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六月的西安,陽光明媚,我與夫君踏上西安這片古老土地,探訪那承載著千年歷史的華清宮。這座依山傍水、樓臺錯落的唐代皇家別宮,曾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見證地。漫步其間,仿佛穿越回那個“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詩意年代。</p> <p class="ql-block">踏入景區(qū),中式建筑群在綠樹掩映下顯得莊重典雅,飛檐翹角與紅柱灰瓦訴說著昔日的輝煌。我站在“五間廳”前,感受那段近代風(fēng)云變幻的歷史余溫;在“兵諫亭”旁駐足,遙想當(dāng)年西安事變的驚心動魄。沿途可見石碑林立,記載著從西周至隋唐的溫泉文化演變,讓人頓感時光流轉(zhuǎn)、歲月沉浮。</p> <p class="ql-block">驪山腳下,御湯遺址靜靜佇立,水汽氤氳中仍可想象當(dāng)年帝王沐浴之景。園林深處,池塘倒映著亭臺樓閣,曲徑通幽處偶遇身著古裝的表演者,恍若夢回盛唐。最難忘那一日細雨初歇,我在刻有“華清宮”三字的紅墻邊留影,枝頭白花輕落肩頭,那一刻,千年的風(fēng)拂過今人的臉龐。</p> <p class="ql-block">華清池,別稱華清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縣城南驪山北麓。華清宮是唐代封建帝王游幸的別宮,唐玄宗屢攜楊貴妃在華清池沐浴,白居易《長恨歌》:“春寒賜予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即指此。其背山面渭,倚驪峰山勢而筑,規(guī)模宏大,建筑壯麗,樓臺館殿遍布驪山上下。唐詩人白居易《驪宮高》詩曰:“高高驪山上有宮,朱樓紫殿三四重”。清人錢維喬《華清宮》詩道:“華清之宮驪山足,玉殿千重相連屬”。驪山景色宜人,溫泉蕩邪去疾。傳說遠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期,就已成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時的溫泉名“星辰湯”?!度赜洝份d:“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驪山湯,漢武加修飾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令大冢宰宇文護造皇湯石井。隋文帝開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p> <p class="ql-block">驪山(lí shān),又稱“酈山”。是秦嶺北側(cè)的一個支脈,東西綿延20余公里,最高海拔1256米,遠望山勢如同一匹駿馬,故名驪山。驪山溫泉噴涌,風(fēng)景秀麗多姿,自3000多年前的西周就成為帝王游樂寶地。周、秦、漢、唐以來,這里一直是游覽勝地,曾營建過許多離宮別墅,吸引著各代游人。這里有被稱為關(guān)中八景”之一的“驪山晚照”;烽火戲諸侯的“烽火臺”;紀(jì)念西安事變的兵諫亭;紀(jì)念女媧補天的老母殿等。上山有臺階路3200多米,先來到驪山半山腰“斑虎石”處,便見兵諫亭,是為紀(jì)念西安事變而建。過后,可往西直上山峰至“晚照亭”。站在亭的北側(cè),整個華清池近在眼前,一目了然。再往前便到西繡嶺第三峰上的老君殿。老君即老子,為驪山著名道教官觀。</p> <p class="ql-block">這條石縫,竟然是蔣介石當(dāng)年的藏身之處?西安驪山華清池,是蔣介石在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時被抓的地方。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爆發(fā),蔣介石在驪山腳下華清池的別墅“五間廳”蒼皇逃跑,逃跑時,蔣介石的30多個衛(wèi)兵。現(xiàn)在還留有蔣介石逃跑時,窗戶上留下來的彈孔。蔣介石逃跑期間,只能藏在驪山的一條石頭縫中。后來,這里修建了一座亭子,叫做“兵諫亭”現(xiàn)在依然矗立在驪山半山腰上。</p> <p class="ql-block">站在華清池邊,望著遠處的山巒和近處的水面,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寧靜與平和。</p> <p class="ql-block">華清池的水面,倒映著亭臺樓閣,宛如一幅精美的畫卷。月光灑在華清池上,波光粼粼,仿佛無數(shù)顆星星在水中閃爍。</p> <p class="ql-block">梨園歷史上原本是指唐朝皇帝游樂的地方,之后成為了戲班的別稱。</p> <p class="ql-block">我也在梨園戲臺舞上一段,以了表演心愿。</p> <p class="ql-block">楊貴妃,唐朝第一美女,在當(dāng)時的社會格外出眾和引人注目。眾所周知,楊貴妃在唐朝時期的貨車之戰(zhàn)中豐功偉績,被封為貴妃并賜號為“華麗娘娘”。然而,除了楊貴妃的美貌和膽識之外,她的人生中也有著許多神秘的傳奇故事。與楊貴妃周圍那些神奇的生物相比,她的寵物金龍則是一種讓人生畏的存在。傳說中,金龍是楊貴妃所擁有的一種超常動物,它不僅擁有極為強大的力量和速度,而且還是一位精通各種神秘學(xué)科的阿爾克曼德軍團,特別是精通人類學(xué)和巫術(shù)學(xué)??傊?,雖然楊貴妃的一生充滿了謊言、猜測和神秘,但是她永遠是唐朝的一張閃亮的名片,在那個風(fēng)華正茂的時代產(chǎn)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