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攝影\編輯:梅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美篇號:36280253</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提起水城,想必很多人第一躍然于腦海中的一定是威尼斯,但在歐洲,還有一座水上之城絲毫不遜色于威尼斯的迷人與唯美,且還更多了幾分新奇趣味,那就是荷蘭的阿姆斯特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位于荷蘭的西部靠近北海,城市建在北海和艾瑟爾湖之間的低洼地帶,是一座充滿多元文化的國際化都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荷蘭的首都,它不僅是荷蘭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還以獨特的運河風(fēng)光、豐富的藝術(shù)氛圍和開放包容的城市氣質(zhì)聞名于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稱,160多條運河、1500座橋梁連接起90座島嶼,構(gòu)成超100公里的水上通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古老的運河網(wǎng)絡(luò)與經(jīng)典的荷蘭風(fēng)格建筑,賦予了這座城市浪漫而寧靜的基調(diào),這座城市中許多區(qū)域的地勢都低于海平面,這使得阿姆斯特丹必須依賴復(fù)雜的水利工程系統(tǒng),來防止海水與河水的倒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運河帶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紳士運河、王子運河與皇帝運河等沿岸,現(xiàn)代化大廈和風(fēng)格獨特的運河“畔屋”相映成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運河兩岸古老經(jīng)典的荷蘭風(fēng)格建筑鱗次櫛比,映襯著水光,精致的游艇緩緩穿行其中,仿佛在歲月中流動,繪就了一幅寧靜優(yōu)雅的水上畫卷,凝聚了歷史與藝術(shù)的精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是荷蘭畫家卡雷爾?威廉(Carel Willink,1900- 1983)的半身雕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他是荷蘭“魔幻現(xiàn)實主義”風(fēng)格代表畫家,作品常以精準(zhǔn)寫實技法呈現(xiàn)超現(xiàn)實、帶有神秘氛圍與哲學(xué)思考的場景,在荷蘭乃至國際藝術(shù)界有一定地位,雕像底座銘文記錄其生卒等信息,紀(jì)念他的藝術(shù)貢獻(xiàn)。</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運河縱橫,橋梁交錯,使這座城市有種小橋流水般的詩意,運河之旅是最能體驗這座水上城市獨特韻味的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運河兩岸一棟棟17-18世紀(jì)色彩斑斕的房子,又賦予這座城市童話般的夢幻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運河中有水上巴士和觀光游船緩緩穿行,更有許多船屋、餐廳、咖啡館被建在水上,極富浪漫氣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來到阿姆斯特丹才了解一件有趣的事,在這里分享給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些被藍(lán)色、綠色和紅色精心地裝飾的房子,樓房的門都非常狹小,僅能容得一個人走進。古時此地有一條奇怪的法律,門越大交納的稅就越多,無奈的人們只好將門盡量做小,卻把窗戶做得很大,家具什么的都從窗口吊運進出。所有小樓房的頂部,都有數(shù)個伸出來的鐵鉤子,以固定吊運物品所用的繩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行走城市中,眼前見到自行車的停放處場面尤為壯觀,(照片僅顯示了一側(cè)),對面還有一側(cè)相同的擺放。</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是世界上自行車使用率最高的城市之一,遍布各處的眾多自行車道,讓人們以最貼近土地和水道的方式,去感受這座城市的脈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的公共藝術(shù)作品“大算盤(TheBig Abacus)”,由藝術(shù)家團隊創(chuàng)作。算盤是傳統(tǒng)計算工具,代表著金融、貿(mào)易的歷史脈絡(luò),阿姆斯特丹曾是重要商業(yè)中心,用算盤雕塑呼應(yīng)城市經(jīng)貿(mào)文化傳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前的銅牛雕塑,后面建筑是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大樓,它在金融發(fā)展歷程中有著重要地位,見證城市金融歷史與經(jīng)濟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來到水壩廣場,這里人流密集,阿姆斯特丹水壩廣場(Dam Square),堪稱城市“心臟”,滿溢歷史韻味與活力,是荷蘭極具盛名的廣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歷史追溯至13世紀(jì),阿姆斯特丹居民為抵御洪災(zāi),在阿姆斯特河邊修筑堤壩,廣場因此得名,“阿姆斯特丹”也源于“阿姆斯特河上的水壩”之意,這里是城市歷史發(fā)源地,見證從漁村到國際都市的蛻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水壩廣場旁是一家歷史悠久的時尚零售企業(yè),該建筑外觀具有典型的歐式風(fēng)格。</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水壩廣場曾長期作為政治與商業(yè)中心,市政廳、計量所、市場先后設(shè)在此處,如今雖商業(yè)屬性突出,但歷史印記仍深深融入廣場脈絡(lu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廣場中間白色的國家紀(jì)念碑,建于1956年,以紀(jì)念二戰(zhàn)中犧牲者。對面是荷蘭王宮。旁邊是大教堂,為荷蘭歷代君王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廣場周圍地區(qū)是阿姆斯特丹繁華商業(yè)區(q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國家紀(jì)念碑通體用白洞石筑造,氣勢恢宏,碑高22米,底部刻“DeVrede(和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四周是受縛男性雕刻(展現(xiàn)戰(zhàn)爭苦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正面有抱嬰兒、被和平鴿環(huán)繞的女性(象征勝利和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兩側(cè)獅子雕塑寓意守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每年5月4日,阿姆斯特丹的市民就會在國家紀(jì)念碑前,舉行銘記二戰(zhàn)犧牲士兵的紀(jì)念活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王宮是位于水壩廣場西側(cè)的新古典主義建筑,雄偉壯觀,曾被譽為“世界八大奇跡”之一,1648年始建,因地質(zhì)疏松,整個建筑由13659根木樁將其支撐,1655年作為市政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王宮建于17世紀(jì)荷蘭黃金時代,彰顯著荷蘭共和國的繁榮與威望。