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導語</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為積極響應上級關于“紀念抗美援朝75周年文藝匯演全國大聯(lián)動”的號召,2025年6月13至20日,汝城縣老年人體育協(xié)會三位正副主席帶領協(xié)會成員116人,開展了一場為期8日的“朝鮮邊境遼寧內(nèi)蒙古河北”三省十市游學活動。此次游學活動規(guī)模宏大,參游人員平均年齡偏大,且旅途遙遠、時間較長,為確?;顒影踩?、有序進行,縣老體協(xié)高度重視,特別成立了游學活動組委會。主席譚純明擔任總領隊,負責整體調(diào)度與安全管理;副主席朱火明負責吃住行的具體安排;副主席戴建則負責報名匯總、費用收集以及文藝匯演節(jié)目的策劃與組織。此外,縣中醫(yī)院還派出三級主任醫(yī)師譚慧作為隨隊醫(yī)生,為參游人員的健康保駕護航。同時,將116人被劃分為8支隊伍,每隊明確一名隊長,配合組委會抓好出游期間的組織與安全管理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活動</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3日上午9時,全體游學人員在縣體育館集結,搭乘旅游大巴前往郴州。中午12點半左右,大家乘坐Z512次列車奔赴北京。沿途,祖國的大好河山盡收眼底,參游人員在欣賞美景的同時,也熱烈交流著此次游學活動的期待與感悟。6月14日凌晨7時左右,列車順利抵達北京西站,當晚眾人在火車上休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4日早晨,全體參游人員從北京西站下車后,分乘3輛旅游大巴前往唐山抗震紀念館參觀。唐山,這座位于河北省的美麗城市,東臨渤海、北依燕山,因煤而建、因鋼而興。然而,1976年那場僅持續(xù)23秒?yún)s造成40余萬人死傷的大地震,成為了這座城市永遠無法忘懷的記憶。在這里,我們見證了唐山人民在災難面前展現(xiàn)出的不屈不撓精神,以及他們重建家園的偉大壯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后,車隊一路向北,抵達秦皇島,游覽北戴河景區(qū)。北戴河位于河北省西部,與北京、天津等城市共同構成了一道美麗的濱海長廊。這里的景色如詩如畫,仿佛大自然的調(diào)色板,令人流連忘返。北戴河不僅擁有迷人的自然風光,更沉淀著深厚的歷史底蘊:鴿子窩的礁石上,至今還回蕩著公元207年曹操《觀滄?!返挠囗崳宦?lián)峰山的松林間,似乎還留有1924年徐志摩漫步時的足跡;而老虎石海灘上,1954年毛主席在暴雨來臨之際寫下《浪淘沙·北戴河》的場景,更是歷歷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接著,游學隊伍前往萬里長城東端的第一雄關——山海關參觀。聽導游講解,若天氣晴好,登上城樓遠眺老龍頭,可見長城如巨龍入海,氣勢磅礴;登上海樓,海風獵獵,仿佛能聽見戚繼光抗倭時的戰(zhàn)鼓聲;角山長城蜿蜒起伏,在云霧中若隱若現(xiàn),宛如一幅壯闊的水墨畫卷。可惜當日正逢大雨,我們只能匆匆打卡拍照,隨后趕往下一站——遼寧興城古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興城古城,是我國現(xiàn)存最完整的四座明代古城之一,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這座古城由駐守遼東的總兵巫凱和都御史包懷德為防御北方蒙古兀良哈部而督造,是明軍在遼東的重要軍事指揮中心,具有極高的戰(zhàn)略價值。然而,恰逢大雨,我們未能盡興游覽。當晚10點半左右,隊伍抵達葫蘆島住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5日早餐后,游學隊伍前往“遼沈戰(zhàn)役紀念館”參觀。這座紀念館記錄了遼沈戰(zhàn)役這一決定中國命運的重要戰(zhàn)役,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們?yōu)楸Pl(wèi)祖國所付出的巨大犧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后,隊伍來到錦州,參觀被譽為“小布達拉宮”的藏傳佛教寺廟。這座寺廟由清朝雍正皇帝為紀念其父康熙皇帝而建,其建筑風格獨特,融合了藏、漢、滿、蒙等多種文化元素,呈現(xiàn)出藏文化的精髓。寺廟依山而建,錯落有致,氣勢恢宏,與西藏布達拉宮極為相似,故得此美稱。當晚11時左右,隊伍入住丹東農(nóng)家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6日早餐后,游學隊伍驅(qū)車前往丹東,參觀“鴨綠江斷橋”。