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李建科</p><p class="ql-block">圖/李建科</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稱:廉江市名班主任李建科工作室</p><p class="ql-block">美篇號:42125508</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人,不是簡單的一個詞,它是一項重要的社會活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講育人前,先講一個關于教育話題的故事:猴子是族群生活。它們的“教育”呢?“教育者”不是猴母,也不是猴父,而是退居二線的猴王??纯磩游锸澜珀P于猴族群的影視介紹,你或許獲得新認知、新見解。為什么是退居二線的猴王?誰的生存生活能力最強?誰具有教育能力與擁有教育的話語權(quán)?我們都希望人們能從故事中獲得教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時候,人們習慣于工具層面的認知理解。如“育人”,怎么樣的才是育人?等等的語言層面上的理解。作為一項工作,必須擁有與工作相當?shù)哪芰ΑJ聦嵅⒎侨绱?。縱觀育人的前奏,常常奏響的是自由而自然地樂曲。沒有更多更好地“準備”。在這種毫無準備下所進行的,要不隨“干”隨“學”,要不是隨“遇”而安,更有甚者是放任自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社會發(fā)展,讓更多的家庭教育跟不上,也讓更多的“家長”感到壓力與不安。在這項社會活動中,知識扮演著重要角色。擁有知識很重要,擁有育人的知識更重要。孩子存在可塑性,存在更多更大的“可能”,關鍵是扮演或充當?shù)摹八堋闭摺R粋€不留神,一個不覺意,一個不耐煩,所塑造的并不一定能成為所想要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塑”人(育人),遠比我們所想象的深奧,同樣的話,同樣的事,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做法,不同的手段,不同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人,認識孩子的視覺感知及學習模式,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之所以把這擺在首位,原因是人們忽視了這些。孩子認識世界是從感知覺獲得開始的。眼看,手抓,嘴咬,耳聽,觸摸感知中獲得認知。眼,是孩子感知世界的第一位器官(失明者不是),在生命思維里,是以“我”為主導者的,如“我看到了什么”。眼睛所看不到的,會繼續(xù)探索,如出現(xiàn)沙井沉石、洞穴灌水等探索行為。如幼兒時期,結(jié)合眼睛進行咬抓,來“認識”世界。人們對于孩子的“認知世界”,并不是完全“清楚”的,會因為衛(wèi)生,因為保護,因為利益而終止孩子行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視覺感知,并不是完全認知。是從身邊信息加工得來,其中,鏡像功能時刻使用。有研究表明,鏡像功能無時無刻都在使用,且不需要行為對應展示,它在頭腦中很自然地發(fā)生,且不完全被認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多時候,人們忽視了孩子的眼睛。孩子總是通過眼睛來觀察世界,并有“看到的“來整合信息資源,并加工進自己的“記憶”,變成自己的“認知”。人們需知道的:自己看到的,并不等于孩子看到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這么一個故事:母親和孩子上街,母親看到琳瑯滿目的商品,孩子卻滿肚子委屈和哭。母親蹲下來,才發(fā)現(xiàn):孩子所看到的是大人們的褲腿、裙擺和襪鞋,聞到各種的氣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度不同,視野不同。孩子的視覺感知世界,對于一些人來說,可能是空白的,無知的,更可能是對孩子的傷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人,認識孩子的視覺感知及學習模式,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視覺感知,不管是讀書學習,背書聊天,視覺都扮演著重要角色。人們需要知道,孩子學習或掌握信息,約百分之七十的信息來自視覺感知。至少要懂得盡量讓孩子看,而不是隱蔽或拒絕,更需要引導或指導。孩子看不到或者看不見,最終會選擇猜測或“自以為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實中,人們忽視或不強化孩子的視覺感知,從而導致視覺感知使用上的不科學性與不合理性。筆者大學畢業(yè)工作后,遇上河南特級教師秦老師,他指出筆者的閱讀問題。自迷戀于認知方面的研究后,才發(fā)現(xiàn):閱讀是一項能力,是需要訓練的,其中,眼睛的使用是講科學的。無知,會束縛一個人使用眼睛的能力。幼兒時期,尤其是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種電子產(chǎn)品進入生活,并干預了人的世界,這就與“用眼”有著密切關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尤其是小孩,是很難自我認知并有效管控的。外物刺激與引誘,是孩子所不能抗拒的。加上欲望與利益裹挾,孩子會在物欲中失去很多很多自我建設發(fā)展的時間與機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尤其是鏡像功能,它會隨心所欲地發(fā)揮,而不是更好地服務于學習與能力提升。在物欲與利益驅(qū)動下,眼睛只是獲取利益與欲望滿足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認識眼睛功能及其作用,加強有效管理與引導,唯有建立起眼睛使用的合理模式,訓練孩子的自我管控能力,才能讓眼睛成為信息獲取的利器,讓孩子終身受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人,認識孩子的視覺感知,很重要。人的眼睛在前,思維認知在后,人的視覺范圍很窄,約占16%的空域,需要扭轉(zhuǎn)頭部,才會拓寬視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習,本是一個尋找的過程,需要“扭轉(zhuǎn)頭部”的好奇或動力。