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昨天下午來到藝術家王嘉成的工作室,進門就見到置物架上一件水瓶形狀的器物,旁邊散布著幾只顏色與造型各異的水杯,還有兩枝小花插在兩個細長的花瓶里……藝術家說起她的日常:喝水沒有杯子,現做一個;吃飯沒有筷子,現打一雙;沒有鮮花,做幾支永不凋謝的透明花……一切童話夢話緣自房間中央的工作臺,工作臺上除了火槍鉗子等工具,還有好多小玩意兒:蛇形指環(huán)、吊墜……更奇特的還有蝦仁、蘆筍、雪梨形狀的運動健康食品……</p><p class="ql-block">由于最近藝術家的很多作品在展出,<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s8ar8d"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相生……</a>現在樓上樓下最多的是原材料,我們了解到玻璃、琉璃、水晶因所含成分不同,熔點從1200度到1800度不等,玻璃無色透明,是人工合成的,琉璃有天然的也有人工的,水晶是天然的,它們的共同點是可以再造成玲瓏剔透、色彩斑斕的藝術品……</p><p class="ql-block">對于小飾物小擺件之類,藝術家信手拈來,我們體驗時在火焰上轉動一根玻璃棒和一根顏料棒使它們熔合在一起,就沒辦法迅速將這團高溫軟化物塑成想要的形狀了,只能請藝術家出手“救援”……</p><p class="ql-block">而藝術家創(chuàng)作大型玻璃材質藝術品,則需要兩三位助手<span style="font-size:18px;">“救援”</span>,因為一件十寸蛋糕大小的作品,我隨手一捧竟紋絲不動,吸口氣用力捧也只能提起一點點高度,重量是創(chuàng)作難度之一,而且有被燙的風險,之二是高溫熔化的材料必須快速趁熱塑形……</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藝術家自娛自樂的兩朵小花</p> <p class="ql-block">透明材質加上光影,疊加了藝術創(chuàng)作</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說,這些原材料很珍貴,所以單獨上架,藝術家還說她布置工作室特別喜歡用射燈,明亮又柔和……我發(fā)現上方的兩個光圈,與材料一起,也可以是件藝術作品……</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的自娛自樂作品</p> <p class="ql-block">這幅畫的創(chuàng)作源于藝術家因澳洲森林大火后,植物在無人照顧的情況下兀自重生而產生的感悟……</p> <p class="ql-block">這是藝術家在給我們介紹這個陳列室,她戴的耳環(huán)就是她自己制作的……水的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之間的關系向來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所以<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兩幅畫作因為干燥,一個角離開墻面翹出了角度,藝術家就讓它們自然呈現……</span></p> <p class="ql-block">這件就是我們試捧過非常重的藝術品</p> <p class="ql-block">疫情封控時藝術家感到很輕松,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創(chuàng)作了,后來封久了就開始畫窗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幅涂層很厚的作品,之前的色調藝術家自己越看越不順眼,現在是將原作覆蓋了,左邊中間畫了個小人,做著舉手的手勢,右上方有條鯨魚……藝術家有時候不會明確說出所有的創(chuàng)作構思,或許一言難盡,又或許詩意所在……</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說這幅作品是個美好的夢境……</p> <p class="ql-block">章魚</p> <p class="ql-block">從樓上往下看,右邊靠墻有兩幅未完成的畫作,大的藍線條的那幅,是藝術家接受采訪時,被指揮著畫上的,已經畫了幾次,以后可能還會添上幾次,所以這是記錄藝術家經歷的,被動的一件作品……小的那幅畫的是紅薯,中間有條金色分割線,因還沒完成,藝術家沒作更多的解釋,但我又發(fā)揮起我的想象,是否想表示紅薯既普通又金貴……</p> <p class="ql-block">這是漸變色藝術作品</p> <p class="ql-block">藝術家演示吹制紅薯玻璃藝術品,然后把紅薯放到稍低溫度的加熱爐上慢慢冷卻,是真烤假“紅薯”……</p> <p class="ql-block">我的制作體驗</p> <p class="ql-block">嘉成老師幫我完成關鍵的塑形</p> <p class="ql-block">冷卻后的小吊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