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公文都是紙質(zhì)的,還不能在網(wǎng)上運行。我在辦公室從事文秘工作,其中一項常規(guī)性任務是,每天搜集匯總各辦案單位警情,以及局里的工作動態(tài),編寫成公安信息打印,之后分發(fā)各科所隊室,并由通信員每周一三五送到縣府文件交換處,轉(zhuǎn)分管領(lǐng)導和有關(guān)部門。</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有一天,刑警大隊又報上來一起案子,看似尋常:一農(nóng)戶家中發(fā)生一起爆炸案,一個小男孩被誤炸身亡,原因是其父盜竊和私藏炸藥雷管造成的,現(xiàn)已刑事拘留。算不上什么大要案子,按常規(guī),簡要地寫個信息上報下發(fā)就行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那時,我在程序化地撰寫信息簡報,以及領(lǐng)導講話和工作總結(jié)等公文外,還喜歡寫點通訊報道或者散文投稿。在報刊雜志上發(fā)表后,對內(nèi)鼓舞士氣,對外宣傳法制、弘揚正氣,同時也抒發(fā)一下自己的內(nèi)心情懷。我曾經(jīng)連續(xù)多年被《山東法制報》《山東公安》等多家報刊評為優(yōu)秀通訊員,稿件也屢屢獲獎,這進一步激發(fā)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熱情。</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從這起看似普通的案件,我敏銳地感覺到有一定新聞價值,背后還有需要挖掘的東西。于是,那公安信息一揮而就后,我又特意來到一樓的刑警大隊,找到辦案民警再去聊一聊。果然,這里面很有新聞性和故事性,可以寫一篇好稿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家住蒲汪鄉(xiāng)的薛某,在鄰近的莒縣一家煤礦上班,出于貪心,抽空偷了些礦上的炸藥、電雷管、電池等藏在家里。他中年喪妻,每天去上班后,家中經(jīng)常鎖著大門,結(jié)果被人偷竊過,損失慘重。他便自作聰明,設(shè)計制造了幾個爆炸裝置,安裝在家中的不同地點防賊。結(jié)果有一天,造成了他年幼無知的兒子,一不小心被炸身亡的悲劇。他在悲痛欲絕、后悔莫及的同時,也被公安機關(guān)抓捕歸案。</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聞訊趕到現(xiàn)場的民警,聽了他的初步供述后,沒有像以前那樣貿(mào)然搜查,而是根據(jù)他的交代,由膽大心細搞刑偵技術(shù)的民警,小心翼翼地去尋找拆除其他爆炸裝置。最終完成任務后,在場的人才知道厲害:他家那<span>柜</span>子一敞門就炸,箱子一掀蓋就響……可謂是步步驚心,讓人后怕。</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與這位到過現(xiàn)場的刑警熟悉,也是籃球場上的球友。他心有余悸地對我說:這些年,經(jīng)手過許多大要案,去過許多現(xiàn)場,也面臨過許多危險,這一次事后真的感到了恐懼,想起來至今還頭皮發(fā)麻。當時,如果稍不謹慎小心,差點就掛啦,咱們以后也甭在一起打球玩了。</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了解了這起案子的來龍去脈,它既是一場當事人的家庭悲劇,也是辦案民警的一件幸事和教訓。因為,在我們身邊,曾經(jīng)發(fā)生過考慮不周到,處置不當,造成了民警因公英勇犧牲的后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當時,《人民公安報》正在舉辦益友杯社會新聞大賽,我將這個題材巧妙構(gòu)思,精心創(chuàng)作,寫出《一朝被竊家中擺成地雷陣,一聲巨響兒子成了犧牲品》參賽,最終獲得了二等獎。作為公安部主辦的大報,他們還給頒發(fā)了百元獎金。在那個月工資只有幾百元的年代里,這可謂是重獎,對我也的確是一個意外之喜。</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那位刑警朋友得知我獲獎后,祝賀之余,還不忘調(diào)侃幾句:我們沖鋒陷陣的命懸一線,差點搭上小命,你老兄在辦公室動動筆,卻就名利雙收啦!我笑懟他:因為分工不同,相得益彰吧。</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往事如風,三十多年過去了,偶然想起這個案子,清晰如昨,記憶猶新。我退休以后,沉淀心底的公安情懷依舊:公安機關(guān)是和平年代里,最危險和敬業(yè)的團隊之一,警察隊伍是最可愛的一個群體!假如時光可以倒流,我還是愿意去走那來時的路。</b></p> <p class="ql-block"><b>(《入警后那些事》回憶錄連載之五:后怕)</b></p> 謝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