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人人操人人叉|色五月婷婷俺也去|久热福利在线视频|国产一区在线资源|日本无遮挡一区三区|操碰免费在线播放|国内A片成人网站|黄片无码大尺度免费看|欧美亚洲一二三区|8090碰人人操

印象昂云

祖琴

<p class="ql-block">2013年春節(jié),我和英妹母女去貴州都勻看望多次住院的叔叔。</p><p class="ql-block">晚上QQ上的一個群里,邂逅了銀山智人,詢問祖氏家事。</p><p class="ql-block">說起銀山智人,不是第一次在網上相遇,自從2010年11月23日父親仙逝當天,我第一次在博客上寫了些文字以后,只要我說到老家烔煬河,他就可能出現(xiàn)。特別對祖樹槐(希古)與烔煬小學感興趣??晌夷菚r戒備心強,沒有和他交流什么。</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出遠門到都勻QQ上又遇到。這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呢?</p><p class="ql-block">但QQ對我而言,都是一次性。沒退休前,每年學生幫我申請QQ號,設密碼,便于論文指導修改答辯通過,順利畢業(yè)。一屆又一屆,算算快十屆吧???我也快有十個QQ號?一個都不記得。準確地說,一個都不記。</p> <p class="ql-block">所以從貴州回來后,這事漸漸淡忘。但我有意無意中更加關注老家烔煬河,注意搜集文字痕跡,加緊向長輩詢問。逐漸從父輩的口述歷史和散文寫作等材料中,看到了家鄉(xiāng)歷史朦朧的天空,家族多元厚重的文化。我申請課題,沒有成功。</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我退休。</p><p class="ql-block">2017年初,經過宣平介紹與凌志老師認識后,我真正開始關注老家烔煬河,關注祖氏家族。一個微信公眾平臺漸漸浮現(xiàn)出來——《最憶是巢州》。它的工作時間和我退休時間同年同月。這是我今天才看到的。真是神奇的緣分!</p> <p class="ql-block">《最憶是巢州》集中展示巣湖人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思鄉(xiāng)情鄉(xiāng)事。有歷史有現(xiàn)實,有實證有推測,有散文有詩歌。作者來自全國各地,根生巢湖岸邊。</p><p class="ql-block">在《最憶是巢州》的逆源閱讀中,我仿佛看到字里行間的巢湖水巢湖山,看到烔煬老街祖家老屋……我這個生在合肥長在合肥的老家烔煬河的巢湖人,成了真正的巢湖烔煬老街的祖希古先生之孫女。</p> <p class="ql-block">父親仙逝10周年,我開始制作美篇。有些內容是擦邊球,《最憶是巢州》開始刊發(fā)我的文章。最早的一篇是2021年7月的《1977,我的高考》。4年過去了,刊發(fā)了56篇。內容主要是祖輩父輩的,自然而然增加了與主編昂云老師的交流,增進了了解。</p> <p class="ql-block">伴著烔煬小學歷史的探究,伴著祖氏家譜的尋求和研讀,我漸漸走進昨天的烔煬老街,走進昨天的巢州,漸漸知道“最憶是巢州”,“銀山智人”,“昂總”“昂老師”原來都是一個人:昂云。</p><p class="ql-block">昂云,不是老先生,不是專業(yè)研究者,不是文科生。70后,經商,業(yè)余愛好者。</p><p class="ql-block">他經常為生計奔波,在朋友圈里推銷安利產品,推銷酒和洗衣液,推銷家電。他喜歡花,特別是蘭花。他更喜歡天文地理,喜歡尋找巢湖的變化,這座建筑有什么歷史,有什么故事?這個家族來自哪里?出了什么名人?這個名人有哪些貢獻?有無傳承……</p><p class="ql-block">凌志老師被稱為烔煬河的“活字典”,昂云老師也可以說是巢湖的“活字典”。</p><p class="ql-block">他上有老,下有小。敬老愛幼。</p><p class="ql-block">煙火氣中讀歷史,書香味里搏人生。</p><p class="ql-block">他是個自覺的學習派!是歷史文化執(zhí)著的探求者。是家鄉(xiāng)文明虔誠的傳承人。</p><p class="ql-block">剛才查了一下,介紹家鄉(xiāng)的視頻已有572條,刊發(fā)的文章6949篇。</p><p class="ql-block">文章基本是每天零點發(fā)。近來投稿量加大,白天也會編發(f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雖然是學中文的,一直動筆練筆,但是,探究搜尋書寫被湮沒的歷史,不能虛構編造。不僅需要真實確鑿,而且還必須實物實例。幾千年逝去,天翻地覆,回溯探究,可真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覺得昂云老師不容易,不簡單,不平凡!</p><p class="ql-block">從微博博客到QQ到微信公眾平臺,我和昂云老師交往已14年,雖然至今未謀面,但我想寫寫對他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但是昂云老師說:祖老師要議論議論我,當然可以,只是我沒什么可以寫的。</p><p class="ql-block">一個人普通的打工人,一個熱愛家鄉(xiāng)風物并有自己相應看法、見解的打工人,沒別的什么。</p><p class="ql-block">說花精力做《最憶是巢州》,也只是玩罷了。只不過別人可能晚上打牌、星期天釣魚,我呢,晚上則用于文字編輯,星期天也只是偶爾外面轉轉,獲點相關信息。別得沒什么。</p> <p class="ql-block">凌志老師說:</p> <p class="ql-block">(昂云老師,70 后,筆名銀山智人,安徽巢湖人,《最憶是巢州》 公眾號主編,“業(yè)余關注地域人文、鄉(xiāng)土文化,熱衷于探尋巢湖歷史風物,推介巢湖傳統(tǒng)民俗民風文化”(昂云自語),是巢湖地域文化最賣力傳播者。我的 《炯煬河人家》乃至 《老家烔煬河》 的所有文章,《最憶是巢州》 都傾力推介過,引為知己,何如言謝。)</p> <p class="ql-block">昂云老師自己又說:</p> <p class="ql-block">搞“最憶是巢州”這個平臺,純粹的是興趣使然,是博客、微博的升級版,可以說是哄著玩的。只不過在玩的過程中自我進化,無形中被大家賦予了“文化”的色彩,有了點所謂的升華,我將它歸納總結為:</p><p class="ql-block"> “文化言情。以文章弘揚文化, 以人物引領人文,以微信傳播微言, 以鄉(xiāng)音烘托鄉(xiāng)情。——《最憶是巢州》,致力于傳遞鄉(xiāng)音鄉(xiāng)情,鼓勵家鄉(xiāng)人書寫家鄉(xiāng)事……”</p><p class="ql-block"> 這個,說是興趣使然,也是,有興趣就不累;說是情懷使然,勉強也對,好歹是桑梓情懷。 [捂臉]</p><p class="ql-block">那么,我對昂云到底是什么印象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 祖琴</p><p class="ql-block">圖 昂云等</p><p class="ql-block">2025062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