部隊探親,本可自己開小鍋,可他仍去食堂打飯,有時從工地回來晚了吃不上飯,偶爾燒水泡碗方便面,且費用都是他自理。1980年春天,他北京探親回隊。按規(guī)定,可坐臥鋪到大河沿??伤麨楣?jié)約,卻坐硬座。到了大河沿,南疆鐵路沒通客車到巴侖臺,按規(guī)定,他可向部隊要小車接,可他硬是不,因為小車要跑幾百公里,耗油。他想等部隊拉貨車,也沒有。這時,剛好有一趟鐵路拉貨悶罐車要去巴侖臺方向,他什么都沒考慮,便爬上了車,整整一夜在車上沒吃沒喝。第二天一早,車到新光車站,走路回到的團部機關。機關有兩個干部起早跑步,晨光中,看見他肩上前后挎?zhèn)€包,滿臉灰塵,一步一趨,都為他的節(jié)約精神感動。</p><p class="ql-block">孫效祖沒有私心雜念,處處為人表率。凡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1982年2月,部隊為每個轉業(yè)干部準備了幾塊木板訂箱,以便托運行禮。留守人員把他那份給他送來,他堅決不要,說他轉業(yè)沒有什么東西,只有一個背包和裝衣物手提包,用不著,硬是讓留守人員把木板拿回去分配給了其它需要的人。配合二十團施工的兵團農(nóng)二師工二團領導,工作曾得到過孫團長支持,當?shù)弥D業(yè),便給他送來20斤葡萄干感謝。他推辭不掉,把干部股留守處人叫去,說這是工二團領導的心意,你按照機關現(xiàn)有轉業(yè)人員,包括留守干部、戰(zhàn)士人數(shù),每人一份分好。這位留守人員知道孫團長的不私性格,照他分咐去辦。事后,他笑著說:“這就對了嘛!”且笑得很開心。孫效祖走那天,留守處人員為他準備了兩包餅干和幾個松花蛋,以讓他在途中食用。但沒想到的,當大家把他送到上新光車站,火車開動后,公務員小徐跑來,交給干部股留守人一封信,說:“這是孫團長交代的,要等他乘的火車開動后,才能交給你們?!睂O團長留的信說:“感謝同志們的關心照顧,留下這二十元錢,請組織收下。孫效祖”。大家讀著孫團長留的信,望著遠去的火車,都被感動得許久說不出話來……。</p><p class="ql-block">戚墅堰區(qū),是常州的一個老區(qū)。這里的水路有港口,鐵路交通發(fā)達,又屬大明紡織一線市鎮(zhèn)地帶,經(jīng)濟比較發(fā)達。</p><p class="ql-block">1983年11月,孫效祖提升戚墅堰區(qū)區(qū)委副書記;1984年6月又提升區(qū)長兼副書記,手握有大權,呼風喚雨,倘若他想置產(chǎn)、子女就業(yè),或聚斂錢財,都會“近水樓臺先得月”。有朋友曾暗示他能幫忙。孫效祖又咋不知道元·鄭廷玉《后庭花》“馬無夜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富”的道理??伤诤眯呐笥衙媲爸睋u頭:“不可!不可!”他說:“濯纓豈獨酬吾志,清有滄浪示子孫”?我是共產(chǎn)黨員,行政一把手,“臨利不敢先人,見義不敢后身!”說實在,那時,在他任區(qū)長那段時間,是他三個孩子正四處尋找工作時,可他一個孩子也沒有去動用私人關系解決。都是讓兒子們?nèi)珣{自己本事應聘。1984至1986年,世面上炒房、置房正熱,又有好心朋友對他說,在不違背政策前提下,有房產(chǎn)業(yè)低價房推薦他,也有鄉(xiāng)鎮(zhèn)開發(fā)街道,承諾用最優(yōu)惠土地價給他家建房,但他都婉言謝絕了。戚墅堰區(qū)在橫向經(jīng)濟聯(lián)合中,在支持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中,孫效祖為一些企業(yè)發(fā)展做了很多工作,相互建立了深厚情誼。因而,逢年過節(jié),一些企業(yè)為感激他,有的擰著豬腿,提著魚,有的拿著名煙、酒,到他住處感謝,但都被他謝絕了。個別實在謝絕不了的,第二天上班,把那些禮品都交給政府辦后勤去處理,轉給了軍烈屬。1988年4月,他任常州市司法局局長、黨組書記。1992年,市里要招一批巡警,他二兒孫焱想去應聘,期盼他父親能支持。但孫效祖就是不同意幫助。后常州市針織總廠招工,孫焱去應聘,孫效祖陪他??稍趹复髲d,他卻站在一邊,不去與應聘單位領導說話。孫焱最后憑自己能力被招收,做了名機修工,但工資很低,僅3000多元一月。</p> <p class="ql-block">孫效祖在常州的家宅,是1982年他在任司法科長時,組織安排給他的一棟舊樓五樓套二房出租房,三個孩子住一間,倆口住一間。房的水道也不好,常缺水,也沒電梯。生活燒的蜂窩媒。燒煤氣是件奢望事。一次好不容易分到一灌煤氣,但孫關心他人,都送給了比他更需要的同事。1988年4月,他任市司法局局長,局里在天寧區(qū)椿桂坊靈官廟街給他安排了一套60平米住房,也是出租性質。孫效祖搬家,所有家具都是原舊家具。2017年11月一天,原十九團宣傳股翟基生和他同事們來他家拜訪,見他家的住房是那樣地擁擠,且3個孩子都是工人,不忍心用相機拍攝他這位廳級干部的住房合影場景。</p><p class="ql-block">孫效祖在醫(yī)院的最后五天,臥在病床上,時醒時昏。大兒、二兒輪流床前照看。一天清醒時,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對周桂珍和三個兒子要交代后事。