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5年6???23日,我們幾人相邀一同去渭南看望過去的一些老同事。一臺車從咸陽過來接上我,大家訴說著過往事兒,一路順風(fēng)很快就到了渭南市西二路曾臘梅的家,熱情的曾哥哥和劉嫂子早已備好了水果香茶??,談笑間多少往事隨風(fēng)蕩漾,閑聊中往昔面孔尚有點滴輪廓,只是歲月不饒人,在坐者都是退休人員嘍。</p><p class="ql-block"> 到渭南一定的去我們曾經(jīng)工作和居住過的地方看看,拍照留念當(dāng)時是不可缺少的程序。</p> <p class="ql-block">住宅樓前留個影;照片左起,陳建利、張寶安、梅蘭珍、趙玲、趙寶民、曾臘梅</p> <p class="ql-block">辦公樓前拍照片,這里是我們工作過多么的地方。照片左起 張寶安、馬玉梅、梅蘭珍、沈新春、陳建利。</p> <p class="ql-block"> 寂靜的小院還是那樣祥和,只是少了些許熟悉的面孔。記憶的閘門打開,1992年也是六月間,嶄新的住宅樓分入我等手中。那時候還沒有興起裝修那檔子事,大家爭先恐后的搬入了屬于自己的新房,36戶人家撐起了小院的一片天地。從此鼎沸的人們出出進進好不熱鬧,電話所、電報所、實驗室、自動室、電源室、通信工區(qū),一個門類齊全的通訊機構(gòu)在這里運作了起來。</p> <p class="ql-block">時代的變遷,這處曾經(jīng)被渭南地區(qū)鐵一局兄弟單位無比羨慕嫉妒的電話所,現(xiàn)如今冷落的再也沒有這樣冷落了。</p> <p class="ql-block">走進渭南,也要走進渭北。這是渭南通信工區(qū)老孔(孔慶春)師傅的家,他的宅院坐落于渭南市辛市鎮(zhèn)孔家村,也就是渭南人所說的“河北”之地。渭北的村落寬廣而秀麗,農(nóng)村人的住宅讓會城里人羨慕的眼珠子都能蹦出來??讕煾导仪昂笕幵郝?,清一色的一層大瓦房。房屋后面就是一望無際的莊稼地,瓜果梨桃時令蔬菜應(yīng)有盡有,新鮮的空氣中略帶著泥土的芬芳,田園之美真的美不勝收。</p> <p class="ql-block">時令蔬菜隨手拈來絕對綠色有機吧?</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路面全部是硬化過得。</p> <p class="ql-block">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穿跨考背心??的就是孔慶春師傅,能看的出來他已經(jīng)86歲了嗎?就 他這樣一副身板,當(dāng)年翻越過喜馬拉雅山,涉足于恒河岸邊,讓印度阿三聞風(fēng)喪膽,被攆的腿肚子轉(zhuǎn)筋,時至今日印度阿三回想起中國人民解放軍起都會惡夢連連吧?老孔便是當(dāng)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對印反擊戰(zhàn)的一員。我們?yōu)樗矶\????祝?愿他健康長壽!</p> <p class="ql-block">新豐鎮(zhèn)當(dāng)年也是我曾經(jīng)居住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當(dāng)年新豐鎮(zhèn)電話所所在地,往日的模樣一點點都看不出來了。</p> <p class="ql-block">這個地方就是當(dāng)年新豐鎮(zhèn)電話所</p> <p class="ql-block">建三隊遺留在新豐鎮(zhèn)老街道上兩棟家屬樓</p> <p class="ql-block">鐵一局建三隊遺留在新豐鎮(zhèn)老街道上的兩棟樓</p> <p class="ql-block">玻璃門上“鐵一局建三隊”幾個字,告訴過來人,這里曾經(jīng)是很多鐵一局工作人員的家園。</p> <p class="ql-block">這個單元原來都是電務(wù)處新豐鎮(zhèn)電話所工作人員的家。</p> <p class="ql-block">新豐鎮(zhèn)鐵一局黨校這所院落,后來交給了鐵一局機筑處,現(xiàn)在院內(nèi)居住的都是機一隊、機三隊及機五隊的職工家屬。還有建三隊遺留在的兩棟樓房,居住的都是一些無處可去的退休人員,破舊的樓房,閉塞的居住環(huán)境,怎么看著都覺得非常凄涼。不由得覺得電務(wù)處的人們還是很幸運的呢,新豐鎮(zhèn)、華縣、三原縣電話所撤掉后立馬把職工家屬搬離了,否則的話,留下來真是凄慘無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