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閬中古城貢院位于學道街78號,處于古城保護核心區(qū)域內(nèi),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清代鄉(xiāng)試考場,也是全國罕見的科舉文化體驗地。</p><p class="ql-block">貢院,又稱作“考棚”,是科舉時代仕子應(yīng)試的考場,又稱川北道貢院;是清代四川第一考棚。</p> <p class="ql-block">離開川北道署后按圖索驥找到閬中貢院,接近貢院,是有許多雕塑的廣場。</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軸線上置蛇圖騰門形青銅雕塑。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圖騰之一。蛇在遠古時期被多個民族視為原始宗教神祇,如華夏民族的伏羲、女媧等始祖均具人首蛇身形象,象征著創(chuàng)世與生命起源。這種圖騰崇拜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是華夏民族最早的精神象征之一。</p><p class="ql-block">蛇圖騰有以下幾個含義:第一是智慧與生命力;第二是神秘與力量;第三陰陽與能量;在精神內(nèi)涵方面又包含光明與智慧、秩序與守護。</p> <p class="ql-block">廣場中央平臺上塑了一尊青銅編鐘,編鐘正面是一個“良”字。稱“良字鐘”。從蛇形圖騰構(gòu)成的“門”字看過去,編鐘正位于“門”中。這兩組青銅雕塑從整體上看,就構(gòu)成了一個立體的“閬”字?!墩f文解字》對“閬”字的解釋是:“閬,門高也”。也就是大門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在貢院旁邊有個“優(yōu)”學文化園,這個園是干什么用的,沒有找到相關(guān)資料和解讀,從我在園內(nèi)看到景物,感覺是開展各種社會活動的一個場地,因為挨著貢院,所以在這里的活動都是品質(zhì)比較好的內(nèi)容。</p> <p class="ql-block">環(huán)境清雅,當?shù)厝伺苓@里打上牌了。</p> <p class="ql-block">這里可能是開商品展銷會時留下的場地。</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組文化墻。</p> <p class="ql-block">園內(nèi)最北端是一個小舞臺。</p> <p class="ql-block">因為現(xiàn)在優(yōu)學文化園內(nèi)沒有活動,都是曾經(jīng)活動的遺留品,所以沒在優(yōu)學文化園內(nèi)停留,便來到了貢院。</p> <p class="ql-block">對著貢院大門的是一個現(xiàn)代作品的影壁。</p> <p class="ql-block">貢院采用三進四合院式明清建筑,穿斗木結(jié)構(gòu),房舍整齊,高聳于街坊之上。大門、龍門、號房等均保留清代官式建筑元素,雕梁畫棟,氣勢恢宏。進入大門后首先遇到的就是“龍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龍門的門檻很高,邁過去都到襠部了,說明不是很容易。</p><p class="ql-block">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fā)向上。</p> <p class="ql-block">越過龍門是一個帶棚的寬闊走廊,走廊兩側(cè)還有兩溜仙人靠座椅。由于是剛進門,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p> <p class="ql-block">走到中間,這個帶棚的長廊在這里還是個“十字路口”,通向四個方向;在東邊長廊座椅上坐著兩排學生,我以為是學校組織來貢院參觀的呢,便沒在意,進入了東廂房展室。在展室里沒看兩眼就聽到外面鑼鼓齊鳴,還有人大聲說話,趕緊跑出去一看,原來是“演節(jié)目”。</p> <p class="ql-block">走到走廊中間十字路口,剛才坐在東側(cè)的兩排學生整齊地站在一進門方向的南側(cè)走廊上,十字路北側(cè)則是身穿清朝服裝“官員”在高聲講話,“清朝衙役”適時擊鼓敲鑼,原來是在模擬考試后宣讀結(jié)果的場面。</p> <p class="ql-block">由于他們說的都是四川方言,有的能聽懂有的聽不懂,感覺氣氛嚴肅、逼真!</p> <p class="ql-block">旁邊也有活動的組織者拍照、錄音,模擬清兵的演員手持長矛威武霸氣。</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場還模擬舞弊人員被逮捕查辦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也有考生被清華錄取發(fā)放通知書場景。</p> <p class="ql-block">學生們脫去了現(xiàn)在的校服,換上了清朝考生的服裝接受歷史的重演。</p> <p class="ql-block">這批學生解散之后,又有一批學生換上清朝學子考試的服裝。我因為沒看到開頭的表演,想再看看,把完整的表演記錄下來。</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監(jiān)考大老爺厲聲用四川話講了一通之后,考生們便進入西廂房“考試”去了。</p> <p class="ql-block">學生們撤了,這邊表演的老爺和奴才們也撤了。</p> <p class="ql-block">演員們在前臺表演,后面就是當初監(jiān)考官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表演完畢,繼續(xù)參觀,走廊這邊懸掛著五色毛筆。五色可以代表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的五行:青、赤、黃、白、黑,分別對應(yīng)木、火、土、金、水,象征著自然界的各個方面。 </p> <p class="ql-block">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張圖展示了清初四川舉人分布的地點,我想可能是為了激勵后人的讀書熱情。</p> <p class="ql-block">會經(jīng)堂,蘇軾所提,是考官閱卷的地方,進門有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清初四川舉人題名錄</p> <p class="ql-block">院內(nèi)監(jiān)視廳、謄錄所、對讀所、至公堂、提調(diào)廳、收掌所、彌封所等等,一應(yīng)俱全。</p> <p class="ql-block">院內(nèi)右手廂房是展室,孫中山論科舉赫然在目。</p> <p class="ql-block">歷史上各年代四川科舉的序館、科舉教育館等文字展覽。</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進士廊,介紹進士英杰:林則徐、 徐元啟、 陸游 、 顏真卿 、 司馬光 、包拯等歷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狀元廊。</p> <p class="ql-block">狀元英杰館</p> <p class="ql-block">重點介紹駱成驤 、張謇 、翁同龢、 楊慎等歷史名人。</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閬中尹樞(唐) 尹極(唐)<span style="font-size:18px;">陳堯叟(宋) 陳堯咨(宋) 兩對狀元兄弟的雕像。</span></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了貢院,感慨頗深。我不否認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及官宦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可是回過頭來看看,幾千年的封建社會最后淪落為積貧積弱、任人宰割,難道和他們沒有關(guān)系嗎?特別是對現(xiàn)代學生中灌輸清朝的科舉方法,激勵學生學習,是進步呢還是倒退呢?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是為了復(fù)古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