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篇昵稱:慧者不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 篇 號:408409719</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是意大利中部城市托斯卡納地區(qū)和佛羅倫薩省的首府,它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的發(fā)祥地,也是歐洲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胺Q意大利文化首都。是世界著名的藝術(shù)之都,也是舉世聞名的文化旅游勝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是歐洲文藝復興的搖籃,在這里誕生了文藝復興早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文學三杰”,達芬奇、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美術(shù)三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最早興建于羅馬共和國凱撒在位時期,13世紀時,因羊毛和紡織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而崛起,成為當時意大利的重要城市。也是從13世紀起,這里相繼出現(xiàn)皇權(quán)與教權(quán)及教派之間的紛爭,但大權(quán)很快落入美第奇家族手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5–18世紀中期,長達三個世紀的佛羅倫薩歷史可以說是與美第奇家族的興衰緊緊聯(lián)系在一起,這個家族出了幾任教皇,統(tǒng)治佛羅倫薩近300年,期間新建或改建了一系列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最為輝煌的時刻,是文藝復興時期。美第奇家族酷愛藝術(shù),在其保護和支柱下,當時積聚在佛羅倫薩的名人眾多,如達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多納泰羅、喬托、提香、薄伽丘、彼特拉克、瓦薩里、馬基亞維利等,而正是這些眾多的藝術(shù)家們,創(chuàng)造了大量閃耀著文藝復興時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繪畫作品,佛羅倫薩才成為了文藝復興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歐洲藝術(shù)文化和思想的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全市共有40所博物館和美術(shù)館,60多所宮殿及許許多多的大小教堂,它們收藏有大量的優(yōu)秀藝術(shù)作品和珍貴的文物,因而佛羅倫薩又有“西方雅典"之稱,是世界上最豐富的文藝復興時期藝術(shù)品保存地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在佛羅倫薩只有一天的游覽時間,由于時間很短,我們只能選擇游覽米開朗基羅廣場、圣母百花大教堂、市政廣場和烏菲茲美術(shù)館,這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景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11日上午9:30我們來到了,位于佛羅倫薩阿諾河南岸小山丘上的米開朗基羅廣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廣場中央安放著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大衛(wèi)》雕塑的復制品。站在廣場上佛羅倫薩的城市風貌可以盡收眼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這里可以以眺望佛羅倫薩城區(qū)的紅屋頂和圣母百花大教堂紅色圓形穹頂和白色的鐘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城的建筑古典而美麗,絕大多數(shù)都是中世紀時的建筑風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路過圣十字教堂時,暫停了一會,對它的外觀和廣場進行了瀏覽。教堂的右手邊是但丁的雕塑。教堂內(nèi)埋葬著對意大利有著深遠影響的270多位杰出人物。其中但丁,米開朗基羅,伽利略在這里都有一座墓地祭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佛羅倫薩的標志性宗教建筑,采用白、紅、綠三色花崗巖外墻,別稱“花之圣母教堂”。始建于1296年,耗時175年完成,原址為4世紀建立的圣·雷帕拉塔教堂。其最具標志性的布魯內(nèi)萊斯基圓頂被教皇譽為“神話”。米開朗基羅在設計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穹頂時曾表示:“我可以建得比它大,卻不可能比它美”。圣母百花大教堂動工建造的那一年即被視為“文藝復興元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第四大教堂,世界三大哥特式教堂之一,曾被評為“世界最美教堂”,它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建設的瑰寶。