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央邁勇</p><p class="ql-block">美篇號:156611</p> <p class="ql-block">自駕晉陜來到文水縣,游覽了則天圣母廟;參觀了劉胡蘭烈士紀念館并憑吊了烈士陵園。</p><p class="ql-block">文水,這片鐘靈毓秀的土地,孕育出兩位偉大女性。她們是武則天與劉胡蘭。武則天是幾千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tǒng)女皇帝,十四歲入宮,憑借卓越的政治智慧與果敢的決斷力,沖破封建傳統(tǒng)對女性的重重束縛,登上權力巔峰。在位期間,她推行了一系列改革舉措,開創(chuàng)殿試與武舉制度,大力選拔人才,推動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穩(wěn)步發(fā)展。劉胡蘭是著名革命烈士,是百年中國革命史中唯一被偉大領袖稱之為“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革命女性。在動蕩的戰(zhàn)爭年代,年僅15歲的她面對敵人的鍘刀,毫無懼色,從容就義。她自幼投身革命,擔任婦救會秘書等職務,為黨傳遞情報、組織群眾,積極參與抗日與土地改革運動 ,以堅定的信仰和無畏的勇氣,譜寫了壯麗的青春篇章。</p><p class="ql-block">武則天與劉胡蘭,一位在政壇叱咤風云,推動時代進步;一位為革命英勇獻身,詮釋信仰力量。她們都是文水的驕傲,永遠被后人銘記與敬仰。</p> <p class="ql-block">則天圣母廟位于山西文水縣城北5公里處的南徐村北面,西傍呂梁山,東靠文峪河。它是全國唯一一處供奉唐代女皇武則天的祠廟,始建于唐,金皇統(tǒng)五年重修,明清多次維修。廟內中軸線從北到南有正殿、樂樓、雕像、山門,兩翼有偏殿、配殿等30多間殿宇?,F存正殿梁架、斗拱等均屬金代原構,殿內采用減柱造,神龕上方有懸塑走龍,生動優(yōu)美。廟內還有武則天政績、家族史料等陳列,199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進山門后首先看到的是武則天的漢白玉雕像</p> <p class="ql-block">樂樓</p> <p class="ql-block">樂樓右側堅立著國保碑</p> <p class="ql-block">穿過樂樓進入圣母廟,回首看樂樓上的戲臺。</p> <p class="ql-block">樂樓東側的鐘樓及碑廊</p> <p class="ql-block">樂樓西側的鼓樓及碑廊</p> <p class="ql-block">正中為始建于唐代的正殿</p> <p class="ql-block">正殿大門兩側的對聯(lián)很特別:</p><p class="ql-block">上聯(lián)為“六宮粉黛無顏色”,出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形容武則天的美麗顏值。</p><p class="ql-block">下聯(lián)為“萬國衣冠拜冕旒”,出自王維的《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展示一代女皇的強大氣場。</p> <p class="ql-block">正殿中武則天及二才女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正殿神龕</span>武則天塑像上方,有一處獨特景觀——走地龍,它是宋金時代的懸塑 。這條走地龍造型生動,頭小頸細,前腿騰空,后腿猛蹬,呈現出奮力前行之態(tài),卻又回頭顧盼 。在古代,乾為天,坤為地,父為乾,母為坤,武則天以女性身份稱帝,雖為真龍?zhí)熳?,卻也是母親,位占坤地,所以塑為地上行走之龍,以此象征她特殊的身份 。</p> <p class="ql-block">才女上官婉兒</p> <p class="ql-block">才女太平公主</p> <p class="ql-block">正殿內東、西兩壁上的壁畫展示武則天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殿內神基座為唐磚,殿內采用宋代減柱法,沒有金柱。屋頂兩側留有天窗,利于采風和通風。傳說每逄中秋,月光透過天窗可折射到武則天臉上,代表女皇與日月同輝。</p> <p class="ql-block">進山門東側為無字碑,原本無字,金代金太宗的弟弟于1134年刻上了《大金皇帝都統(tǒng)經略郎君行記》,形成如今模樣。</p> <p class="ql-block">則天圣母廟內有一對唐代石獅,出土于武則天父親武士彟陵墓附近,現安放在進廟山門左側院內。它們用整塊青石雕刻而成,通高4.47米,重26噸,為山西現藏歷代石獅中最大最高者。石獅造型寫實,昂首挺胸,氣勢威武,是中國歷代石雕中的巨制。</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紀念館位于山西省呂梁市文水縣劉胡蘭鎮(zhèn)劉胡蘭村南,是中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該館始建于1956年,1957年1月落成開放,原名劉胡蘭烈士陵園,1959年改稱劉胡蘭紀念館。館內主要建筑有毛澤東題詞紀念碑、事跡陳列室、七烈士紀念廳等,以紀念碑和陵墓為中軸對稱分布。館內陳列著劉胡蘭的遺物和相關文獻資料等,生動展現了她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這里已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全國百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點)”,吸引著眾多游客前來緬懷先烈。