1808年拿破侖之弟路易?波拿巴將其改為王宮,現(xiàn)是王室官方接待場所,內(nèi)部裝飾華麗,有名家繪畫、各國贈禮,還會舉辦新王繼位等儀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王宮是意大利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外部墻面雕刻精美,繪有世界各地向阿姆斯特丹女神獻(xiàn)禮場景;內(nèi)部裝飾華麗,墻壁、天花板繪畫多出自倫勃朗等黃金時代名家,還陳設(shè)各國贈禮,盡顯莊重與歷史底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中央火車站距離水壩廣場步行5分鐘,它始建于1881年,歷時8年建成,這幢由紅色磚石修建的大型建筑是建在三個人工島嶼上,以8687根柱子支撐主體結(jié)構(gòu)。</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雙塔設(shè)計中右側(cè)鐘樓與左側(cè)風(fēng)向標(biāo)塔樓構(gòu)成城市天際線標(biāo)志,建筑風(fēng)格為荷蘭新哥特式,現(xiàn)為城市交通的核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水壩廣場附近的門特倫鐘樓(Munttoren),它是阿姆斯特丹具有標(biāo)志性的建筑之一,融合了歷史與城市景觀特色,常作為游客打卡點,見證著城市的歲月變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紅燈區(qū)主要指德瓦倫(De Wallen),是全球最知名的紅燈區(qū)之一,也是其主要的觀光地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里白天和其他區(qū)域沒有什么不同,有公園、雕塑、還有一些有意思的小店可以去逛一逛,等到夜幕降臨,整個街區(qū)完全變成了另外一種風(fēng)格,形成劇烈的反差,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紛至沓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我們是白天來到這里,偶見個別人已經(jīng)站在窗戶里提前上崗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紅燈區(qū)位于市中心,緊鄰中央火車站和運河網(wǎng)絡(luò),由道路與小巷網(wǎng)絡(luò)組成,街巷內(nèi)有數(shù)百座小單間公寓,供性工作者租賃使用,她們透過紅燈照明的窗戶或玻璃門提供服務(wù)。</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該區(qū)域有紅屋劇院、一座性博物館、一座大麻博物館,以及許多出售大麻的大麻咖啡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街區(qū)白天拉上窗簾,每個窗簾是一個隔間,每間坐一名性工作者,晚上九點拉開窗簾展示給游客,任人挑選,提供有償服務(wù)。性工作者在此地是合法職業(yè),受政府保護,每兩周做一次體檢,且可以結(jié)婚成家生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個帶磨茹標(biāo)記是毒品店,各類食品制成各種型號的毒品,大街上常見到癮君子。毒品,在世界各國均為絕對禁止的東西,惟有荷蘭,允許在特定的場所吸食少量大麻等毒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荷蘭是世界上博物館密度最大的國家之一,僅在阿姆斯特丹就有50多家博物館,因此這座城也被冠以“博物館之都”的美譽,正如這座城市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樣,它是一座享譽世界的藝術(shù)名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國立博物館,作為這座城市文化發(fā)展的象征,在1885年正式對外開放,博物館融合了哥特與文藝復(fù)興風(fēng)格,以壯麗的外觀和豐富的藝術(shù)收藏聞名于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這里珍藏著眾多荷蘭黃金時代的經(jīng)典畫作,如倫勃朗的《夜巡》和維米爾的《倒牛奶的女仆》,此外還收藏了13到21世紀(jì)的超過一百萬件藝術(shù)佳作,不僅展現(xiàn)了阿姆斯特丹的文化底蘊,也為人們打開了一扇欣賞藝術(shù)的窗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不僅是古典藝術(shù)的寶庫,更是現(xiàn)代藝術(shù)的搖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國立博物館和梵高博物館,因時間關(guān)系我們只能二選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往梵高博物館參觀,要經(jīng)過博物館廣場,博物館廣場因四周分布著眾多博物館而得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廣場周邊有荷蘭國立博物館、梵高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館、鉆石博物館和皇家音樂廳等文化場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梵高博物館,全面展現(xiàn)了梵高的生平與藝術(shù)成就,館內(nèi)珍藏著這位無論是色彩濃烈的《向日葵》,還是憂郁深邃的《自畫像》,每一幅作品都透過筆觸傳遞出梵高內(nèi)心的情感與執(zhí)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來到梵高博物館,仿佛與百年前的他展開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展館詳細(xì)介紹請欣賞</b><a href="http://www.h-ceramic.com.cn/5dza4pi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荷蘭?梵高博物館</a></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阿姆斯特丹這座獨具魅力的城市,像一幅靈動的畫卷,縱橫交錯的運河,宛如城市的脈絡(luò),承載著一艘艘古樸的船屋,隨著水波悠悠晃動,岸邊錯落有致的紅磚建筑,歷經(jīng)歲月沉淀,靜靜訴說著城市的過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博物館中,梵高絢爛的色彩、倫勃朗細(xì)膩的筆觸,定格藝術(shù)的永恒瞬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街頭巷尾,自行車鈴聲清脆,人們悠然騎行穿梭,開放包容的氛圍,讓多元文化在這里和諧共融,既有歷史的厚重,又充滿生活的煙火氣與自由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照片攝于2025年4月18日</b></p> 感謝駐足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