1982年,大教堂作為佛羅倫薩歷史中心的一部分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位于佛羅倫薩市中,是天主教佛羅倫薩總教區(qū)的主教堂,由大教堂、鐘樓與洗禮堂構(gòu)成。洗禮堂位于大教堂的西邊,為白色八角形羅曼式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鐘樓也稱喬托鐘樓,是意大利天才藝術(shù)家歐洲繪畫之父喬托的作品,高85米,是由紅白綠大理石建造而成,其中有很多精致的雕塑,整個外形細長優(yōu)雅,呈哥特式風格,形狀與穹頂形成呼應,色調(diào)和對面的洗禮堂相得益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洗禮堂是八角形建筑,采用佛羅倫薩羅馬式風格,但丁等歷史名人曾在此受洗。??洗禮堂的外部裝飾簡潔而莊重,白色的大理石墻面給人一種純凈而神圣的感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洗禮堂的門楣上方是耶穌受洗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米開朗基羅曾對鎏金浮雕銅門,賦其名為“天堂之門”。洗禮堂的這個“天堂之門”是基貝爾蒂花費27年的杰作,將“舊約全書”的故事情節(jié)分成十個畫面,分別雕刻在28個框格內(nèi)。真品藏在大教堂博物館,但門前1:1復刻版也有足夠的震撼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穹頂內(nèi)部覆蓋3600平方米的壁畫《末日審判》,由瓦薩里與其助手歷時11年完成,北側(cè)廊保留15世紀彩繪玻璃窗,描繪圣母生平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不僅是佛羅倫薩的驕傲,更是意大利的建筑杰作。它的每一塊石頭、每一道線條,都展現(xiàn)了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匠心獨具和精湛技藝。站在教堂前,仿佛能感受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shù)氣息和人文精神。教堂的高大恢宏,令人震撼,文藝復興的藝術(shù)與文化更讓我迷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圣母百花大教堂最初由建筑師坎比奧設計主體結(jié)構(gòu)。教堂的大穹頂因建造出現(xiàn)難題沒人能解決,教堂處于無穹頂狀態(tài)達120年之久。于1418年佛羅倫薩市政府公開征集圓頂方案,布魯內(nèi)萊斯基憑借創(chuàng)新的雙層穹頂結(jié)構(gòu)(無需支撐即可承重)和獨特的逐層砌筑法勝出,最終于1436年完成這一建筑奇跡。??為紀念這兩位大師,圣母百花大教堂廣場上建造了兩人的雕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布魯內(nèi)萊斯基的塑像,他仰望著自己設計的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紅色穹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坎比奧的塑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佛羅倫薩君主廣場也叫市政廣場,君主廣場是所有來佛羅倫薩旅游的人必去的景點,廣場上遍布的雕塑來自米開朗基羅、詹波隆那、切利尼和班迪內(nèi)利等文藝復興藝術(shù)家,這里號稱為露天藝術(shù)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科西莫一世騎馬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詹波隆那于1587年完成,紀念美第奇家族首位托斯卡納大公科西莫一世。雕像高聳于廣場中央,展現(xiàn)騎馬的威嚴姿態(tài),是佛羅倫薩政治權(quán)力的象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舊宮的大門門楣上也有代表佛羅倫薩的獅子和百合花的圖案。上面的拉丁語刻著“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指的也許是基督(也許是更大的主神)。其上也有希伯來語耶穌的縮寫字母YHS。正中刻有“YHS”的圓盤,由三個小天使頭像圍繞;其中有兩個小天使頭像,為側(cè)臉仰臥于一雙翅膀上的造型,很是罕見;正上方的小天使頭像則是“正臉+兩對翅膀”的造型,令人聯(lián)想到一些古老教堂里“六翼天使”的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舊宮門口立著有兩座雕像:左邊是大名鼎鼎的《大衛(wèi)像》,米開朗基羅大師名作的復制品。原作收藏在學院美術(shù)館里。不過這個復制品也是從19世紀就站在這里了。右邊是《赫拉克勒斯與卡庫斯 》。赫拉克勒斯腳是被他制服的噴火妖怪卡庫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大衛(wèi)》復制品?。原作由米開朗基羅創(chuàng)作于1504年,現(xiàn)藏于佛羅倫薩美術(shù)學院。雕像表現(xiàn)了大衛(wèi)迎戰(zhàn)巨人哥利亞前的姿態(tài),肌肉線條和面部表情充滿張力,象征佛羅倫薩共和國的自由精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拉克勒斯與卡庫斯 雕塑,則展現(xiàn)了美第奇家族的強大與民眾的反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神噴泉中海神尼普頓的面孔很像科西莫一世,暗喻佛羅倫薩的海上統(tǒng)治權(quán)。