周桂珍把三個兒子叫來,他對三個兒子明確說,他自己沒有存款,也沒有房產(chǎn)。他特別對不起大兒,一生沒給過他什么,現(xiàn)在也沒有什么給的,因為老大要擔當;二兒老家拆遷房給他,因為房主名本就是他;老三繼續(xù)使用現(xiàn)在用的租房。對孫桂珍,他更說對不起,自己一生大多時間都在外,沒有照顧好她,以后生活,只能靠她自己工資了。孫效祖死后,組織給了安葬費18萬元。周桂珍除去安葬開支,一個孩子給了5萬。但孩子們就是想不明白,父親在區(qū)里當官,工資也不低,月薪一萬多,可為什么就沒有積蓄,一處房產(chǎn)也沒有。其實,他們母親周桂珍心里清楚。她對兒子們說,你爸是個清官,雖說工資不低,但他應酬多。別人當官,是公家花錢。而他全是自己掏錢。他痛情親友,常常主動資助,自然就沒有積蓄,買不起房了!我清理了他的遺物,他留給你們的,就是那桌抽屜里用紅布包著的那枚“在黨五十年”紅章。這枚紅章,母親后來交給了三兒孫煜保管傳承。孫煜一次又一次手棒那枚紅章,眼里久久咽著淚花……。孩子們從此不再責難父親沒給他們留下什么遺產(chǎn)了,相反為他們有這樣清廉的父親感到驕傲!</p><p class="ql-block">常州市人大肯定孫效祖一生,給予很高評價。他們在給孫效祖寫的悼詞中有這樣一段話說:“孫效祖同志,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長期奮戰(zhàn)在社會經(jīng)濟建設和法制工作戰(zhàn)線上,從一名戰(zhàn)士到擔任領導職務,在不同的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所承擔的各項任務,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他政治立場堅定,堅持原則,公私分明,有堅強的黨性和嚴格的組織紀律觀念;他業(yè)務素質好,責任心強,工作扎實,任勞任怨;他為人正直,嚴于律己,團結同志,關心部屬,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和很強的群眾觀念?!瓕O效祖同志一生,是忠誠于黨的一生,是勤勞奉獻的一生,是積極進取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孫效祖(右二)從常州市人大法工委主任退休時與他愛人周桂珍(右一)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周桂珍清理他遺物,唯一看到的,是他那用紅綢包得好好的那塊“在黨五十年”紅章!</p> <p class="ql-block">文章作者戴紹勛(左)與熊德成(右)討論《五十八年黨員初心本色——記原鉄道兵二十團孫效祖團長》文章史料的收集與寫作。</p> <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史料來源:</p><p class="ql-block">1、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智全德《重回“京原線”—— 回憶在北京長溝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2、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李雪太《遲到的祝愿——悼我敬愛的孫效祖老首長》;</p><p class="ql-block">3、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快樂人生《戳力打通“燈泡”隧道一一為南疆鐵路“圓夢”的鐵道兵(三)》;</p><p class="ql-block">4、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 翟基生《涌動在心底的思念》;</p><p class="ql-block">5、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周運廣《短暫的春秋 不朽的軍魂——原鐵道兵二十團史略》;</p><p class="ql-block">6、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李炎群《我印象中的幾位團首長》;</p><p class="ql-block">7、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戴紹勛《令人敬佩的孫效祖團長》;</p><p class="ql-block">8、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劉洪德《在烏拉斯臺的最后歲月》;</p><p class="ql-block">9、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熊德成《朝氣蓬勃的工程師閻九江》;</p><p class="ql-block">10、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王甫亞 《懷念戰(zhàn)友——周本同烈士》</p><p class="ql-block">11.