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日是入冬以來最溫暖舒適的一日。陽光燦爛,微風(fēng)送爽,最高氣溫二十二度。為享受這難得的暖陽,我們臨時改變了原定去Katoomba小鎮(zhèn)的計劃。清早便登上了前往鉆石灣的火車。</p><p class="ql-block"> 鉆石灣坐落于悉尼東郊的南頭半島,介于邦迪海灘與屈臣氏灣之間。眾所周知,澳大利亞的海岸線起伏跌宕,有些崖壁高出海面百余米,連綿的高崖構(gòu)成了這個國度最壯麗的海岸線,而悉尼一帶的海崖景觀尤為出眾。近年來,鉆石灣聲名鵲起,漸有超越屈臣氏灣與邦迪海灘之勢,被眾多游客譽為"南半球最美的懸崖"與"南半球的藍(lán)鉆石"。</p><p class="ql-block"> 我們一行八人,平均年齡七十有余,卻個個精神矍鑠,意氣風(fēng)發(fā),勇氣與毅力絲毫不遜于年輕人。下巴士后,穿過一片錯落有致的豪宅區(qū),約莫十余分鐘,便來到了這處俯瞰浩瀚南太平洋的絕美懸崖。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石門與峭壁形態(tài)各異,層疊交錯,在碧海藍(lán)天的映襯下,確不負(fù)"南半球最美懸崖"的盛名。那翡翠般湛藍(lán)的海水,恰似墜落在南半球的一顆熠熠生輝的藍(lán)鉆,想來這便是"鉆石灣"得名的緣由了。</p><p class="ql-block"> 懸崖之上,一條嶄新的木質(zhì)棧道蜿蜒伸展。棧道寬闊結(jié)實,欄桿高筑,長約五百米。這短短的木道便將宏偉深沉的懸崖絕壁盡收眼底,滿目皆是嶙峋峭峻。據(jù)說從前并無此道,垂釣者需攀援山崖野徑,爬上消防梯,再走過百余米的石壁懸崖,方能下到崖底石灘。那里人跡罕至,魚群密集,卻也危機四伏——曾有人被海浪卷走。棧道中段下方有一處石門,人稱"天堂之門"。立于門中,以碧海藍(lán)天為幕,隨手一拍便是絕美大片,那種遺世獨立之感妙不可言。(如今已禁止下行)然仍有膽大之徒穿越石門,立于無遮無攔的懸崖邊擺姿弄態(tài)。我不敢,亦不許同行者如此冒險。</p><p class="ql-block"> 漫步棧道,觸目所及皆是無垠的海洋風(fēng)光。海水如藍(lán)鉆般璀璨,在陽光下閃爍著迷人的光芒,色澤由淺及深,層次分明,與潔白的浪花交織輝映,堪稱大自然最完美的調(diào)色杰作。高聳的懸崖上巖層錯落,海浪不斷拍擊崖壁,激起層層白沫,轟鳴聲如交響樂般雄渾壯麗。這時,我突然感覺到人與浩瀚的大海、陡峭的懸崖形成鮮明對比,凸顯出大自然的雄偉和人類的渺小。</p> <p class="ql-block"> 正沉醉于美景之際,偶遇一位手持望遠(yuǎn)鏡的西洋女子,她久久凝視海面后,熱情地告訴我們正有座頭鯨途經(jīng)此處前往悉尼港。循她所指方向望去,果然瞥見了鯨魚的身影。這意外的驚喜令我們這群"老頑童"欣喜若狂,駐足良久,不忍離去…</p><p class="ql-block">時近正午,我們沿海岸線向麥考瑞燈塔進(jìn)發(fā)。沿途風(fēng)景令人目不暇接,數(shù)處觀鯨臺均設(shè)有免費望遠(yuǎn)鏡——有供成人使用的,也有專為兒童準(zhǔn)備的。</p><p class="ql-block">麥考瑞燈塔巍然矗立,因下方正在修繕,只能遠(yuǎn)觀。拍照留念后未作久留,繼續(xù)前行。</p><p class="ql-block"> 美麗而熱鬧的Watsons bay wharf公園,為我們今天的徒步之旅畫上了圓滿的句號。特別要感謝來自山東的朱大哥——這位行伍出身的真性情漢子,雖言語不多卻用行動溫暖了整個團(tuán)隊。他精心準(zhǔn)備的醇香美酒、酥香燒雞和時令水果,讓這次戶外活動更添滋味。真誠、實在、智慧的朱大哥、陳工兩位兄長,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謙和厚道的為人,成為了我們團(tuán)隊中最令人敬重的存在。正是有了這樣的良師益友相伴,才讓今天的行程充滿歡笑與感動。</p> <p class="ql-block"> 這一日的旅程,讓我們這群年逾古稀的老人再次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與生命的蓬勃活力。站在懸崖之巔,看驚濤拍岸,觀鯨魚嬉戲,忽然明白:歲月可以在臉上刻下皺紋,卻永遠(yuǎn)無法侵蝕那顆向往自然、熱愛生命的心。鉆石灣的藍(lán),不僅閃耀在南太平洋的陽光下,更映照在我們依然年輕的心里——那是對美好永恒的追尋,對生命不息的禮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