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日的英語課圍繞飯店菜單展開,講述了設(shè)計精良的菜單如何向顧客娓娓道來品牌的故事,以及它如何提升用餐體驗。這讓我回想起多年前在日本秋田的一次難忘就餐經(jīng)歷。</p> <p class="ql-block">那天抵達(dá)秋田后,我入住酒店便外出覓食。沒走多遠(yuǎn),便被一家名為“彌助”的蕎麥面店吸引。店門口的裝飾古樸雅致,令我毫不猶豫地推門而入。店門低矮,即便是我這樣的身高,也需微微低頭才能通過。掀開暖簾,迎面又是一道拉門,拉開后才見服務(wù)員用帶著秋田口音的日語熱情招呼:“歡迎光臨。”進(jìn)門后我想順手關(guān)門,卻發(fā)現(xiàn)拉門的把手位置極低,難以操作,最終還是服務(wù)員幫忙關(guān)上。這一細(xì)節(jié),讓我對這家店的風(fēng)格初有感知。</p> <p class="ql-block">我選擇了桌子的座位,(另有吧臺和榻榻米的座位)。桌上擺放的菜單旁,竟有一張店主的名片,置于小巧的木托盤上,注明“第六代店主”。我頓時明白,這是一家傳承百年的老店。我暗自慶幸自己的選擇。菜單裝在布面封套中,每本顏色與圖案各異,精致而有品位,仿佛每一頁都在講述一段歷史。抬頭望去,坐席一側(cè)的門楣上雕刻著繁復(fù)花紋,宛如舊時日式木作家具,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翻開菜單,我毫不猶豫地點了一份冷蕎麥面。面為二八蕎麥,即八成蕎麥粉、二成小麥粉,口感尚可,但比起札幌那家以十割蕎麥面聞名的店鋪,我更偏愛后者。或許正是因為那家店使用的是純蕎麥粉,風(fēng)味更為純粹。盡管如此,彌助的蕎麥面依舊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隨后,我又點了一道名為“賞月納豆”的料理。這名字便已令人心生好感,而端上來的納豆更是驚艷。豆粒飽滿,略帶嚼勁,色澤微黃中透青,香氣濃郁,是我吃過最美味的納豆之一。雖已記不清那日面與納豆的具體味道,但那份用心設(shè)計的菜單,卻在我腦海中久久不散。</p> <p class="ql-block">多年過去,那次秋田的旅行細(xì)節(jié)早已模糊,唯有那家百年老店的菜單,依舊清晰如昨。它不僅是一份點餐指南,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種文化的延續(xù)。菜單的設(shè)計,不只是視覺的呈現(xiàn),更是情感的傳遞。它讓我明白,一張好的菜單,可以講述故事,喚起記憶,甚至改變一次用餐的意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