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篇展示我的長詩《天問》的第十節(jié)和第十一節(jié),這兩節(jié)是對烏托邦和人性的追問。該詩創(chuàng)作于1998年,是現(xiàn)代版的《天問》。該詩收錄于我的第一本詩文集《風(fēng)中塵?!分?,河南文藝出版社2010年出版。</p> <p class="ql-block">10</p><p class="ql-block">人類最終能否建成一個美好的社會?</p><p class="ql-block">人們最終能否消除各自的自私自利之心?</p><p class="ql-block">為何那些領(lǐng)導(dǎo)人們創(chuàng)建美好社會的導(dǎo)師,</p><p class="ql-block">對有點異議的戰(zhàn)友也不能容忍?</p><p class="ql-block">如果說導(dǎo)師們是人不是神,</p><p class="ql-block">那么將來的社會里人人都能成為神?</p><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那些各持已見的思想家,</p><p class="ql-block">是否是造成人類社會不安定的原因?</p><p class="ql-block">假如沒有那些不好甚至反動的學(xué)說,</p><p class="ql-block">人類社會是否就會變得美好、純潔?</p><p class="ql-block">將來的人們是否都不能有自己的思想,</p><p class="ql-block">像被控制被操作的機器人(除了一人)?</p><p class="ql-block">有思想的人是否會被清除,</p><p class="ql-block">從而保持美好社會的圣潔、團結(jié)和安定?</p> <p class="ql-block">11</p><p class="ql-block">人高于禽獸還是禽獸不如?</p><p class="ql-block">決定人行動的是理智還是本能?</p><p class="ql-block">為何人的理智不能戰(zhàn)勝欲望,</p><p class="ql-block">有時人們明知故犯或自甘沉淪?</p><p class="ql-block">為何人的理性反而助紂為虐,</p><p class="ql-block">有時人們欺騙陷害手段殘忍?</p><p class="ql-block">為何高貴的靈魂總為軀殼拖累?</p><p class="ql-block">強烈的私欲總在驅(qū)使著人的身心?</p><p class="ql-block">今天的人除了心智機巧勝過古人,</p><p class="ql-block">其道德情操能說高于古人?</p><p class="ql-block">社會在欲望中發(fā)展,歷史在斗爭中前進,</p><p class="ql-block">人類是否會在欲望的膨脹中崩潰毀滅?</p><p class="ql-block">艾滋病的流行是不是上天在懲戒欲望泛濫的我們?</p><p class="ql-block">艾滋病之后是否還會有更嚴(yán)厲的懲罰降臨?</p> <p class="ql-block">古今中外,古往今來,人們都有著對美好社會的理想,希伯來人的“伊甸園”,古希臘人的“黃金時代”,印度人的“西方世界”,中國人的“大同世界”和“桃花源”,以及莫爾的《烏托邦》、馬克思的“共產(chǎn)主義”等等。</p><p class="ql-block">其實,這些美好的理想,也反映了人性的自私和好逸惡勞。人們想象的美好社會,無不是物質(zhì)極大地豐富,要啥有啥,可以盡情享受,或者有一個偉大的人物,大公無私,給大家謀福利。但是,豐富的物質(zhì)財富從哪里來?能從天上掉下來嗎?希望有一個偉大人物為大家謀幸福,那么偉大人物有三頭六臂,通天魔力,能給大家變出很多物質(zhì)財富嗎?古今中外有幾個這樣的人物呢?</p><p class="ql-block">期望偉大人物,無非是希望他帶領(lǐng)大家均貧富,分富人的財產(chǎn),這樣大家可以馬上無償?shù)玫揭恍┴敻?。但是之后呢?靠這些浮財能享用一輩子,甚至讓子子孫孫祖祖輩輩享用下去嗎?沒了可分財產(chǎn)的富人,還靠誰呢?指望哪個偉大人物給你創(chuàng)造財富???最后不還得靠你自己。但是,若創(chuàng)造的財產(chǎn)多了,就會被大家剝奪分掉,你還愿意努力創(chuàng)造財富嗎?</p><p class="ql-block">所以,理想社會最終都是烏托邦,因為它們雖然看起來很美好,但違背了人性,因為它因沒有人愿做只付出而不能享受的奴隸或“冤大頭”而難以實現(xiàn)。希望美好社會里,人人道德高尚,先看看那些偉大的人物對自己子女和廣大民眾子女的態(tài)度,就清楚了。哪個偉大人物不是想讓自己的子女接班???他們的子女會從事比普通民眾子女更艱苦的勞動嗎?看看今天人們的道德水平是否比古人高,就知道將來的人們是否都會變得道德高尚。</p><p class="ql-block">只有真正保護私人財產(chǎn)的社會,人們才會努力創(chuàng)造財富;只有真正的市場經(jīng)濟,社會財富才會極大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才會極大地提高。因為一個人要想多獲得個人財富,就必須多創(chuàng)造大家喜歡的產(chǎn)品,或為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wù)。同樣你想享受更多的好產(chǎn)品或服務(wù),你也必須先為大家提供好的服務(wù)或產(chǎn)品,必須等價交換。如果你的產(chǎn)品差或服務(wù)差,就不會有人要,所以你也得不到你想要的財富和享受。這也是曾經(jīng)討論過的“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問題的意義。只有真正實行市場經(jīng)濟,才能達(dá)到個人和社會的共贏,才能實現(xiàn)相對比較理想的社會生活。</p><p class="ql-block">其他的,都是烏托邦。</p> <p class="ql-block">獨孤行,男,生于大饑荒之末,經(jīng)歷文革與改革兩個時期,獲得經(jīng)濟與法學(xué)兩種文憑,從事金融工作,喜歡哲學(xué)與文學(xué),有詩云:“哲學(xué),是陽光,照亮我的人生;文學(xué),是雨露,滋潤我的生命。”已出版有詩文集《風(fēng)中塵?!贰⑿略娂渡n茫獨行》和敘事詩集《中國神話史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