雕像豎立在八角形噴泉中間高高的底座上,底座裝飾著被鐵鏈鎖住的神話人物斯庫拉和Charybdis。尼普頓是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即希臘神話中的波塞冬。雕像群有兩個主題,一是立在中央的海神波塞冬大戰(zhàn)章魚;二是噴泉四周的陪伴有丘比特的海中仙女涅瑞伊得斯和海象。 廣場上的海神塑像是19世紀的復制品,原作保存在國家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傭兵涼廊,是佛羅倫薩領(lǐng)主廣場上的一座建筑,里面有不同年代的雕塑。實際上是一座露天雕塑和文藝復興藝術(shù)的美術(shù)館。傭兵涼廊起初的功能只是發(fā)布公告和舉行慶典以及人們擋雨遮陽的公共場所。后來因為科西莫一世擔心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脅,于是把這里作為護衛(wèi)隊的集聚地,也就擁有了現(xiàn)在的名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這里仍然是旅客們最好的休息地,逛累了可以坐在這里,一邊補充點能量一邊欣賞這里雕塑。這些雕塑從中世紀開始就矗立在此,歷經(jīng)了托斯卡納絢麗的風雨與陽光。每年數(shù)以萬計的游客與它們或匆匆擦肩,或并列而坐,然而關(guān)于雕像背后的故事已經(jīng)很少有人去探尋了解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珀耳修斯與美杜莎之首》創(chuàng)作于1554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本韋努托·切利尼耗時十年創(chuàng)作的青銅雕像,這位希臘神話英雄右手持劍,左手高舉美杜莎的首級,鮮血從美杜莎的頭部和頸部噴涌而出,而珀耳修斯和首級都保持著端莊而平和的表情,展現(xiàn)了古希臘藝術(shù)的“高貴的單純、靜穆的偉大”。這座雕像象征著勝利與力量,也是佛羅倫薩反對暴政的隱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掠奪薩賓婦女》作者:詹波隆那創(chuàng)作于158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精湛的技藝將三個形體的動作巧妙地纏繞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動態(tài)的畫卷。從任何角度欣賞,都能感受到平衡的美感、肌肉的張力和戲劇性的沖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暴力殺害波呂塞娜 》作者:皮奧·法迪1865年創(chuàng)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洛伊戰(zhàn)爭中,尼奧普托勒摩斯為祭奠其父阿喀琉斯而殘忍殺害特洛伊公主波呂塞娜的悲劇場面。雕塑刻畫了尼奧普托勒摩斯的冷酷、波呂塞娜的掙扎與母親赫卡柏的絕望,展現(xiàn)出強烈的情感張力和戲劇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拉克勒斯與半人馬涅索斯》 作者:詹博隆那。創(chuàng)作于159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赫拉克勒斯為了保護妻子,殺死了試圖侵犯她的半人馬涅索斯。這座雕像呈現(xiàn)了英雄與怪物激烈搏斗的瞬間,力量與對抗感撲面而來。赫拉克勒斯手中的木棒與涅索斯扭曲的身體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展現(xiàn)了藝術(shù)家對肌肉和力學的深刻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古羅馬雕塑《狄俄墨得斯與帕拉迪烏斯像 》創(chuàng)作年份:公元1世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特洛伊戰(zhàn)爭中,英雄門奈勞斯支撐著戰(zhàn)友帕特洛克洛斯的尸體。雕像充滿悲劇感,表現(xiàn)了戰(zhàn)友之間的深厚情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獅子雕像》你看到的每一頭獅子都是佛羅倫薩的象征,代表著力量和威嚴。兩個獅子雕像守護在傭兵廊亭的臺階兩側(cè),仿佛在警惕注視著廣場上的一切。獅子腳下的球象征著美第奇家族對佛羅倫薩的控制與統(tǒng)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游覽市政廣場期間,也走進周邊的街巷逛了一逛,品嘗了一下意大利的意式咖啡和美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及時補充能量增強體力。7.5歐一大塊的面包夾火腿蔬菜,吃起來口感香醇爽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意式咖啡1.5歐一小杯,一口喝下去,濃濃的苦味充滿口腔,咖啡的香味也讓人回味無窮。一杯咖啡使疲憊的身體逐漸恢復體力和精神。游覽興致依然旺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將于中午1點鐘進入《烏菲茲美術(shù)館》參觀游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5年6月21日發(fā)布于上海市徐匯區(q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感謝你的關(guān)注與欣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