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知悟成語 古厝詠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孫步中</span></p><p class="ql-block"> 門當承世澤,戶對映云霞。</p><p class="ql-block"> 四水歸堂聚,千梁畫棟奢。</p><p class="ql-block"> 登堂知禮重,旁道悟機賒。</p><p class="ql-block"> 錯落依山勢,旗竿立大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探尋古建筑中的成語密碼</span></p><p class="ql-block"> 作者/孫步中</p><p class="ql-block"> 在華夏大地的悠悠歲月里,古建筑如同一部部無言的史書,靜靜訴說著往昔的故事。而那些與古建筑息息相關(guān)的成語,就像是隱藏在建筑中的文化密碼,一旦被解讀,便能讓我們走進古人的智慧與生活。</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古老祠堂古大厝,首先映入眼簾的或許是那古樸的大門,兩側(cè)的“門當”與門楣上的“戶對”遙相呼應(yīng)?!伴T當”多為石墩或石鼓,穩(wěn)穩(wěn)地立在那里,承載著家族的厚重;“戶對”則是門楣上成對的木雕或磚雕,精致細膩,彰顯著主人的品味與地位。這里還有另一種說法:“雙扇是門,單扇是戶”。古人對建筑構(gòu)件的命名十分講究,雙扇開合的為“門”,單扇啟閉的為“戶”,二者在形制與功能上各有區(qū)分。而“門當戶對”這個成語,最初便源于這些建筑構(gòu)件——“門當”對應(yīng)“門”,“戶對”對應(yīng)“戶”,如今卻成為形容男女雙方家庭條件相當?shù)某S谜Z。它讓我們明白,古人不僅在建筑上追求對稱和諧,在婚姻觀念中也注重平衡與匹配。</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一座古宅,庭院深深,房屋錯落有致。所謂“錯落有致”,正是這些古建筑布局的精妙體現(xiàn)。它們并非雜亂無章,而是依據(jù)地勢、功能等因素巧妙排列。高的是正房,莊重威嚴,是家族議事、祭祀的重要場所;低的是廂房,圍繞著正房,如同眾星捧月。這種布局既保證了各建筑之間的獨立性,又使其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高處俯瞰,整個建筑群層次分明,仿佛一幅天然的畫卷,展現(xiàn)出一種獨特的秩序美。</p> <p class="ql-block"> 再看那屋宇,梁枋之上,雕梁畫棟,美輪美奐。工匠們以精湛的技藝,在梁木、斗拱、門窗之上雕刻出花鳥魚蟲、神話傳說等圖案,再施以絢麗的彩繪,使得這些建筑構(gòu)件成為一件件精美的藝術(shù)品?!暗窳寒嫍潯边@個成語,生動地描繪出古建筑的華麗與精致。每一處雕刻,每一抹色彩,都蘊含著古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祝福。那栩栩如生的龍鳳,象征著吉祥如意、尊貴權(quán)威;那嬌艷盛開的牡丹,寓意著富貴榮華、繁榮昌盛。這些雕刻與彩繪,不僅為建筑增添了美感,更傳承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p> <p class="ql-block"> 走進屋內(nèi),若想深入內(nèi)室,需先穿過寬敞的堂屋,這便是“登堂入室”的由來。在古代,堂是家庭活動的中心,接待賓客、舉行儀式都在此處,它是家庭對外展示的窗口,也是家族尊嚴的象征。而室,則是更為私密的空間,只有親近之人才能進入。從堂到室,不僅是空間的轉(zhuǎn)換,更是一種身份與關(guān)系的遞進。這個成語如今被用來形容學問或技能由淺入深,達到很高的水平,也讓我們感受到古人對禮儀、秩序的重視。</p> <p class="ql-block"> 在一些大戶人家的宅院里,或許還能看到“旁門左道”。這些旁門并非主入口,通常較為隱蔽,用于日常通行或處理一些雜物,如運送垃圾、排泄污水等。雖然它們不像正門那樣氣派,但在建筑布局中卻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芭蚤T左道”這個成語,也因此被賦予了不正當、非主流的含義,提醒著人們要堅守正道,莫走歪路。</p> <p class="ql-block"> 而對于那些擁有顯赫功名的家族,門前的“旗鼓相當”則是他們榮耀的象征。當家中有人中狀元或做大官時,便會豎起旗桿,旗桿下有不同級別的石板抱住旗桿,稱為抱石旗捍。這些旗桿與抱石,不僅是身份的標志,更是家族榮耀的見證。“旗鼓相當”原指兩軍對敵,雙方兵力、實力相當,如今用在這古建筑中,也讓我們感受到古人對功名的追求與重視,以及家族之間相互競爭、不甘落后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古建筑中的成語,是古人智慧的結(jié)晶,是文化傳承的紐帶。它們以獨特的方式,將建筑、歷史、文化緊密相連。每一個成語背后,都有著一段故事,一種思想,一種精神。當我們再次看到這些古老的建筑時,不妨細細品味其中的成語密碼,讓那些沉睡在歲月中的智慧與美好,重新煥發(fā)出耀眼的光芒 ,照亮我們對傳統(tǒng)文化的探索之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鷓鴣天 懷念族中前輩</p><p class="ql-block">孫步中</p><p class="ql-block">合影今觀意愴然,雙行舊影半成仙。</p><p class="ql-block">霜凋玉樹風前落,月穩(wěn)銀河鏡里緣。</p><p class="ql-block">思往昔,憶華年,同堂歡聚笑聲喧。</p><p class="ql-block">幽冥此去多祈福,遙寄心香酹九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