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和大家分享一個關(guān)于鄭板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鄭板橋有一次跑到山東萊州凌峰山去參觀鄭公碑,他觀摩了很多,欣賞了很久,下山時天色已晚,于是就住在山下一個老書生里,這個老書生自稱"糊涂老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鄭板橋滿腹經(jīng)書,和老人交談之間發(fā)現(xiàn)他言談舉止不俗,性情高雅,所以兩個人相談甚歡。老人家里放了一個特別大的硯臺,有一張方桌那么大,實質(zhì)細膩,雕工精美,鄭板橋忍不住贊不絕口。老人就說:"我們相逢是緣,如果您不嫌棄,就在這個硯臺上提一行字,留作紀念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鄭板橋當(dāng)即拿出筆墨開始題字,提的就是"難得糊涂"四個字,提完之后蓋上自己的大章,哇,這個大章太酷了,上面刻著"康熙秀才雍正舉人乾隆進士"。這本該迎來一番贊譽,結(jié)果老人卻淡然處之。鄭板橋?qū)懲曜趾蟀l(fā)現(xiàn)這個硯臺還留有很多空間,就對老人說:"要不您也提幾行字吧。"老人沒有推卻,他提了什么字呢?——"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zhuǎn)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于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提完這行字之后,老人也拿出自己的印章,蓋在上面,印章刻的是院試第一 鄉(xiāng)試第二 殿試第三"。鄭板橋一下被震住了,知道這是一位情操高尚、退隱江湖的官員,頓生敬佩之意、羞愧之心。他一定要把前面丟人的一幕給扳回來,于是又主動在后面加提了一行字,這行字是——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招,退一步,當(dāng)下心安,非圖后來福報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我為什么要講這個故事呢?就是想說明做人要盡力達觀,保持平衡,走中道。美石是什么呢?是經(jīng)過精心雕琢的東西。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一種雕琢,就是要努力把學(xué)生變成一塊美石。頑石是什么?是有野性、有血性、童心不泯的人。我也希望我們在經(jīng)歷教育的重重雕琢、文明的不斷馴化,最終成為一塊美石之后,也不要喪失自己與生俱來的野性血性,不要喪失那與生俱來的純真率性,不要喪失我們的本色與真性情。就像美石和頑石,雕琢與天真,要保持平衡。</span></p>