采訪原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三營十二連夏奠平;</p><p class="ql-block">12、常州市《戚墅堰區(qū)志》;</p><p class="ql-block">13、采訪孫效祖夫人周桂珍、長子孫煒、二兒子孫焱、孫女孫潔琪;</p><p class="ql-block">14、采訪常州市人大老干部管理處趙現(xiàn)立處長。</p><p class="ql-block">史料來源:</p><p class="ql-block">1、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智全德《重回“京原線”—— 回憶在北京長溝的日子里》;</p><p class="ql-block">2、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李雪太《遲到的祝愿——悼我敬愛的孫效祖老首長》;</p><p class="ql-block">3、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快樂人生《戳力打通“燈泡”隧道一一為南疆鐵路“圓夢”的鐵道兵(三)》;</p><p class="ql-block">4、原鐵道兵第四師十九團 翟基生《涌動在心底的思念》;</p><p class="ql-block">5、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周運廣《短暫的春秋 不朽的軍魂——原鐵道兵二十團史略》;</p><p class="ql-block">6、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李炎群《我印象中的幾位團首長》;</p><p class="ql-block">7、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戴紹勛《令人敬佩的孫效祖團長》;</p><p class="ql-block">8、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劉洪德《在烏拉斯臺的最后歲月》;</p><p class="ql-block">9、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 熊德成《朝氣蓬勃的工程師閻九江》;</p><p class="ql-block">10、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王甫亞 《懷念戰(zhàn)友——周本同烈士》</p><p class="ql-block">11.采訪原原鐵道兵第四師二十團三營十二連夏奠平;</p><p class="ql-block">12、常州市《戚墅堰區(qū)志》;</p><p class="ql-block">13、采訪孫效祖夫人周桂珍、長子孫煒、二兒子孫焱、孫女孫潔琪;</p><p class="ql-block">14、采訪常州市人大老干部管理處趙現(xiàn)立處長、常州市人大退休老干部管理殷處長。</p> <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戴紹勛:四川省天全縣人,1969年12月入伍,原鐵道兵二十團排長、指導員、團干部股副股長;鐵四師干部科副科長、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人事處長、干部部長、局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p><p class="ql-block">熊德成 原鐵道兵二十團政治處宣傳股新聞干事;原雙流區(qū)檔案局(館)退休干部,副研究館員。</p><p class="ql-block">作者簡介:</p><p class="ql-block">戴紹勛:四川省天全縣人,1969年12月入伍,原鐵道兵二十團排長、指導員、團干部股副股長;鐵四師干部科副科長、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人事處長、干部部長、局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p><p class="ql-block">熊德成 原鐵道兵二十團政治處宣傳股新聞干事;原雙流區(qū)檔案局(館)退休干部,副研究館員。</p> <p class="ql-block">(歡迎朋友們的觀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文字/戴紹勛 熊德成 照片/孫效祖家人提供、熊德成拍攝 美篇編輯/熊德成(瞿人犁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