這座橋始建于1909年,全長944.2米,寬11米,共12孔??姑涝瘧?zhàn)爭期間,這座橋被美軍炸毀,中方一側僅剩4孔,成為抗美援朝戰(zhàn)爭的重要歷史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船上拍攝到的朝鮮邊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長河島桃花園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之后,隊伍登上郵輪游覽鴨綠江,近距離欣賞中朝邊界兩岸的風土人情與自然景觀。隨后,大家前往上河口,參觀“抗美援朝紀念館”,并搭乘鐵路觀光小火車,沿途欣賞鴨綠江兩岸的秀麗風景,感受東北農(nóng)家院的淳樸民風,游覽中朝邊境“國門”,參觀“抗美援朝鐵路大橋”。當晚11時左右,隊伍抵達沈陽住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7日早餐后,游學隊伍前往世界文化遺產(chǎn)——沈陽故宮參觀。沈陽,這座承載著厚重歷史的東北名城,作為清朝的龍興之地,自1625年努爾哈赤遷都于此,便開啟了“一朝發(fā)祥地,兩代帝王都”的輝煌篇章。沈陽故宮以其獨特的滿族建筑風格,見證了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隨后,隊伍從遼寧沈陽驅(qū)車前往內(nèi)蒙古赤峰的“玉龍沙湖景區(qū)”。這里被譽為“最近最美的大漠響沙之地”,集沙漠、沙地、古松、怪石、奇峰、濕地、草原與湖泊于一身。沙中有湖,湖中有島,島中有草,草中有鳥,奇特的景象與藍天白云、草綠林翠、沙白水碧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吸引了無數(shù)游客的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晚,各地游學人員在赤峰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文藝匯演。其中,汝城縣表演的《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等四個歌舞節(jié)目,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當晚12時左右,隊伍入住赤峰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8日上午,游學隊伍前往“烏蘭布統(tǒng)大草原”。這里曾是清朝皇家木蘭圍獵區(qū),因康熙皇帝在此指揮清軍大戰(zhàn)噶爾丹而聲名遠揚。如今,這片草原以其迷人的歐式風光,成為中外聞名的影視外景基地,也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當晚12時左右,隊伍抵達錦州住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草原上的“狼毒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6月19日早上6時,隊伍從錦州出發(fā),前往北京豐寧民族文化廣場。參觀了兩個購物場所并在當?shù)叵碛梦绮秃?,于下?時左右抵達北京西站休息了2個多小時。晚上8時,大家搭乘Z501次列車返回郴州。6月20日下午5時左右,全體參游人員平安返家,圓滿完成了此次為期8日的游學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汝城縣老體協(xié)根據(jù)上級要求組織的此次紀念抗美援朝75周年文藝匯演游學活動,共有116人參與,歷時8日,行程6000余公里,跨越了中國8個省市和3條大江大河(長江、黃河和鴨綠江)。在此次活動中,大家不僅游覽了眾多紅色景區(qū)和名勝古跡,還深度體驗了大海、沙漠與草原的壯麗風光。盡管每日早出晚歸,行程緊湊,但活動按計劃順利完成,不僅完成了邊境的巡游打卡與紅色歷史的記憶,還精心組織了四個文藝節(jié)目的演出,為紀念抗美援朝75周年文藝匯演全國大聯(lián)動活動貢獻了力量,展現(xiàn)了汝城縣中老年人熱愛祖國、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正如不少參游人員感慨的那樣:這次游學活動讓我們接受了紅色歷史傳統(tǒng)的教育,也讓我們飽覽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雖然有些疲憊,但收獲了滿滿的快樂與感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