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中國近代文學(xué)短篇小說</b></p><p class="ql-block"><b> 一、初渡日本</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b> ( 中國民俗攝影作者 曾尚青 )</b> 光緒三十年(1904 年)的夏天,熾熱的陽光照耀著古老的華夏大地,然而,這片土地卻被陰霾所籠罩。西方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朽無能,讓整個國家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一位女子卻懷揣著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毅然踏上了東渡日本的征程,她,就是秋瑾。</p> <p class="ql-block"><b> 秋瑾,字璇卿,號競雄,自稱“鑒湖女俠”。</b>她生于浙江山陰一個官宦世家,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但她并不滿足于傳統(tǒng)女子的生活,對國家的命運充滿了擔(dān)憂。她目睹了列強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軟弱,心中燃起了革命的火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當(dāng)秋瑾站在船頭,望著波濤洶涌的大海,心中感慨萬千。海風(fēng)呼嘯,吹起她的發(fā)絲,她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絕。“萬里乘風(fēng)去復(fù)來,只身東海挾春雷。”她在心中默念著,這次東渡,她要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要為祖國的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經(jīng)過漫長的海上航行,秋瑾終于抵達了日本。在日本,她積極投身于革命活動,結(jié)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如魯迅、陳天華等。他們一起探討革命的道路,交流救國的思想,秋瑾的革命信念也在這個過程中愈發(fā)堅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日本的生活并非一帆風(fēng)順。秋瑾不僅要面對生活的艱辛,還要承受來自國內(nèi)的壓力。一些保守勢力對她的行為表示不滿,甚至對她進行詆毀和攻擊。但秋瑾并沒有被這些困難所嚇倒,她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為革命事業(yè)努力奮斗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二、歸國與再渡</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光緒三十年冬(一說次年春),秋瑾因事返國。回到國內(nèi)后,她看到的是更加破敗的祖國。列強的侵略變本加厲,清政府的統(tǒng)治更加腐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秋瑾心中的痛苦和憤怒愈發(fā)強烈,她深知,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自己肩負的責(zé)任更加重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國內(nèi)的這段時間,秋瑾積極開展革命宣傳活動。她四處奔走,向人們講述革命的道理,呼吁大家團結(jié)起來,共同抵抗列強的侵略,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她的演講慷慨激昂,充滿了感染力,吸引了許多有志之士加入到革命的隊伍中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然而,秋瑾也清楚地意識到,國內(nèi)的革命形勢依然嚴峻,自己需要更多的知識和經(jīng)驗來推動革命的發(fā)展。于是,在光緒三十一年(1905 年)六月,秋瑾再次踏上了東渡日本的旅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一次,秋瑾的心情更加沉重。她知道,等待她的將是更加艱巨的任務(wù)和挑戰(zhàn)。但她毫不畏懼,心中只有一個信念:為了祖國的獨立和富強,為了人民的幸福和自由,她愿意付出一切代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三、黃海舟上的震撼</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乘坐的輪船在黃海的波濤中緩緩前行。海風(fēng)依舊猛烈,海浪不斷拍打著船舷,發(fā)出沉悶的聲響。秋瑾站在甲板上,望著茫茫的大海,心中思緒萬千。她想起了自己在國內(nèi)的所見所聞,想起了那些受苦受難的同胞,心中的責(zé)任感愈發(fā)強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這時,一位日本友人銀瀾使者來到秋瑾身邊,向她索求詩句。秋瑾正欲作答,忽然,她的目光被一幅地圖吸引住了。那是一幅日俄戰(zhàn)爭地圖,地圖上清晰地標注著日俄兩國在中國領(lǐng)土上的戰(zhàn)爭區(qū)域。秋瑾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的雙手緊緊地握住船舷,身體微微顫抖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秋瑾心中悲憤交加,忍不住脫口而出。她看著地圖上被日俄兩國侵占的中國領(lǐng)土,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日俄戰(zhàn)爭,這是一場發(fā)生在中國領(lǐng)土上的帝國主義戰(zhàn)爭,清政府卻無恥地宣布中立,任由列強在自己的國土上廝殺,踐踏中國的主權(quán)和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這是何等的恥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想起了自己在國內(nèi)看到的那些慘狀:百姓流離失所,家園被戰(zhàn)火摧毀,親人被迫分離。