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陣秋風拂過,暑熱尚未完全退去,公園里的銀杏樹悄然飄落了第一片金黃的葉子,這景象讓我心中久藏的內(nèi)蒙壩上攝影之夢愈發(fā)迫切。壩上的秋,有著獨特的性格與語言,它以無與倫比的魅力吸引著無數(shù)攝影愛好者,不遠千里,只為捕捉那令人屏息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今日翻閱當年拍攝的照片,一幕幕往事如昨日般清晰浮現(xiàn)。為了記錄下當時的震撼、興奮與感動,我決定寫下這篇日記。</p> <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25日,高速列車在江南的田野上飛馳而過,蔥綠的樹冠、金色的田野、蜿蜒的小河不斷從車窗掠過。我們一路向北!向北!漸漸地,窗外的色彩開始發(fā)生微妙的變化。下午一時許,我們抵達了北京,沒有片刻停留,便換乘接站的大巴繼續(xù)北行。</p> <p class="ql-block">隨著窗外的繁華漸漸隱去,秋意愈發(fā)濃郁。當夕陽的余暉灑在西山之上,車子稍作停歇,“金山嶺”三個大字瞬間映入眼簾。哦,我們已來到素有“紫塞明珠”美譽的承德。據(jù)資料記載,承德位于河北省東北部,是連接京津冀遼蒙的重要節(jié)點,距離北京225公里。這座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曾是清王朝的第二政治中心。1733年,雍正皇帝取“承受先祖德澤”之意,賜名“承德”。</p> <p class="ql-block">夕陽西下,目光所及之處是連綿山脈的剪影。當?shù)厝烁嬖V我們,金山嶺長城就位于這大小金山嶺之上。</p> <p class="ql-block">金山嶺長城是明代萬里長城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15千米,城墻一般高達7米左右,底部寬6米,頂部寬5米,可容五馬并騎。在這段長城上,敵樓、戰(zhàn)臺、鋪房密布,沿線設有5處關(guān)隘、67座敵樓和3座烽燧。這里曾留下明朝名將徐達、戚繼光修筑長城、鎮(zhèn)守北疆的傳奇故事,他們與雄偉壯麗的長城共同鑄就了中華民族不朽的英魂!</p> <p class="ql-block">(此圖為AI制作)</p> <p class="ql-block">名揚四海的避暑山莊是現(xiàn)存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園林。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歷經(jīng)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于1792年建成,主要分為宮殿區(qū)和苑景區(qū)兩部分。苑景區(qū)“天然風景勝西湖”,湖面波光粼粼,兩岸綠樹成蔭,山莊的主要風景建筑散落于湖區(qū)和草原之間,顯得曲折有致,秀麗多姿。</p> <p class="ql-block">草原以試馬埭為主體,是皇帝舉行賽馬活動的場地,展現(xiàn)了皇家狩獵與娛樂的恢弘場景。</p> <p class="ql-block">宮殿區(qū)是清帝處理朝政、接見少數(shù)民族王公及外國使節(jié)、舉行大典和寢居之所。建筑風格樸素淡雅,卻不失帝王宮殿的莊嚴。在避暑山莊宮墻之外,還有十二座皇家寺廟,與山莊相映成輝。</p> <p class="ql-block">由于行程緊湊,我們僅在承德住宿一晚,未能將長城與避暑山莊一同納入鏡頭之中,好在還有多年前的舊照,略可彌補這一缺憾。(未完待續(x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3日補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