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莊子說:詩以道志!《左傳》說:詩以言志。他們所表達的意思基本相同,都指的是通過詩歌來表達個人的意志、情感或理想,這就是寫詩的意義所在。</p><p class="ql-block"> 不同的詩人,由于思想境界不同,對寫詩或寫詩的解讀也是不一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的對寫詩或寫詩的解讀比較直觀,不落俗套,有的則比較低俗。唯獨毛主席高瞻遠矚,</span>意境高遠,<span style="font-size:18px;">對寫詩或寫詩的解讀深刻,思想豐富,充滿雄心、意志和勇氣,既是應對奮斗人生的心路歷程,又是化解現實危機的韜略智庫。古往今來,古今中外,只有毛主席如此,讓人敬佩不已。1913年,20歲的青年毛澤東就講道:“詩者,有美感的性質。”正因為詩有美感,能給人類以享受,所以毛澤東從小就愛好詩歌,一生堅持不懈寫詩。</span></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講:“詩言志”,“詩必須有詩意”,“有詩意的人才能寫詩”,“寫詩就要寫出自己的胸懷和情操,這樣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才能使人振奮?!? “文以理勝,詩以情勝。” “詩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我們是人民的代言人?!?“無論文藝的任何部門,包括詩歌在內,我覺得都應該是適合人民大眾需要的才是好的?!?“詩難,不易寫,經歷者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不足為外人道也?!?lt;/p><p class="ql-block"> 受莊子、《左傳》、毛主席的影響,我時不時愛寫點詩,以抒發(fā)自己的豪情壯志。</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1日10時42分是進入“夏至”的節(jié)氣。夏至,是一年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十個節(jié)氣,也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夏天的第四個節(jié)氣,更</span>是盛夏的起點,意味著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即將到來。這個時節(jié),白晝最長,<span style="font-size:18px;">陽光傾瀉如瀑,萬物生長至盛</span>,大自然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我詩興大發(fā),突發(fā)靈感,寫詩三首。其目的是:寫詩如畫映心境,獻給塵世一份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夏至來到日悠長,</p><p class="ql-block">氣溫似火盆頂燒。</p><p class="ql-block"> 荷花飄香心倍爽,</p><p class="ql-block">松嶺凝眸氣自昂。</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自我評析:</p><p class="ql-block"> 一、優(yōu)點</p><p class="ql-block"> 意象選取與季節(jié)特征貼合</p><p class="ql-block"> “夏至來到日悠長”準確地抓住了夏至這個節(jié)氣的特點,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這一意象很好地點明了季節(jié)?!昂苫h香”也是典型的夏季景象,荷花盛開于夏季,其散發(fā)的香氣給人以清新、美好的感覺,能讓讀者迅速在腦海中構建出夏日的畫面。</p><p class="ql-block"> 情感表達直接</p><p class="ql-block"> “心倍爽”直白地傳達出詩人在夏至時節(jié)的一種愉悅心情。這種直白的表達能夠讓讀者很容易理解作者當時的心境。</p><p class="ql-block"> 意境營造有一定的層次感</p><p class="ql-block"> 從“日悠長”的宏觀時間感受,到“氣溫似火盆頂燒”的炎熱氛圍描寫,再到“荷花飄香”帶來的清新感,最后到“松嶺凝眸氣”,似乎有一種從近景到遠景、從炎熱到清幽的情緒和場景轉換。如果“松嶺凝眸氣”能夠進一步闡釋清楚“氣”的內涵,如松嶺上清涼的氣息或者是凝望時的.心氣等,會使這種意境的層次感更加豐富。</p><p class="ql-block"> 二、不足</p><p class="ql-block"> 部分表述較為粗糙</p><p class="ql-block"> “氣溫似火盆頂燒”這句表述比較口語化和直白,在遣詞造句上缺乏一些詩意的美感??