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峽之魂</p> <p class="ql-block">《新高湖》號滾裝船緩緩靠近夔門碼頭,巨大的吊板幾經(jīng)斟酌,終于穩(wěn)穩(wěn)地落在長江邊陡峭的上坡路上,車輛結(jié)隊魚貫駛出艙門,當(dāng)在船樓上看見陪伴了我們八天,在黔、渝、鄂、湘的叢山峻嶺,大江大河邊辛勤忠實奔跑了數(shù)百公里的大巴踉踉蹌蹌地駛上陡峭的江畔時,一股感激之情涌上胸口,眼角也有些濕潤——難忘的旅行結(jié)束了,我們也要與之辭行,然而旅途中的點點滴滴,無不在腦海中悠悠漫行,以后我會一一分享……</p> <p class="ql-block">當(dāng)“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的巨大文字閃現(xiàn)在西陵峽刀削般的崖面上時,我仰望云霧繚繞山巔的三峽人家,心中湧出的卻是杜牧的“白云深處有人家”的著名詩句,觸景生情,浮想聯(lián)翩……</p> <p class="ql-block">巫峽白帝城的古老建筑,頂著風(fēng)雪霜雨在波濤邊度過了無數(shù)的春暖冬寒,見證了數(shù)不清的人間冷暖,詩人李白當(dāng)年泛舟險峽時的心情,在詩詞中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我倚船欄聽風(fēng),眺望懸崖峭壁的白霧時,猛然間似乎理解了李白當(dāng)時的悠然輕松心態(tài)……</p> <p class="ql-block">說到杜牧“白云深處有人家”詩句中的“深”,據(jù)說有“深”與“生”之兩種版本之爭,專家說“深”體現(xiàn)了事物的范圍,而“生”卻描繪了事物的動態(tài),仰望峰頂時隱時現(xiàn)的霧靄人家時,我傾向地認(rèn)為后者更貼近想象……</p> <p class="ql-block">三峽之魂在哪里,在萬韌險峻刀削的絕壁里,在洶涌波濤的吶喊里,在千舟競駛的互動里,在船工粗獷的歌喉里,更在千年文脈的綿長里……</p><p class="ql-block"> 為了表示對古代詩人的崇拜和紀(jì)念,奉節(jié)的街上,常能看見有“詩仙路”字樣的路牌……</p> <p class="ql-block">《新高湖》號輪船,是一艘很現(xiàn)代的客貨混裝船,常年馳騁于三峽航道,寬闊高大,甚是氣派,最?層停放車輛,上面幾層都是客艙,我們兩次來回于重慶和宜昌,均乘坐此船,甚至同一室同一床,故頗為熟悉,以致總有些感情色彩……</p> <p class="ql-block">記得第一次躺在二等艙的床上時,盡管船錨在江邊未動,還是有睡在江船上那種抑制不住的興奮,久未入眠,半夜不知什么時候,船悄悄地啟動了,沒有汽笛聲,沒有震動,也沒有引擎聲,當(dāng)然更沒有唐代詩人張繼“夜半鐘聲到客船”詩句里的渲染的浪漫鐘聲——早晨打開窗簾一看,早已換了人間——船頂有早起的人迎著峽光拍朝霞,也有人安靜地坐在欄邊,悄然呼吸著清新的山野空氣,享受著峽谷拂來的風(fēng),如果此時甩開嗓子吼上一兩句“船工號子”,幽深的峽谷定會回響清脆的回聲……</p> <p class="ql-block">我當(dāng)機(jī)立斷,毫不遲疑地打開相機(jī),讓也剛睡醒的鏡頭敏銳地親吻巫峽的險峰秀水……</p><p class="ql-block"> 涂著黑白條紋的航標(biāo)燈塔駐足于巖石波濤間,任憑身邊的草木陣陣搖曳,它始終穩(wěn)如磐石,目光瞥過,能讀懂它的高度的責(zé)任心。</p> <p class="ql-block">無論是乘舟穿越夔門的驚濤,或是駐足神女峰下聆聽古老傳說,這片土地總以震撼的方式,詮釋著自然與人文交融的永恒史詩。</p> <p class="ql-block">輪船上的伙食,永遠(yuǎn)都是自助式的——早餐中餐亦然,雖然口味一般,但卻管理“嚴(yán)格”,甚至有些摳門——湯早已盛好分小碗擺好,每人一碗,不能多取,飯也是一樣,大媽守住大飯盒邊,一人一勺,不夠者要求多加時,也是摳摳的一小勺,菜倒是品種豐富——雖然摳門,但也有效地避免了浪費。</p> <p class="ql-block">在重慶眾多的餐館里,“毛血旺”倒是一道永存的菜品——一大碗飄著紅油、辣椒、花椒的典型重慶濃烈紅湯,大塊的血旺沉浸其間,嘗之,粉嫩可口,滿口飄香,麻辣之味駐留,視之,久久欲罷不能——所以每每看見這道菜,我都要勤于大口朵頤……</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白詩中的“江陵”,即今日的湖北荊州,南北朝《荊州記》中記載:“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即約600公里,按照當(dāng)時船的速度,不可能“一日還”的,故導(dǎo)游總說李白是“偉大的預(yù)言家”——能知道今日交通工具的神速,其實是不是“預(yù)言家”不重要,能暴露出心情“暢快”得堪比“神速”才是最重要的……</p> <p class="ql-block">參觀世界聞名的三峽大壩,也是旅游行程的重要項目,盡管出于特殊原因不能上壩走走,但遠(yuǎn)遠(yuǎn)的目睹它的風(fēng)姿綽約,也納入了印象深刻的范疇,尤其是寫在山壁上《國之重器》的莊嚴(yán)字樣——相比之下,輪船翻越葛洲壩倒是可以親密接觸——眾人爭相涌向船尾,眼見巨輪從與船閘平行,到瞬間降下二十多米,再仰望船閘時,已是頭頂高高布滿青苔的閘口,不得不嘆服人類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兩次乘巨輪遨游三峽,經(jīng)歷了兩次截然不同的感受——去時頂著將近40度的高溫,船頭掠過的風(fēng)也是熱的,能頂著熱風(fēng)拍幾十分鐘的照片,已屬十分辛苦了……</p><p class="ql-block">而回時正歷經(jīng)難能可貴的降雨,溫度被直接扒下了十幾度,濕漉漉的高山云霧繚繞,三峽人家似乎生活在夢幻仙境,怡人的微風(fēng)沁人心脾……</p> <p class="ql-block">瞿塘峽的古棧道歷史悠長、巫峽的神女峰宛若仙境、西陵峽的三峽人家藏在白云間——各具特色的三峽風(fēng)光爭奇斗艷。</p><p class="ql-block"> 資料顯示:三峽的形成經(jīng)歷了約1.8億年的地質(zhì)演變,主要由青藏高原隆起、河流下切侵蝕及板塊運動共同作用而成——如此漫長的歲月奉獻(xiàn),記載了光陰的豐富軌跡,人生中能有此一游,實屬幸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