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8歲左右的毛澤東做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 1911年春,毛澤東不到18歲,進入長沙專門為湘鄉(xiāng)人開設的很好的中學讀書。</p><p class="ql-block"> 半年后,他仍然不到18歲,因為革命軍的一位發(fā)言人的演講,決定“參加革命”,加入了新軍,當兵了。軍餉是每個月大洋7元。</p><p class="ql-block"> 1912年春天,毛澤東18周歲了,“以為革命已經結束”,退出新軍。他又開始了新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他報考了警察學校,也報考了一個可以制造肥皂課程的學校,“臨開課時,他都放棄了?!?lt;/p><p class="ql-block"> 當時報考是要繳納報考費用的,好像是一次1元大洋。</p><p class="ql-block"> 他又報考了法律與管理學校,還報考了商業(yè)中專,又都失去了興趣,又一次損失了報名費。</p><p class="ql-block"> 他還注冊了一所高級商業(yè)學校,去了發(fā)現(xiàn)很多課程和課本都使用英語,不到一個月,“到月底就退學了?!?lt;/p><p class="ql-block"> 應該是很短的時間,就換了5所學校,都覺得不合適自己。錢已經花出去了。</p><p class="ql-block"> 后來,他以入學最高成績進入了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怎么樣呢?</p> <p class="ql-block"> 他認為“它的課程有限,校規(guī)也令人反感”,6個月后又退學了。</p> <p class="ql-block"> 他開始了半年的湖南省立第一圖書館的讀書生活。他說,“像牛闖進了菜園子?!?lt;/p> <p class="ql-block"> 關于毛澤東在湖南省立第一圖書館的讀書情況,美國著名學者兼記者、作家羅斯-特里爾在他的《毛澤東傳》里有比較生動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 “就好像6個月是他能夠集中注意力的限期,毛澤東把自己關在湖南省立圖書館里半年時間,像一名隱居修道士一樣閉門讀書。”</p><p class="ql-block"> “每天早晨圖書館一開門他就到了,晚上關門時他才離開。他像一座低著頭的獅身人面像,趴在桌上讀書,旁邊堆著一摞書。他只在中午離開閱覽室一會兒,買一塊餅或是一個肉包子當午飯?!?lt;/p><p class="ql-block"> “他如饑似渴地閱讀現(xiàn)代西方的歷史和地理。為拓寬視野,他也讀小說、中國詩歌和希臘神話。他攻讀了新近由改良派嚴復翻譯成中文的亞當·斯密、赫伯特·斯賓塞、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和達爾文的主要著作,還有他曾在東山學堂時在《世界英雄豪杰傳》中讀到過的兩位哲學家——盧梭和孟德斯鳩——的著作?!?lt;/p><p class="ql-block"> “他長時間地盯著圖書館墻上的一幅《世界堪輿大地圖》。他還從來沒有看到過這種地圖,上面畫出了中國,但只是遍布世界的幾十個國家中的一個,而不是只有中央帝國并僅僅是禮貌性地加上周邊模糊的非中國邊緣地帶?!?lt;/p> <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18歲青年毛澤東半年的“閉關修煉”。我們所有的青年都應該有這樣的“閉關修煉”。</p><p class="ql-block"> 半年后,1913年春,毛澤東以作文滿分的成績考取了湖南省立第一師范,開始了新的校園生活。</p> <p class="ql-block"> 回過頭來看毛澤東18歲左右的經歷,家里有高考生的家長,包括18歲左右的青年,應該能夠悟出點兒什么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