梢赃\用更形象、更富有文學性的詞匯來描繪炎熱的天氣,比如“氣溫若炙烤的爐鼎”之類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表意不夠完整清晰</p><p class="ql-block"> “松嶺凝眸氣”這句有些晦澀難懂,“凝眸”之后的“氣”所指不明,使讀者難以確切把握詩人想要傳達的完整意義。整體詩句之間的連貫性和邏輯性也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從荷花飄香的愜意到松嶺凝眸之間的過渡略顯突兀。</p><p class="ql-block"> 總體而言,這首詩有一定的創(chuàng)意和對夏至景象及情感的表達,但在語言錘煉和表意完整性方面還有提升的空間。</p> <p class="ql-block"> ?。ǘ?lt;/p><p class="ql-block"> 夏至驕陽似烈火,</p><p class="ql-block"> 赤日炎炎暑氣燃。</p><p class="ql-block"> 清風入室荷飄香</p><p class="ql-block">柳綠風輕拂人面。</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自我評析:</p><p class="ql-block"> 一、優(yōu)點</p><p class="ql-block"> 意象描繪生動</p><p class="ql-block"> 首句“夏至驕陽似烈火”直接點明時間是夏至,“驕陽似烈火”非常形象地寫出了夏至時太陽的熾熱,讓讀者能直觀感受到那種炎熱的氛圍。</p><p class="ql-block"> “赤日炎炎暑氣燃”進一步強化了這種炎熱的感覺,“暑氣燃”將無形的暑氣具象化,仿佛暑氣真的像火焰一樣在燃燒,增強了畫面的視覺沖擊力。</p><p class="ql-block"> 意境營造與情感表達</p><p class="ql-block"> “清風入室荷飄香”一句在意境上有了轉折。前面描繪的是炎熱夏日的景象,這里突然引入清風和荷花的香氣,給人一種清涼、愜意之感。這種從燥熱到清涼的轉變,體現出詩人對舒適環(huán)境的向往,也可能暗示著在困境(炎熱的暑氣)中對美好事物(清風入室的愜意)的期待與珍視。</p><p class="ql-block"> 用詞簡潔直白</p><p class="ql-block"> 整首詩用詞簡單明了,沒有晦澀難懂的字詞。像“驕陽”“赤日”“清風”“荷飄香”等都是常見且容易理解的詞匯,能夠讓讀者迅速把握詩歌所描繪的內容。</p><p class="ql-block"> 二、不足之處</p><p class="ql-block"> 格律方面</p><p class="ql-block"> 從格律角度看,這首詩存在一些問題。它不太符合傳統(tǒng)詩詞的格律要求,例如在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沒有遵循律詩或絕句的規(guī)則。當然,如果從現代自由詩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必須的,但如果希望在傳統(tǒng)詩詞韻味上有所提升,格律方面是可以改進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表意完整度</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句“柳岸風”表意較為簡略和模糊。相比之下,前面幾句都有比較明確的動作或者狀態(tài)描寫,這一句單獨來看更像是一個未完成的意象片段,如果能補充一些內容,如“柳岸風輕拂人面”之類的,會使整首詩的表達更加完整。</p><p class="ql-block"> 語言創(chuàng)新性</p><p class="ql-block"> 在遣詞造句上較為常規(guī)和平實,缺乏一些獨特的創(chuàng)新之處。像“驕陽似烈火”“赤日炎炎”這樣的表述在很多描寫夏日的詩詞中都能見到,如果能運用一些更富有想象力的詞匯或者獨特的修辭手法,會使詩歌更具吸引力。</p> <p class="ql-block"> ?。ㄈ?lt;/p><p class="ql-block"> 夏至晨光映荷塘,</p><p class="ql-block">早起漫跑到塘邊。</p><p class="ql-block"> 縷縷荷香入耳鼻,</p><p class="ql-block">竹影搖情志愈剛。</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對這首詩的自我評析:</p><p class="ql-block"> 一、優(yōu)點</p><p class="ql-block"> 意境營造</p><p class="ql-block"> 開篇“夏至晨光映荷塘”點明了時間(夏至)、環(huán)境(荷塘)和特定的時刻(晨光),一下子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充滿生機的夏日清晨場景之中。