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陵位于內蒙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鎮(zhèn),是祭祀成吉思汗的地方。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后,按習俗其遺體密葬,他的畫像、部分遺物及一綹白駱駝頭頂絨毛被供奉在宮帳內形成成吉思汗靈宮,這是成吉思汗陵最初形態(tài)。</p><p class="ql-block"> 1266年,忽必烈在元大都建太廟“八室”,欽定祭祀制度,成吉思汗白宮被稱為“乃蠻查干斡耳朵”即“八白宮”。1649年,成吉思汗后裔額璘臣將八白宮及蘇勒德等圣物,從黃河南岸伊克召遷移至郡王旗中部巴音昌呼格河畔的伊金霍洛。1939年,為避戰(zhàn)亂,成吉思汗陵先后遷至甘肅興隆山、青海塔爾寺,1954年被迎回伊金霍洛,1956年建成如今的成吉思汗陵。</p> <p class="ql-block"> 大門 牌樓為六柱五樓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上端正中懸掛烏蘭夫題寫的“成吉思汗陵”石刻牌匾。</p> <p class="ql-block">氣壯山河門景:造型呈山字形,成吉思汗躍馬雕像騰空而出,佇立中央,顯示出開天辟地、氣壯山河的宏偉景觀。</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鐵木真是大蒙古國的建立者,世界史上卓越的軍事家、政治家,被毛主席譽為“一代天驕”。</p> <p class="ql-block"> 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高原諸部落,結束了蒙古草原長期四分五裂的局面;推行千戶制、萬戶制,建立了以成吉思汗為中心的層層隸屬的官僚體系;頒布了蒙古族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大扎撒》,規(guī)范了社會行為,奠定了蒙古帝國法律制度基礎。</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碑刻為蒙漢兩種文字</p> <p class="ql-block"> 陵宮大殿是核心建筑,由三座蒙古包式大殿組成,正殿內安放著成吉思汗的衣冠和遺物,側殿盛放著其生平的文物與兵器。</p> <p class="ql-block"> 雕有金色盤龍的八根柱子支撐著古樸典雅、金碧輝煌的正殿,猶如金頂大帳。正殿中央是高達4.3米的成吉思汗?jié)h白玉雕像,雕像背后是十三世紀遼闊無比的亞歐疆域圖,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們統(tǒng)一了亞歐大陸,推進了世界文明進程。站在歐亞大陸版圖面前感覺無比震撼——偉大!</p> <p class="ql-block">后殿也叫“金殿”,這里安奉著成吉思汗與孛兒帖哈屯、忽蘭哈屯和“準格爾伊金”三個白室,南墻正中有一幅燒瓷壁畫是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圖,相傳在成吉思汗時期繪制,數(shù)百年來原畫藏于成吉思汗和孛兒帖哈屯白室。</p> <p class="ql-block"> 西殿安奉著成吉思汗用過的吉勞(鞍轡)、胡日薩德格(弓箭)和寶日溫都爾(奶桶)白室,明代蒙古林丹汗為成吉思汗八白室敬獻的馬鞍。西殿還繪有“成吉思汗出生和成長”大幅壁畫,再現(xiàn)了成吉思汗出生及艱難的少年時代。</p> <p class="ql-block">蘇勒德祭壇:漢白玉雕刻精美</p> <p class="ql-block"> 供奉著成吉思汗的戰(zhàn)神,象征著勇往直前的力量,長明燈燃燒了800年。</p> <p class="ql-block">阿拉坦甘德爾敖包,是為紀念成吉思汗而設立。</p> <p class="ql-block">謝謝觀看欣賞</p><p class="ql-block">拍攝于2025.5.19制作于2025.6.2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