她想起了那些無辜的生命在戰(zhàn)爭中消逝,心中充滿了悲痛和憤怒。她深知,祖國正處于生死存亡的關(guān)頭,如果不盡快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趕走列強,中國將永遠無法擺脫被欺凌的命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秋瑾心中明白,要拯救祖國,單靠自己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努力。她渴望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為革命事業(yè)奮斗,為祖國的復(fù)興貢獻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想到這里,秋瑾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她轉(zhuǎn)身回到船艙,拿起筆,蘸滿濃墨,在紙上奮筆疾書。不一會兒,一首飽含著她滿腔悲憤和堅定信念的詩便誕生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萬里乘風(fēng)去復(fù)來,只身東海挾春雷。</p><p class="ql-block">忍看圖畫移顏色,肯使江山付劫灰!</p><p class="ql-block">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yīng)仗出群才。</p><p class="ql-block">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將這首詩遞給銀瀾使者,銀瀾使者接過詩,認真地讀了起來。他被秋瑾的愛國情懷和堅定信念所打動,不禁對她肅然起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女士,您的詩寫得太好了!從您的詩中,我感受到了您對祖國的深深熱愛和對革命的堅定信念。我相信,您一定能夠?qū)崿F(xiàn)自己的理想,為中國的革命事業(yè)做出巨大的貢獻!”銀瀾使者由衷地贊嘆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微微一笑,說道:“這不僅僅是我個人的理想,更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責(zé)任。我只是做了我應(yīng)該做的事情。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jié)起來,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夠推翻清政府的統(tǒng)治,趕走列強,讓祖國重新煥發(fā)出勃勃生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四、革命的火種</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日本的日子里,秋瑾更加積極地投身于革命活動。她與其他革命志士一起,組織了各種革命團體,如光復(fù)會、同盟會等。她還創(chuàng)辦了《中國女報》,通過報紙宣傳革命思想,倡導(dǎo)男女平等,鼓勵廣大婦女投身于革命事業(y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的革命活動引起了清政府的注意,他們對秋瑾進行了嚴密的監(jiān)視和追捕。但秋瑾毫不畏懼,她依然堅持自己的信念,繼續(xù)為革命事業(yè)努力奮斗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光緒三十三年(1907 年),秋瑾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fù)軍,擬于 7 月 6 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然而,由于叛徒的出賣,起義計劃泄露,徐錫麟在安徽提前起義,不幸失敗被捕。秋瑾得知消息后,決定堅守紹興大通學(xué)堂,等待時機再次起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但清政府很快就包圍了大通學(xué)堂,秋瑾率領(lǐng)學(xué)生們進行了頑強的抵抗。但終因寡不敵眾,秋瑾不幸被捕。在獄中,秋瑾遭受了殘酷的折磨和審訊,但她始終堅貞不屈,沒有透露任何革命機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7 月 15 日,秋瑾被押赴紹興軒亭口刑場。她身穿白色長衫,神色鎮(zhèn)定,毫無懼色。在就義前,她寫下了“秋風(fēng)秋雨愁煞人”的絕筆,表達了她對祖國命運的擔(dān)憂和對革命事業(yè)的無限眷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的犧牲震驚了全國,她的英勇事跡和崇高精神激勵著無數(shù)的人投身于革命事業(yè)。她就像一顆璀璨的星星,在黑暗的夜空中閃耀著光芒,為人們指引著前進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秋瑾雖然犧牲了,但她留下的革命火種卻在中華大地上熊熊燃燒。她的詩,她的精神,成為了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記憶。她的故事,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為了人民的幸福安康,不懈奮斗,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七律·詠秋瑾與〈黃海舟上的誓言〉》</b></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怒海行舟斬浪來,巾幗赤膽照蒼垓。</p><p class="ql-block">輿圖染血山河慟,詩筆橫空日月開。</p><p class="ql-block">濁酒難澆家國恨,雄心欲挽乾坤災(zāi)。</p><p class="ql-block">軒亭碧血千秋在,化作驚雷蕩濁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