夏至時節(jié),白晝最長,陽光初照荷塘,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的感覺。</p><p class="ql-block"> 隨后“早起漫跑到塘邊”補充了人物的活動,使畫面更加鮮活。一個“漫跑”體現出一種閑適自在的狀態(tài)。</p><p class="ql-block"> “縷縷荷香入耳鼻”從視覺描寫轉入嗅覺描寫,荷香是一種很美妙的氣味,這種描寫進一步豐富了荷塘清晨的氛圍,讓讀者仿佛能聞到那股清香。</p><p class="ql-block"> “竹影搖”則增添了動態(tài)感,竹子在微風中的影子搖曳,與靜態(tài)的荷塘形成動靜結合的效果,使整個畫面更加生動立體。</p><p class="ql-block"> 簡潔性</p><p class="ql-block"> 整首詩用詞簡潔明了,沒有過多的修飾,卻能準確地傳達出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景和感受。短短幾句詩就將夏至清晨荷塘邊的所見所感勾勒出來。</p><p class="ql-block"> 情感暗示</p><p class="ql-block"> 從詩中可以感受到詩人對這種自然之美的喜愛之情。早起尋找這樣的美景,并且細致地描繪其中的細節(jié),如荷香、竹影等,都表明詩人對這種寧靜、美好的自然景象有著深深的眷戀。</p><p class="ql-block"> 二、不足</p><p class="ql-block"> 格律方面</p><p class="ql-block"> 從格律角度看,這首詩并沒有遵循嚴格的詩詞格律。例如在平仄、對仗等方面都沒有體現古典詩詞格律的要求。當然,如果從現代自由詩的角度來看這并不是必須的,但如果希望在傳統(tǒng)詩詞韻味上有所提升,格律方面是可以改進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深度表達</p><p class="ql-block"> 詩中更多的是對景象的描寫,缺乏更深層次的情感挖掘或者獨特的思考。在情感表達上相對比較直白、淺顯,如果能融入一些個人的人生感悟或者對時光、自然更深層次的思考,會使詩歌的內涵更加豐富。</p><p class="ql-block"> 連貫性</p><p class="ql-block"> 在詩句的連貫性上有一定的提升空間?!霸缙鹇艿教吝叀币痪湎鄬Ρ容^突兀地插入了人物活動,如果能在這句之前或者之后有一些過渡性的描寫,會使整首詩的敘述更加流暢。</p><p class="ql-block"> (——此三首詩和自我評析寫于2025年6月21日夜家中臥室)</p> <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5日,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6月21日的基礎上,意猶未盡,又琢磨寫了三首同名詩,相比較而言,自認為后三首比前三首要寫的好點。對于寫詩還在學習階段,孰好孰壞,自有人評說。歡迎大家批評指正。</span></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夏至來臨日影長,</p><p class="ql-block">氣溫炎赫若盆煬。</p><p class="ql-block">荷花綻處香盈袖,</p><p class="ql-block">頓感心舒意倍涼。</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夏至之時日似煎,</p><p class="ql-block">驕陽赫赫暑威傳。</p><p class="ql-block">清風偶入幽居室,</p><p class="ql-block">荷韻悠悠暗度鮮。</p><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夏至晨光灑荷塘,</p><p class="ql-block">早興徐步至塘旁。</p><p class="ql-block">絲絲荷馥盈耳鼻,</p><p class="ql-block">裊裊竹姿入眼忙。</p><p class="ql-block"><b>(——2025年6月25日下午這六首詩被美篇評為“精選”之作)</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簡介:吳剛,曾用名:吳緒承,湖北監(jiān)利人氏,研究生學歷,自由撰稿人。閑暇時喜歡讀書寫字,舞文弄墨。常行走于文字間,掬一捧清泉,擷一朵浪花,品一壺茗茶,捧一卷好書。享受生活之淡美,感悟人生之真諦。用書的馨香來滋養(yǎng)孤寂的靈魂。喜歡寫一些通訊,小說、散文,詩歌,隨感。數10年來,有3000余篇作品散見于軍內外報刊雜志、廣播電臺及微信平臺。其中有百余篇獲軍內外新聞獎、優(yōu)秀征文獎。著有《海天壯歌》等多部文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