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畫卷中邂逅通道的歲月長歌<br>—— 讀《惟美通道》有感<br> 翻開吳景軍主編的《惟美通道》通道侗族自治縣成立七十周年畫冊,就像開啟了一場跨越時空的通道之旅。這不僅是一部展現(xiàn)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的藝術畫冊,更是一部鐫刻著通道七十年滄桑巨變與永恒魅力的史詩。從秀麗風光的開篇,到歷史回望的終章,每一幅畫面、每一段文字,都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通往通道秘境的大門,讓我沉浸其中,感受著這片土地的厚重與靈動。 畫冊以秀麗風光作為開篇,瞬間將讀者帶入了通道那如夢如幻的自然世界。萬佛山下,陽光普照大地,連綿的丹峰在永恒中放射光芒,仿佛穿越了遠古的時光隧道,將億萬年的地質(zhì)變遷與自然偉力濃縮于眼前。那赤紅的巖壁、奇特的峰林,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們靜靜地矗立著,訴說著歲月的故事。陽光灑在丹峰之上,為其鍍上一層金色的光輝,明暗交錯間,山體的輪廓更加清晰,層次感愈發(fā)分明。這些丹峰有的如利劍直插云霄,有的似城堡巍峨聳立,有的像巨人并肩而立,形態(tài)各異,令人嘆為觀止。在這壯麗的自然風光中,我感受到了通道大地的雄渾與壯美,也體會到了自然與時間的永恒對話。 <p class="ql-block">攝影:吳景軍</p> 隨著畫卷的展開,“和諧家園” 篇將我?guī)У搅藲q月沉淀下的侗鄉(xiāng)美景之中。古樸古香的侗寨,宛如鑲嵌在青山綠水間的明珠,散發(fā)著獨特的韻味。寨子里,木質(zhì)的吊腳樓錯落有致,青瓦飛檐,雕梁畫棟,每一處細節(jié)都彰顯著侗族人民的智慧與審美。寨中的鼓樓,是侗寨的中心,也是侗族人民聚會、議事、娛樂的場所。那高聳的鼓樓,層層疊疊,檐角上雕刻著精美的龍、鳳、花鳥等圖案,栩栩如生。鼓樓內(nèi),火塘中跳動的火苗映照著人們的笑臉,老人們圍坐在一起,講述著古老的傳說;孩子們嬉笑打鬧,追逐著童年的歡樂;青年男女則彈起琵琶,唱起悠揚的侗歌,歌聲在鼓樓間回蕩,傳遞著濃濃的情誼。那聲聲琵琶歌,清脆悅耳,伴隨著侗家兒女的生活,構成了一幅和諧美好的家園畫卷。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相互交融,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與溫暖。 <p class="ql-block">攝影:吳景軍</p> “文化傳承” 篇則如同一條時光隧道,帶領我從歷史深處走來,探尋古樸壯麗的侗寨中那些珍貴的文化瑰寶。侗錦,是侗族婦女用靈巧的雙手編織出的藝術珍品。她們以絲線為筆,以木機為紙,將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贊美、對未來的憧憬,都編織進了色彩斑斕的圖案之中。那些精美的幾何紋樣、生動的動植物圖案,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更承載著侗族的歷史、信仰與文化。蘆笙,是侗族人民喜愛的傳統(tǒng)樂器,每逢節(jié)日,侗族青年們便會吹奏起蘆笙,跳起歡快的蘆笙舞。那激昂的旋律、熱烈的節(jié)奏,仿佛能讓人感受到侗族人民骨子里的熱情與豪邁。銀飾,作為侗族服飾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制作工藝精湛,造型精美。侗族銀匠們憑借著世代相傳的技藝,打造出的銀冠、銀項圈、銀手鐲等飾品,不僅是侗族婦女美麗的象征,更是侗族文化的重要載體。還有那獨具特色的侗族服飾,色彩鮮艷,款式多樣,每一件服飾都像是一部無聲的史書,訴說著侗族的發(fā)展歷程與文化傳承。在這些文化瑰寶中,我看到了侗族人民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傳承,也看到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與無窮魅力。<br> 當目光移至 “歷史的回望” 篇,通道七十年的春夏秋冬在眼前徐徐展開。畫冊中那些輝煌璀璨的瞬間,如星辰般照亮了侗家女兒前行的征途。七十年,在歷史的長河中或許只是短暫的一瞬,但對于通道來說,卻是一段波瀾壯闊的發(fā)展歷程。從過去的貧困落后到如今的繁榮昌盛,通道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艱難險阻,也收獲了無數(shù)的喜悅與成就。畫冊中自治縣成立之時的老照片,記錄了通道曾經(jīng)的模樣:狹窄的街道、破舊的房屋、落后的生產(chǎn)方式…… 而如今的通道,高樓林立,道路寬敞,基礎設施日益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些變化,不僅是經(jīng)濟的發(fā)展,更是社會的進步、文化的繁榮。每一張照片、每一個故事,都凝聚著侗家兒女的辛勤汗水與不懈努力,也見證了黨和國家對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關懷與支持。在歷史的回望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通道七十年變遷的偉大意義,也為侗家兒女在新時代所取得的成就感到由衷的自豪。 <p class="ql-block">攝影:吳景軍</p> 通道七十年的變遷,正如畫冊中所描繪的那樣,是一本書,一本記錄著通道發(fā)展歷程與人民奮斗故事的厚重史書;是一首歌,一首唱響著通道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與追求的激昂贊歌;是一本精美的畫冊,一幅展現(xiàn)著通道自然風光與人文風情的絢麗畫卷;更是侗家女兒一部交響曲,一部譜寫著通道從過去走向未來、從貧困走向富裕、從落后走向繁榮的壯麗樂章。在這部交響曲中,有自然的雄渾之音,有生活的和諧之音,有文化的傳承之音,更有歷史的奮進之音。這些音符相互交織,共同奏響了通道發(fā)展的最強音。<br> 合上畫冊,通道的美景與故事依然在腦海中回蕩?!段┟劳ǖ馈凡粌H讓我領略了通道的自然風光之美、人文風情之美、歷史變遷之美,更讓我感受到了侗族人民的勤勞、智慧與堅韌。它是對通道七十年發(fā)展的一次全面總結與展示,也是對通道未來發(fā)展的一次美好展望與期許。在今后的日子里,我相信通道將會在新時代的征程中繼續(xù)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而《惟美通道》這本畫冊,也將成為人們了解通道、愛上通道的一扇重要窗口,讓更多的人走進通道,感受這片土地的獨特魅力與無限生機。 <p class="ql-block">攝影:吳景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