孩子需要的,是有好奇心與驅(qū)動力??v觀社會上的“教育”現(xiàn)象,以語言為主,自己認知為先,告知孩子一切,等同于說的與事實一樣。至于孩子所看到的,卻與大人所說的不一樣,“欺騙”成了孩子理解中的行為標簽。“欺騙”度越大,在孩子心里,被否定的機會越大。視覺感知,讓孩子“看到”可看到、應看到的世界。這種感知獲得的信息,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記憶,重要信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視域中搜尋到的信息,會被孩子無數(shù)次想起(憶起),積攢在腦海里。一個熟悉的畫面都可能是引起記憶的“引子”??吹拇螖?shù)多了,在腦中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增多??匆姟洃洿鎯χg所產(chǎn)生的連接,成為個性化的“記憶模式”。當然,不同的孩子,后天加工的努力程度不同,加上再加工能力的升級,會讓人的記憶復雜化。其中,語言是最為理想的記憶“杠桿?,F(xiàn)實中,語言環(huán)境確實改變了孩子的認知模式,會說不在場情景和內(nèi)容;會寫所看所說所做,讓生命認知的時空域增大或成倍增長。這就成了生命成長的最大推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是“矛盾體”,認識孩子,需要用矛盾的目光來看待孩子一切和孩子成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育人,懂得由孩子視覺感知建立的學習模式,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現(xiàn)實中,人們并不重視,由各感知器官建立的學習模式。由于視覺感知占的比重大,也關系到孩子的認知建設與發(fā)展。孩子的學習,可以說,“都是看得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視覺感知,并不是簡單的“讓孩子看看”,需要一個教育引導過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對于看書學習,所關系的,不僅僅是家里擁有圖書館,而是學會看書,懂得看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書或觀察,是一個重要的用眼了解世界的技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書非借不能讀也”,有書不等于讀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觀察,需要一個從表到里,從外到內(nèi)的過程。不僅僅是看到表面,而是要看到實質(zh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者,必須是具備這樣能力的人,否則,孩子需要擁有讀書能力與觀察能力,都需下苦功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視覺感知所建立的學習模式,從看(閱讀)到大腦理解記憶,需要一個有大腦映像的寬度記憶,再在記憶寬度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加工的深度記憶及運用能力的連接與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習、記憶的復雜性,源于工具的復雜性。人們簡單化地對待學習,原因多種多樣。歸根到底,是無知所導致的。自所看到的,都歸于“簡單”,從而進行了“簡單化”處理,并未真正進入學習的環(huán)節(jié),走過場而導致學習停留于膚淺認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們需要引導孩子從短時記憶走向長時記憶,回憶,加工,存儲,運用等相結(jié)合,使記憶與學習運用相結(jié)合,形成有意義聯(lián)結(ji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視覺感知建立的學習模式,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講透的。它關系到腦,腦科學知識,神經(jīng)語言,語言神經(jīng)等諸多領域,很多時候,人們只在乎學習模式,而忽視非智力因素,其實,所有的學習都智力與非智力的總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習上,孩子的喜歡很重要。不管是畫,也不管是音樂,還是文字,只要孩子喜歡,這就是“無價之寶”。另外,學習的延遲滿足(延遲獎賞),也是關系到學習能力、品質(zhì)的心理建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面討論過,利益與欲望裹挾(驅(qū)動),加上認知局限(或缺陷),會加大認知障礙,甚至形成嚴重的認知扭曲。家庭成員,尤其是監(jiān)護教育者,其認知會影響并加重孩子的認知問題。尤其是家庭教育中的責罵、打罰、厭惡等消極影響,加固孩子的錯誤認知,失去學習的正確認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之所以說,育人重要,不僅僅是要具有伯樂的慧眼,還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教育理解與合理的教育等待。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學習認知,認識自己已形成的記憶模式,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工與優(yōu)化,而不是打破重來,更不應是評判與貶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基于視覺感知器官的神經(jīng)建設的學習模式,是復雜的。難以講解透徹。望大家見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希望此文能起拋磚引玉作用,幫助你和孩子拓寬認知,推動認知建設與學習能力發(fā)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愿君讀有所獲!謝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若喜歡加美友,保存或轉(zhuǎn)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