</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外的“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保護單位”碑</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外觀</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院內景觀</p> <p class="ql-block">院內“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碑</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精神</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給劉胡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八個大字鐫刻在紀念碑中央。</p> <p class="ql-block">紀念碑背面為1947年8月1日中共晉綏分局追認劉胡蘭烈士為正式黨員的決定。</p> <p class="ql-block">紀念館大廳</p> <p class="ql-block">前言 </p><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是中國共產黨的優(yōu)秀黨員、中國人民的忠貞女兒,是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英勇獻身的巾幗英雄,是廣大青少年學習的光輝典范。</p><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的一生,是短暫的一生,光輝的一生。她追求真理,有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和遠大理想;她對黨忠貞,一切以黨和人民的利益為重:她愛憎分明,敢于和一切邪惡勢力抗爭;她不怕犧牲,勇于為革命事業(yè)英勇獻身。劉胡蘭精神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品質,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表現了革命戰(zhàn)士的英雄氣概。劉胡蘭精神以其巨大的感召力,激勵和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一代又一代青年。</p><p class="ql-block">這里翔實地再現了劉胡蘭烈士追求真理、獻身理想的戰(zhàn)斗歷程,生動地展示了學習劉胡蘭活動的歷史畫卷。</p><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生平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生前遺物</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的革命活動</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英勇犧牲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現場激光影視,展示劉胡蘭與閻匪軍頑強斗爭,英勇犧牲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犧牲的鍘刀</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與六烈士英勇犧牲的油畫</p> <p class="ql-block">記念烈士,發(fā)揚烈士精神展區(qū)</p> <p class="ql-block">1951年,劉胡蘭烈移靈儀式;1957年,劉胡蘭犧牲十周年,毛主席第二次為烈士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當地一萬多人舉行大會紀念劉胡蘭犧牲十周年,并將烈士靈柩移到紀念館陵園。</p> <p class="ql-block">此后歷次劉胡蘭犧牲整十年時,當地均隆重集合,紀念烈士犧生,緬懷烈士精神。</p> <p class="ql-block">少年兒童在英雄像前仔細參觀</p> <p class="ql-block">人民群眾踴躍參觀</p> <p class="ql-block">七烈士紀念堂</p> <p class="ql-block">正中為七烈士群雕像</p> <p class="ql-block">東西兩側為六烈士畫像及遺物</p> <p class="ql-block">1951年中央慰問團晉綏分團為劉胡蘭烈所立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陵園中軸線</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雕像</p> <p class="ql-block">烈士墓</p> <p class="ql-block">少年兒童前來祭奠烈士</p> <p class="ql-block">觀音廟 </p><p class="ql-block">舊中國,在這里封建勢力私設公堂,殘酷壓迫云周西村的勞動人民,曾幾何時,多少人被捆綁、關押、吊打、凌辱,甚至折磨致死。</p><p class="ql-block">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在這里建立了民主村公所,云周西村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反抗侵略,爭取解放,好男兒從這里奔赴戰(zhàn)場,鄉(xiāng)親們從這里運走軍糧,參戰(zhàn)隊從這里踏上征途,婦救會從這里送軍鞋到前方,…… 劉胡蘭擔任婦救會秘書期間,在這里操勞奔忙,留下足跡萬萬千千。</p><p class="ql-block">1947年1月12日,劉胡蘭被捕后,在廟內西房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無比堅強,她痛斥敵人,表現了"怕死不當共產黨"的大無畏精神。</p><p class="ql-block">觀音廟記錄著時代的變遷和人民的辛酸、悲壯。</p> <p class="ql-block">廟內西廂房為敵人審訊劉胡蘭的場地</p> <p class="ql-block">劉胡蘭烈士英勇就義處</p> <p class="ql-block">七烈士就義處</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攝于山西文水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